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怎麼教

中學生會接觸到文言文,該怎麼教呢?讓學生在文言文的段落上試著寫段旨,然後生難字詞先寫在空白處,教學生先自行翻譯,以做為預習。講解的時候,要學生將白話翻譯注記在文章的旁邊,那麼,學生在看課文的時候,很自然會看到白話的意思。考試時,可以出翻譯題,以測出學生是否完全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並看出這個學生對現代語詞的應用是否精熟。

悟是一種美感經驗

大自然的一花一木,無非是美的化身。「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當一顆空靈的心,體驗到隨順自然的喜悅,那就是一種自性的「悟」。悟是一個美感經驗形而上的感覺,經由靈光乍現,我們的美感被喚醒,而有無上的喜悅。因此美感經驗不一定是有形、具體的物產生的,它也有可能是形而上的「道」得到驗證,而產生喜感。所謂的「法喜充滿」,正是悟的表現,也是美感經驗的一環。

劉夢得〈秋風引〉

劉夢得〈秋風引〉:「何處秋風起?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這是一首懷鄉詩。首句設問,歷來詩人常以「秋」代「愁」,故有暗示之意。而後自問自答,以雁之南迴,言北方天氣已涼,此句從側面烘托,顯得有味。接著以蕭蕭風聲吹著庭中樹,引起隻身在外的遊子一陣愁思,所採的也是暗示的手法。通篇不言思鄉,然一「孤」字已透露思鄉情了!寫詩宜含蓄,此是一例。

李端〈聽箏〉

李端〈聽箏〉:「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絃。」這是一首描寫女子希望獲得男子青睞的詩,有人認為它也可以暗喻臣子想要得明君的垂青。看那金粟裝飾的箏發出了樂音,纖纖素手在墊子上飛舞,好一幅美人彈箏圖。那美人心不在焉,彈錯了曲調,莫不是在意那通曉音樂的周郎,而想要引起他的注意啊!為了引起心儀的人注意,越想要小心,越是彈錯,這種懊惱,也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吧!

教孩子學會演說

要奠定孩子的語文能力,除了寫文章之外,還要訓練口語的能力。從小教孩子敘述、說理,可以使孩子思路明晰,想法周密。隨著孩子書寫能力的增強,將演說內容表現在文章裡,也會是一篇條理井然的文章。演說並不是一種表演而已,而是語文涵養的展現。如果一個孩子能把話說得頭頭是道,把文章寫得條理井然,對於一切的事理,將會有精準的辨識能力。

十的意思

十這個字的外形,是計數的符號,代表抽象概念的「整數」,它是一個指事字。由於古人已具備十進位的概念,遇十則足,必須進位,所以它又引伸為「完備」的意思。

十的常用詞有:十全十美、十指連心、聲價十倍、

       五光十色、十萬火急、一曝十寒

孟浩然〈春曉〉

孟浩然〈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這是一首寫景詩,雖是寫景,但饒有情味。春天裡,睡了一場甜甜的覺,醒來只覺群鳥齊鳴,何等自然的景致啊!詩人想起昨夜一陣風雨,心憐的是滿地的落花。一般世俗之人,絕不會如此風花雪月,但唯有詩人的心靈是與大自然合一的,所以他們對天地萬物都充滿感情。唐人寫風雨的詩句頗多,孟浩然的「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堪稱高妙。

祖詠〈終南望餘雪〉

祖詠〈終南望餘雪〉:「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這首詩寫「望終南山餘雪」。詩題本是試題,祖詠交卷時,僅此四句,有司詰問,祖詠答:「意盡」。可見作詩之人,有其意方訴之於文字。終南山之秀麗為何?積雪直抵雲端。林木一片白皚皚又如何?城中人望見,漸增寒意。四句五言共二十字,將終南山之秀、色、感覺,描寫得細膩精微,展現詩人凝鍊字句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