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第二週

關於學生中文日記:

校方長期實施寫日記策略,要求三年級以上的學生每日都要寫日記並繳交,除了可以讓學生習慣於天天手寫國字,注意生字生詞的使用正確與否,並可以讓學生熟悉中文文法和句型練習。 

在學生的日記中發現,學生有很多文法使用上的錯誤,或是在自己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的學習時的語言負遷移現象,使得在使用第二語言時產生偏誤。例如在學生母語上及官方語言英語學習上,習慣用and連結句子,學生常犯的錯誤就是把and翻譯成「和」,使得日記裡的句子常常會有「媽媽煮完早餐和我去吃」等使用錯誤的現象。  

學生寫作的時候有很多文法錯誤,都是語言負遷移的現象,例如,學生日記句子常常有「在+動詞++時間/地點」的用法:「在吃早餐在廚房在早上」,意思是「早上在廚房吃早餐」。由於語言負遷移現象,學生在英文文法習慣使用上,造成此結果。

學生在把字句的使用上也不能正確的掌握,例如「把鉛筆拿」。在此就要糾正學生再把字句上的使用錯誤,並多加練習。例如可以說「拿鉛筆」、「拿起鉛筆」或是「把鉛筆拿來」,不跟學生解釋太多文法問題,怕他們不能理解,讓他們習慣於句子的使用,就可不再犯此錯誤。其實此種教學方法已經不像二語教學了,把學生當作一語使用者來指導,習慣成自然。


實習第一週

丹轆建德學校是一所私立僑校,校內有英文部與中文部,學校包含幼稚部、小學部及中學部,全校學生人數約40位左右,通常小學部及中學部的學生都從學校的幼稚部開始就讀,在多年的中文第一語言洗禮下,學生的中文聽說讀寫程度都比它校中文部的學生程度高出許多,這也是我們親眼所見。

我為中文部的專任老師,中文部的上課時間為每天下午三點到晚上七點,另外還有非本校英文部的一般生會跨校來上中文課,時間會在每天早上八點至十二點。

中文部目前只上國語科和數學科,小學一年級還有生活科。第一天上課,我被分配到小一和小五的班級,學校要求我們採用第一語言教學法上課,也就是像國內的小學教育,從一課開始的生字、課文講解、生詞、抄背課文、習作、學生手冊、評量,完全照本宣科,而學生的中文程度也異常的優異,我們這些專業華語教師所學的第二語言教學幾乎派不上用場。

另外還有一名一對一教學的學生,是中文部選擇在建德讀書的小一女生,上課時間只能在早上,所以得另外以家教的方式來指導。此生為華僑子弟,聰明過人,中文程度相當優異,在上課時也可以很輕鬆的教導,老師上起課來完全不費力,特別是學生在數學等學科的表現上,領悟力更是比同屆的孩童高出許多。

五年級有四名學生,此班現為學校最頭痛班級之ㄧ。原因為學生聰明伶俐又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對級任老師來說,班級管理比課程教學更為首要之重。班上四名同學有兩名華人後代和兩名純正菲律賓血統學生,華人後代的孩子中文程度並不見得比較好,特別的是,在學校就讀長期受到中文薰陶的菲律賓孩子,聽說讀寫的程度甚至比華人後代的孩子還要優異。經過長期的觀察,學生用功與否才是學好一門語言的一大學問。

一年級班上有三名學生,一名為台灣人和大陸人的後代,一名為台灣人和菲律賓人的後代,一名為純正菲律賓人。三名學生中,兩名背景有華人血統的,中文程度在聽和說上非常好,讀和寫也比其他孩子優秀;另一名菲律賓學生,實則中學生,但在中文程度表現還是初階,所以降級到小學一年級就讀。這三名學生,比起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在課堂上更顯得認真許多,單純又活潑,在課堂管理上明顯輕鬆很多。 

參觀教學示範

 建德學校校門之學生放學外拍

 這禮拜還沒正式上課,校方先讓我們參觀其他老師的教學示範

 

幼稚部的上課情形

 小二上課情形

 學校很小,每個年級的學生人數都只有數名,小班教學固然輕鬆,但也要注意上課氣氛,抓到每名同學的上課反應及專心態度。

來到菲律賓丹轆建德學校

這是我第一次出國、搭飛機。我準備要停留一年的時間,來做華語教學服務。 

我們菲律賓海外實習五人組。

由左至右分別是靈惠學校的三人組和丹轆建德的二人組。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雨季夜晚,我們到了建德學校。

在佛堂裡,看到了很多住校學生在每天下課後,用功的做作業。

以及校長和主任在指導學生背誦讀經

我們的實習生活,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