中國年介紹

                                                

農曆新年 (春節)

無論祖先來自何方,每個華人都把農曆新年視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這個喜氣洋洋的歡樂時刻,更是與家人、朋友團聚的好時光。

農曆新年的來源,有根據,且豐富而多采多姿的傳說可追溯到幾千年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年獸」的傳說。「年獸」是一個殘忍兇猛的野獸,古代人相信「年獸」在除夕夜時會出來吃人。傳說「年獸」極懼怕紅色、火光及吵雜的聲音,人們就在門上貼著紅紙條,並整夜點著火炬、燃放炮燭,來避開「年獸」。到了第二天一大早,「恭喜」之聲不絕於耳,空氣中瀰漫著打敗「年獸」勝利與重生的喜悅。

年的故事:

 

http://blog2.huayuworld.org/gallery/6787/NewYearStory.swf

歡喜過春節:

http://children.cca.gov.tw/topic/animation.php?id=200901B01

雖然一般人認為新年的慶祝活動是從除夕當天開始;事實上,相關的活動早從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就陸續展開了。傳說中的諸神在這一天會回天廷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年來的諸事。因此,家家戶戶都忙著準備供品敬拜諸神,並燒紙錢以便提供諸神返回天廷的旅費。此外,還要在「灶神」的嘴巴四周塗上糖漿,以確保其向玉皇大帝報告時能多說些好話或是最起碼保持沉默。

臘月二十四日送灶以後,過年的氣氛一天比一天濃厚,家庭主婦開始在住家四周張貼寫著吉祥話的「春聯」。人們也喜歡把方形的春聯貼倒,因為「倒」是「到」的同音異義字;因此,貼反的春聯象徵著春天及財富的到來。

除夕農曆十二月的最後一天(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稱為「過年」(過了這一天,一年就過去了)。至於過年的這一天的夜晚,叫做「除夕」(意思是過了今晚,明天就是新年了)

長年居住在外的遊子,會在除夕夜之前趕回家,以便與家人共進豐盛的年夜飯, 也叫團圓飯。在除夕夜的年夜飯中,魚是不可或缺的重頭戲,因為魚象徵著「年年有餘」;韭菜則代表「永久」;蘿蔔有「好運」的意思 ; 吃發糕,「大發財」;而魚丸及肉丸則代表「團圓」。此外,年糕意味著「步步高升」,水餃則因為形狀像金元寶,春節吃水餃意味著為來年累積財富。

這個時候,家人會把裝滿錢的紅包送給家中的老人與小孩;也會全家人一起守歲來迎接新的一年。相傳守歲可以為父母親增壽,因此除夕夜通常都是徹夜不眠、燈火輝煌。而且,在古老的傳說裏,整夜點燈尚有嚇走年獸的用意。此外,有些家庭還會在午夜之後舉行宗教上的特別儀式,最後則通常會放一長串的鞭炮來歡迎新年。

 

新春時節,一片春回大地,萬象更新,民間對春節的活動都有固定的安排,故有下面說法:「初一拜年初二回娘家初三睡到飽初四接財神初五隔開。」

 

大年初一, 一早男女老幼穿新衣,吃麵條(取意長壽),祭祀祖先、敬拜諸神,之後家中的年輕人必須跟長輩「拜年」。 當天另一個重要活動,是走訪親朋好友,並祝賀「恭喜發財」;此時,也是一個和解的好時機,所有的新仇舊恨都必須在年節時分暫擱一邊。而新年假期中另一個特殊景象就是舞龍舞獅,我國自古就視「龍」為吉祥的象徵,並深信龍掌管降雨,因此舞龍可以保祐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此外,亦傳說龍跟獅子的頭可以驅逐邪魔

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 出嫁的女兒回家與親人團聚。假如是新婚夫婦,丈夫必須伴隨妻子返家送禮。

大年初三睡到飽,從過年前的準備工作一直到初二 大家都很勞累了, 於是每家都提早熄燈上床睡覺,主要是連日的疲憊,需要調息 但民間也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是[老鼠娶親]的日子, 人們為了愛護動物,不要打擾老鼠的好事入夜以後,家家戶戶必須早早熄燈就寢,以便讓老鼠家族舉行婚禮

大年初四接財神,要接神回人間。當天下午,家庭主婦準備祭品迎接灶神及他的隨扈從天廷返回。灶神的歸來象徵著自由的結束,生活的一切又要回到神明的監視下。因此,我國有句俗諺:「送神永遠不會太早,迎神永遠不會太遲。」

大年初五隔開, 意味新春到此結束商家開張大吉, 大夥返回各自的工作崗位, 一切恢復常態。民間亦以此日為財神生日,商店就初五開張,祭拜財神,祈求財源廣進。

大年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所以人們會在庭院或寺廟的中央準備祭品為玉皇大帝慶生。熱鬧滾滾的新年氣氛一直要延續至元宵節才會漸漸冷卻.

 新年的禁忌

然而,新年期間也並非可以毫無禁忌的歡樂。這段期間,有些迷信及禁忌仍深植於人們心中。例如:人們相信在大年初五前掃地,可能掃走屋內的好運與財富;此外,要儘量避免說不吉利的話或討論與「死」有關的話題, 不罵人;如不小心打破碗碟,要盡快地說「歲歲平安」,以便及時化解凶災;為祈求年年益壽,神壇上的香與蠟燭必須終日點亮;某些家庭禁用刀子與剪刀,因為這樣才能避免家人在使用刀剪時不小心受傷。這些禁忌的主要目的在規定大家好好休息玩樂,不要工作。初一是新一年的開始,所以,這一天要在愉快、圓滿和吉利的狀況下展開一年的新生活。

 元宵節

 元宵節是春節最後一個高潮,雖然是一個比較後起的節日,卻越來越熱鬧,很多地方過元宵節的盛況甚至要勝過農曆春節。

一般來說,農曆春節的氣氛比較隆重,元宵的氣氛則是一片歡樂。

習俗上以正月十五、十六、十七三夜為「觀燈節」,而以正月十五第一個月夜稱為元宵,唐人又稱為「上元夜」。在這一天,不但要吃元宵,也就是湯圓,還有射燈謎的活動,孩子們更是提著花燈大街小巷穿梭不已,交織成一個熱鬧非凡的上元夜。

  春節習俗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慶賀這個節日的到來,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熱鬧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挂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于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裏,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儘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象徵著「年年有餘」;韭菜則代表「永久」;蘿蔔有「好運」的意思 ; 發糕,「大發財」;而魚丸肉丸則代表「團圓」    兩則傳說故事摘自[五子登科]節慶傳說 燈猴 

初一大家見面就說「恭喜恭喜」的由來,是中國古代農民每天辛勤的工作,到了年末收成,大家為了感謝神明的保佑,就準備了一些東西來供奉,但是這一年他們忘了要祭拜「燈猴」,燈猴是古代負責管油燈的神,他看到其他的神明都被祭拜,只有他被遺忘了,他便非常生氣的到玉皇大帝那裡告狀說「地上的人們每天都好吃懶做,不肯耕種,到現在,田裡還是空空蕩蕩的呢!」玉皇大帝撥開雲一看,果然人們的農地空蕩蕩的(因為剛收割完畢),沒有人在工作,因此,玉皇大帝就相信燈猴的話,決定要下大雨,把人們給淹死,給不工作的人處罰。土地老公公知道這個消息,趕快通知在地上的人們,人們聽了之後,都非常的傷心,想著自己和家人明天都會死,所以,人們在這天的晚上(除夕)拿出最漂亮的衣服、最好吃的食物,並且把錢放在紅包袋裡面,發給年紀小的孩子,大家圍在一起吃飯,一起度過這最後一晚。到了隔天,人們醒了,並沒有大雨降下,大家都安然無事,於是,大家開心的互道「恭喜阿,恭喜!」原來是土地老公公去跟玉皇大帝說明人們平時辛勤工作的狀況,玉皇大帝了解了之後,也就不處罰人們了。

 

元宵姑娘

 一則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幾天大雪, 東方朔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裡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和家見面。元宵思念家人, 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這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一時之間,長安裡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上。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 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裡張燈結綵,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裡的親人團聚了。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新年吉祥話 

一團和氣   雙喜臨門   三羊開泰   四季平安   五福臨門   六六大順    大家恭喜   恭喜發財   恭賀新禧   年年有餘   歲歲平安   竹報平安 招財進寶   財源廣進   財運亨通   身體健康   平安順利   心想事成 新春如意   吉祥如意   萬事如意   新春吉祥   吉祥富貴   大吉大利 步步高升   年年高升   新年快樂   

 新年兒歌 

       新年好                 

新年好呀, 新年好呀, 

祝賀大家新年好 

我們唱歌我們跳舞  

祝賀大家新年好   

新年到

新年到, 新年到,

穿新衣, 帶新帽,

吃餃子, 掛春聯

噼噼啪啪放鞭炮.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