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實習日誌

    06/30至今,目前在巨港慈容三語學校的文化班已上了兩門課,以下綜述兩次上課內容見聞,主要針對教學的難易,說明教學實習的心得。

    第一課上立交橋,老實說我第一眼看見就認為不能沒有圖片,一來我並不知道何謂立交橋,二來這樣的實體建築,不如直接以圖片了解,勝過複雜繁瑣的解釋,也的確,在雅加達有立交橋,但中國的立交橋圖片似乎更讓學生驚艷。不過當然不是靠圖片就不需講解,事前也查了定義,因此先以圖片讓學生了解立交橋為何物,再以重要概念分析,說明這種橋的特點,蠻花時間的,尤其學生不大敢開口,在講解完還必須請學生再解釋一次,才能確保他們了解,幸好事先想到學生羞赧的性情,才請他們開口講、開口說,否則一直聽,的確是有問題的。此外,我原本希望他們利用文法規則造句,但似乎過多講述,雖然他們貌似不大在意,但我到一半即認為資訊輸入太多,給他們太多造句的素材。背課時一定要仔細斟酌,不可莽撞,而使學生生厭,即使他們都有攜帶字典,但能從胸臆中流出,給學生適當的創造性才是上策,然而這一方面我還有待加強,沒事先預料到學生會帶著字典算是失策,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學習並創造,文法演練可以嚴謹教學、輕鬆變化,更加著重此部分是賦予學生強化思考中文的機會。

    第二次上課覺得大家比較適應新的教學模式了!回答與反應都較上回迅速了多,令我感到相當開心,畢竟才一天就能適應,可見學生都很努力在複習、回想。剛開始上課,因為上次教的東西有點多,但仍有必須要講的部分,所以前十五分鐘補齊之前未講但重要的部分。先講述ㄚ的音變,在朗讀的時候「啊」音會隨著前面的字詞而產生變化,之前聽學生念課文,發現大家不會跟著前面的音韻改變,都會直接唸ㄚ,因此簡單提了兩種ㄚ的變化,即一ㄚ與ㄨㄚ,其他的變化方法則留到後面再提及。因為學生都熟漢語拼音,所以才提到會變成ㄨㄚ和一ㄚ的音,學生就有概念,馬上能回答其中的原因,因此舉幾個例子,大家就都明白也能發正確的音了!之後進入第三課,主題是「坐飛船」。本課的語法點並不難,為「和」與「還有」的用法,因為印尼話本身即有一樣的意思,因此稍微舉例講解,大家都能理解怎麼正確使用,唯生詞困難了些,除了有專有名詞,還有一些特定講法,需要特別解釋,並輔以圖片,帶入學生既有的先備知識,才能幫助學生理解,且由於不易,講解完之後會詢問學生,以確定學生確實了解,譬如生詞中提到歐亞非與美洲,於是我直接找標誌七大洲的圖片讓學生認識洲名,由於學生都已超過十九歲,我認為七大洲的概念他們業已備有,因此不再另外說明為什麼會是七大洲,而且學生多數知道自己位於亞洲,只要提供版圖與說法,就只剩下讓學生熟稔了!另有大陸、海峽、平原等地理名詞,除了圖片,還以其地理特色標示區分,解釋完以後,再以原先的圖片,詢問學生圖上的地理特色是否符合剛才所述,因而強化學生印象並加強概念。而且地理名詞是世界通用的,雖然語言不同,但不代表其他國家沒有海峽、島嶼和平原,拿印尼來說,即有很多島嶼,知名的麻六甲海峽更是在蘇門答臘北方,因此藉由這些例子,學生很快就能理解地理生詞的特性與意義。

    教課文的時候,句法有三句相同,且意思簡單,因此除了藉課文內容鞏固所學的生詞,而後補充課文未闡述周全的部分,便沒有多講。也礙於上課時間不長,並沒有做最後的總復習,而以課文內容取代本課知識的鞏固。下課後,部分同學前來問問題,發現本課的問題不多,大部分是剛開始複習擴充的部分,針對先前學過的中文之用法提問,趨向生活中的應用,自己對本課的教學也稍微放心了些。不過第二次上課發現學生語法、句型上課講述,並讓學生自行解釋一次,雖然學生課堂中能夠掌握了解,但口說還是多少會出現問題,而且書寫上似乎也多有避諱,因此下次開始,會斟酌學生時間安排的情況而給予適量的作業。

    本次上課最高興的是,學生大半已經進入狀況,讓我省事許多,上起來也比上一回輕鬆,但由於他們的教材有些簡易,內容的補充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量多時間少,又必須面面俱到,目前仍是感到有些吃力,所以之後自己在背課時,應當更加注意細節程序,以教授學生應學的知識。

教學前備課

這一周我們尚未進行教學,不過事先拿到了教材,也對硬體設備、教學環境等已經有所了解,於是先著手進行準備教學內容。課本內容不難也不多,因此我們在教學上的發揮空間比較大,不過因為當地教師希望能夠觀摩我們的教學方式,所以並沒有給予我們任何教學上的建議,僅有提點一些注意事項,主要是要讓我們自由發揮,老師陪課即可。這在一開始對我們來說,有相當程度的壓力,但也更促使我們做得更好。我個人從第一堂課開始便使用PPT來輔助教學,由於很多生詞是直接展示圖片就能解決的,因此我認為PPT是不可或缺的教學工具之一,而且如此,也能放進一些代表中華文化的圖片,或者中華區域特有的景象,讓學生對中華文化與生活有所認識,這不但能省卻不少解釋的工夫,也能拓展學生對中華世界的認知,因此在備課上我個人比較講究中華文化的輸入,尤以圖片的展示為主要手段,姑且不論學生是否能夠認同或接受,能夠有無形的輸入與認識,我猜想只要不會太過反感或敏感,應當多少能夠引起學生興趣,幾次教學後,可再視該校老師意見與學生回饋而定奪,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

不過這是比較幸運的例子,因為我進行教學的教室能夠使用投影機輔助教學,其他兩位則無法如此,事先協調是先給予我使用PPT的機會試試看,至於往後如果有任何需要,有可能再行更改。這點確實有些不便,因為所有的教室只有我教授的那間可以使用,另外兩位就比較綁手綁腳的,當然並非沒了電腦設備,就無法進行教學,但很慶幸自己能有這般機會嘗試多媒體華語教學。

雖然還不知道實際教學情況會不會有無法預料的狀況,但我想只要事先準備好,經過一些時日,自能找出辦法去解決並改善,期許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能夠發揮所長,讓學生和自己都能學習到所需。

全新的正體中文 WordPress 網誌 全球華文網教師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