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家

鋼琴詩人 蕭邦

圓舞曲  Waltz     

     

   蕭邦的一生寫了二十一首圓舞曲,其中生前出版的有八首﹝作品18,34之三首,42,64之三首﹞還有在他死後,以遺作問世的:一部分沒有編號的,但是都與生前發表的一般,可以稱得上是傑作。這些過半數的圓舞曲之未能在生前出版,原因不在於它的藝術價值,而是被與此有關連的各種私事所耽誤。
   蕭邦的圓舞曲可分為兩大類別:其一為把實際的舞蹈理想化的作品,另一類為借用圓舞曲的形式作成的抒情詩。前者有作品18,降E大調「華麗大圓舞曲」及作品34之1,降A大調「華麗圓舞曲」。後者有作品64之2,升c小調及俗稱為「離別圓舞曲」﹝作品69之1﹞,降A大調等。
以實際舞蹈曲系統的圓舞曲來說,蕭邦的作品要比約翰‧史特勞斯的音樂更加優美、高雅,可是卻不適於實際的舞蹈。
   當年青時代的蕭邦訪問維也納時,正在那兒發表新作的約翰‧史特勞斯成為音樂界中的鋒頭,大家都在談論他的新作品。但是對蕭邦來說是風馬牛不相及,因此他在致雙親的信上說:「我實在看不到真正稱得上維也納風格的東西,所以我到現在還不會彈奏圓舞曲。」由此推測,在蕭邦的性格中還沒有當時維也納風格的圓舞曲要素,因此一直沒有創作約翰‧史特勞斯那種實際跳舞用的舞會作品。
屬於第二大類的抒情詩,幻想式的圓舞曲中,可以發現到非純粹的圓舞曲節奏,而且還是近於馬厝卡舞曲的節奏。這是由於受到他的國民性影響之故,這裡有濃厚的斯拉夫民族特有的憂鬱情調。
圓舞曲,若與蕭邦的其他形式作品相比較,演奏上並無多大困難,樂念亦不新奇,所以為一般人所喜愛。克拉克對這些圓舞曲的演奏法提出警告說:「不沉著的演奏家,經常忽視了蕭邦的低音。雖然低音對圓舞曲亦具有某種意義,不過也非絕對性的,當然,粗暴的敲打亦無必要。要注意到基礎的音,而從屬的和聲應該彈輕些,圓舞曲的Rubato並不需要像馬厝卡舞曲般地強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