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帝王】 秦始皇帝 First Emperor of Qin + 千里眼、順風耳之由來 傳說

請同學們在看完下面的影片後,試著說說看:秦始皇在你心目中是個什麼樣的人物?他在中國歷史上又有什麼重要影響?如今,我們還可以看到的秦始皇時代的文化遺產是什麼?

【千古帝王】 秦始皇帝 First Emperor of Qin 1/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ay14bpo6RI

【千古帝王】 秦始皇帝 First Emperor of Qin 2/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PLG79zo-2g

【千古帝王】 秦始皇帝 First Emperor of Qin 3/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CksKPJGtt4

【千古帝王】 秦始皇帝 First Emperor of Qin 4/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X4Hj2V47gw

 

千里眼、順風耳之由來傳說

在媽祖廟前殿二側經常可以見到兩位造型奇異的神像,兩位皆四肢裸露,一位右手持叉,左手舉及額前做遠視狀,一位右手持一方天畫戟,側耳作聽音狀,此二神即千里眼、順風耳,為道教的護衛神,及天上聖母媽祖的侍神。
顧名思義,千里眼是眼睛能視千里之物,順風耳即耳能聽千里之聲。此二神在民間知名度頗高,究其來歷,正史上並無記載。但在(武王伐紂討平話)及(南遊記)二書中,以為二神即古人師曠與離婁。
師曠是春秋時著名的音樂家,雖雙目失明,卻有異於常人的辨音能力,並能預知吉林休咎;至於離婁,則是古代傳說中的人物,據說他能在百步之外看見「秋毫之末」(島剛生長細毛的毛尖)

又據(封神演義)記載,千里眼和順風耳原是兄弟。兄叫高明、弟叫高覺,為殷村王屬下的將軍。殷紂王與周武王作戰時,兩兄弟助紂為虐,運用他們超凡的眼力與聽力,洞悉敵情,使周武王之兵大敗。時周武王之相姜子牙以魔鏡照悉,得知千里眼、順風耳二兄弟作崇,因此決定出征之時,大鳴金鼓,鑼鼓震天以混亂順風耳,讓他聽不見對方談話的內容。又以無數旗幡遮掩千里眼之目,讓他看不清軍情虛實,並以黑狗血驅邪氣。兩兄弟最後被姜子牙以法術制伏,負傷而亡,魂登桃花山,變成索婚的魔鬼。

傳說:玉皇上帝為不捨這對有著難能可貴特異功能的兄弟就此消失人間,特准這兩兄弟的靈魂再次轉世投胎。於是兩兄弟的魂魄隨著先後戰死的時間順序悠悠惚惚飄到了湄洲島附近的桃花山,千里眼先到的時候桃花未開,滿山翠綠,魂魄依附桃枝綠葉成精,渾身成綠色,順風耳到的時候正值桃花盛開,魂魄依附桃花成精,於是染得一身桃紅。

有一次媽祖路過桃花山,這兩兄弟的靈魂又出現,向媽祖逼婚。媽祖就和兩兄弟相約決戰,言明如果她戰敗,就作他們的妻子,但如果他們戰敗,就得作她的僕人。雙方經過一番激烈的鬥法之後,媽祖唸動神咒,持絲帕一拂,二怪眼花身痺,棄械投降,兩兄弟雙雙敗陣,終於成為媽祖的侍從,所以今天的媽祖神像旁,常可見到千里眼與順風耳

 

媽祖傳(台語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1iW6LK2nng&list=PLAFc_4aLVB70h4ZB2Qty6ydnRbDMHiBGU

元代(武王伐祔平話)及(南遊記)謂:千里眼是黃帝時代奇人離簍(又稱離朱),百步之外能察秋毫之末,曾為黃帝找回一顆黑色明珠;順風耳則是春秋晉國之樂師,目失明,辨音能力極強,能預知人吉凶。

[文章資源來自於:神佛故事網;國家之窗千里眼.順風耳]  

秦始皇建築長城時,民間傳說千里眼、順風耳為十兄弟中的老大與老二,依序是大力士、銅頭、鐵骨、長腿、大頭、大足、大嘴、大眼、各有獨特本領,發覺柀奴役之民工苦不堪言,十兄弟幫忙,秦始皇恐其作亂下令殺害,由於十兄弟各具法力,不僅逃過劫數,反使秦始皇一籌莫展。受迫害之民工感激不已而奉之為神。

 請同學們將美洲華語第六冊第六課的故事閱讀:五個兄弟的故事,與民間傳說的千里眼、順風耳為十兄弟作ㄧ比較。Please compare what’s different between these 2legends? 

元宵節和提燈籠的由來

正月是元月,宵就是夜晚。元宵就是新的一年中第一次見到滿月之時。象徵新的一年圓圓滿滿,有祈福之意。一般說來,我們也把湯圓稱為元宵。你知道為什麼嗎?

關於元宵節的由來,民間流傳著幾種有趣的傳說:  

傳說一、為避祝融而起

元宵節提燈籠的由來

 

 傳說在很久以前,凶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元宵節為什麼要提燈籠?它的另一由來說法 唐代的私塾在過年後,要到正月十五日才開課,這一天學生都要從家裡帶一盞精巧的燈籠,請老師點燃,再提燈四處走,象徵日後前途光明遠大,稱做「開燈」。這習俗逐漸普遍,而成為元宵節的民俗活動之一。]

傳說二、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

 另一個傳說是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在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後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后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恒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裏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傳說三、東方朔為圓元宵姑娘盡孝之夢而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BhH9ILDKts

這一則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裏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一時之間,長安裏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裏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裏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奉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農曆新年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熱鬧的氣氛會一直持續到元宵節,人們會在這天提燈籠、猜燈謎、吃湯圓,所以又稱為「燈節」。

中國人習慣在傳統節日食用特定的食物,這些食物都有其特別的意義,例如在端午節會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元宵及冬至吃湯圓。其中,湯圓可以說是最具代表性的節慶食物了,無論元宵、冬至、結婚、生子…等婚喪喜慶都看得到它,有祈求圓滿、平安之意。

兔小贝儿歌 – 卖汤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YCHv9eYBPs

提燈籠_ 鬧元宵animation latern.gif (100841 個位元組) 陸霞瑛‧林嘉慧《2000.02.10》
作法 :
燈籠1燈籠2燈籠3燈籠4             燈籠5燈籠完成圖1
燈籠4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