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折大批正人君子

正德五年八月,張永班師回朝,押著寘鐇及其親屬十八人抵達京師,皇帝在東安門舉行獻俘與受俘儀式。儀式完畢以後,皇帝設宴慰勞張永,劉瑾、馬永成陪坐。待到劉瑾告退,張永向皇帝揭發劉瑾謀反,從袖子裏拿出奏疏,列舉十七件不法事。已經有些醉意的皇帝問道:這個奴才果然負我?張永回應道:此事不可耽誤事機,否則的話奴才粉身碎骨,陛下也無處安身了。馬永成在一旁敲邊鼓,支持張永。皇帝終於下定決心,逮捕劉瑾。

當天夜間,劉瑾留宿在宮中內值班室,聽到外面人聲喧嘩,喝問:誰!外面應聲:皇上有旨。劉瑾披著青色蟒衣出來,立即被士兵捆綁,押往東華門外的菜廠。皇帝念於舊情,不想殺他,只是宣佈:劉瑾前往鳳陽閑住。鑒於朝野盛傳劉瑾貪贓枉法富可敵國,皇帝下令“籍沒”—沒收其全部財產。

劉瑾的家產令人震驚。王世貞在他的著作中說,劉瑾有黃金1200萬兩,白銀25958萬兩。《憲章錄》、《皇明通紀》沿用了這一說法。《明史紀事本末》大概也是這種說法,具體為:金元寶24萬錠(一錠50兩),零碎黃金57800兩;銀元寶500萬錠,零碎白銀1583600兩。夏燮在《明通鑒》中對此作了考證,認為金銀數字過於誇張,並不可信:“恐當時傳聞如此,未必真有此數。”所以他採用比較含糊的說法:“金銀累數百萬。”這還不包括無法計算的珍珠、玉器、文物、字畫。皇帝最為關注的不是這些財產,而是從他家裏查抄的袞衣、玉帶、甲仗、弓弩之類的違禁物品,特別是從不離手的扇子內暗藏兩把鋒利的匕首。皇帝朱厚照勃然大怒,想不到成天在他身邊轉悠的奴才,竟然挾帶兇器,顯然心懷叵測,不由得吐出三個字:“奴果反!”—這個奴才果然有反叛之心,下旨把劉瑾關進監獄。

一時間,輿論風起雲湧。以謝訥為首的六科給事中,以賀泰為首的十三道禦史,聯名揭發劉瑾十九條罪狀,請求皇帝立即明正典刑。皇帝批准了這一請求,命令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與錦衣衛會同有關部門官員,在午門外審訊劉瑾。主持審訊的刑部尚書面對昔日的“立地皇帝”,緊張得不敢發聲。劉瑾氣勢洶洶地大聲喊道:滿朝公卿多出於我的門下,誰敢審問我?審問官們一個個都避開他的兇狠目光,噤若寒蟬。此時,駙馬都尉蔡震挺身而出:我是皇親國戚,不出於你的門下,敢於審問你。蔡震追問他為何私藏兵器?劉瑾辯解,為了保衛皇上。蔡震追問,為何藏在自己家裏?劉瑾無言以對。

以“反逆”罪定案後,皇帝下旨:不必覆奏,淩遲處死,三日後割其首級,並把審問筆錄與處決圖像,向全國公佈。

劉瑾罪有應得,死有餘辜,然而定為“反逆”罪,似乎有點牽強。野史傳聞,他竟有“篡位”的圖謀。說得最為活靈活現的,是劉瑾與張彩的密謀。有一天,劉瑾與他的親信、吏部尚書張彩聊天,竟然痛哭流涕地說:先前,穀大用、張永等人,擔心遭到外廷大臣攻擊,推我為首。我以身徇天下,天下怨仇都集中於我,不知道今後下場如何?張彩屏退左右悄聲對他說:如今皇上沒有兒子,勢必冊立宗室子弟,如果是一個年長又賢能的人,公公必將受禍,不如援手擁立年幼的弱者,公公可保富貴無憂。劉瑾表示讚賞。過了幾天,他突然變卦,對張彩說:不必擁立宗室子弟,我自立為帝。張彩期期以為不可。劉瑾大怒,拿起茶碗向張彩擲去,張彩不敢再勸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