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全球華文網教師部落格。這是你的第一篇文章。編輯或者刪除本篇文章,然後開始你的部落客生活!
第二週:NOVA STARTALK(July5~July8)
"Get your student excited everyday!" 這是本周星談計畫Dr. Laura Franklin的開場白。做為教師,我們應該做個讓學生樂於學習的引導者。
這個星期二到星期四,我們參加了NOVA STARTALK-星談計畫(NOVA STARTALK網址:http://novastartalk.nvcc.edu/),與當地的其他華語教師以及阿拉伯語教師,一起接受星談的師資培訓PROGRAM。
在這四天的課程中,我們學了好多教學相關軟體和平臺。整個課程上下來,就像得到了數位資源寶庫一樣,發現了好多可運用於教學的軟體。
我們在星談的第一堂課,Dr. Laura Franklin先要我們註冊進入星談的官方網站,接著她像我們介紹網站內容。像是在Forums項目底下有很多教學工具的總彙整:
在這裡可以找到別人的部落格,可以用此管道與其他老師切磋學習,也可以看別的老師的影音多媒體教材,做為觀摩。
http://www.merlot.org/merlot/index.htm
接下來,我們註冊進入了MERLOT。MERLOT如 Dr. Laura Franklin所說的就像一個圖書館。我們可以用搜尋的功能尋找書籍或文件。上面更有很多其他老師上傳的教學軟體或是教材。登入使用者可以將喜歡的資源加入自己的蒐集裡,就如同我的最愛功能一樣,並且可以編輯。遇到新的資源而MERLOT上沒有的時候,也可以自己新增material分享給其他人。
上課情形。
星期二下午,我們上了Dr. Haley的課。她很注重學習中的實做部分,她說教師們的專業學習也是一樣,就是:Listening,然後doing doing doing,所以這堂課中有很多活動和實作,也讓初來乍到的我見識到美國習慣的學習方式。
暖身活動。
不以各別自我介紹的方式,而是以兩三個同學組成一組,拿著這張單子到處訪問同學:若是同學的實際情況跟單子上的敘述相符(問題ex:你是一九七二年後出生的嗎?:),則可請他簽名。最早簽完所有格子的組別獲勝。這樣的方式免去了一一上台自我介紹的緊張,又可以幫彼此不認識的學生們製造溝通的機會,我自己以前沒見過這種暖身活動,覺得很新鮮有趣。
課間小活動:做個運動吧!
上課上一上,老師發現大家都有點疲倦了,於是請大家站起來一起活動筋骨。 (這招不錯,可以學起來!幫學生一起對付瞌睡蟲!)
老師一上課時就介紹這個PARKING LOT的功能,這是提供給上課沒時間問題,或是害羞不敢問問題的學生一個提問的機會。要是有問題可以貼在這裡,在下課前老師會利用時間解答。
腦科學。紅色區域是大腦在學習運用語言時活動的部位。左上角為只使用單一語言者的大腦,只有一個區域發亮。右下角是外語學習者的大腦活動狀況。
很有趣的一張簡報。
We learn 10% of what we read.
20% of what we hear
30% of what we see
50% of what we see and hear
70% of what we say
90% of what we say and do
所以"實做、實踐"、做出些什麼是很重要的。這個表格讓我想了好一陣子,上課教學部要多多讓學生做有意義的活動才是啊!
這是我台中的家,用google earth看見久違的家,突然有種想家的情緒湧上心頭。
老師教我們用google earth與wordle(不能打中文,所以強者我同學范慢慢推薦了tagxedo 這個好用的軟體)。可以把文字做各種不同的排列組合,在教學生識字、辨別中文字、生詞教學時都可以運用。
由於很注重實做,所以老師在教完這兩個軟體後便指派了一個任務:我們必須分組結合這兩個工具,做一個教學小活動或是設計。這個任務讓我體會美國教育注重實際的面相。在台灣,要是老師指派一個作業,一定會等個幾天或一兩個星期,讓我們充分討論後再作報告;而這裡,Dr. Haley要我們各組在討論後馬上上台發表,做出學習後直接的反思,不僅可以讓學習的時候全心專注,更可以馬上提出小小的成果,真是有效率的學習方式。
Dr. Haley告訴我們,做為一個教師每次進教室前都要像小狗一樣,把身上不好的情緒私事抖掉,用心專業地上課。
中國老師為我們做數位工具軟體介紹。
這幾天在STARTALK學到的軟體、網站、好用資源:
Dr. Laura Franklin 與我
重久貴子老師
參加完星談計畫好開心,不過也驚覺時間過得真快,這已經是六周課程裡第二周的尾聲了。
星談計畫讓碩論不是做數位教學研究的我,學到很多可應用在教學上的工具和軟體,也見識到美國的語言教學,在數位發展上的趨勢。雖然具體的實施我仍需要再思考、摸索與實驗,並且不斷提醒不能為了數位而數位,不過學到新知還是很開心。而且下周開始不用再早起等shuttle再轉metro加上走路了!
星談計畫上課的教室。
July4:Happy 4th!!! 美國獨立紀念日、國慶煙火





第一週:出發、抵達GMU、認識學校、GMU生活、課程(June25~July1)
6/25 出發去美國! (TPE-ICN-IAD)
懷著興奮的心情與無限的期待和夢想,我跟姵姵、喬琳、昱傑、祥垣和亭妤搭乘大韓航空KE694班機,前往位於維吉尼亞州的GEORGE MASON UNIVERSITY,進行為期六周的語言教學學習課程。

check in 後來張出發照
6/26 夜宿仁川機場、 韓國首爾仁川機場(ICN)-美國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IAD)
我們在韓國首爾的仁川機場降落,落地後已經是深夜12點多了。韓國氣溫只有十九度,下著雨。我們夜宿在機場,等待十個小時後飛往華盛頓D.C.的飛機。
我們在夜晚空蕩蕩的機場裡找到旅客休息室(Rest & Relax),那時大約晚上一點左右,由於我們到得太晚,那裡的躺椅幾乎都被占滿了,我們找到一個Movie Zone,那裡有一個一個蛋形的多媒體視聽坐位,晚上我們就在那裡休息。不過真的太冷了,而且位子很小,我整晚睡睡醒醒,大約換了三十次姿勢,才終於等到天亮。
早上八點多,我們離開夜宿的地方,到機場免稅商店接邊逛邊等待起飛。韓國人真的很會行銷自己的文化,機場裡設有KOREA TRADITIONAL CULTURAL EXPERIENCE CENTER介紹韓國的傳統文化,持外國護照還可以免費體驗版畫拓印、投壺遊戲、穿著傳統服飾等活動。機場很明亮氣派,挑高兩三層樓,充滿現代感,不愧是全球最佳機場中排名第二(僅次於香港國際機場)的機場。
大韓航空的服務態度非常好,空服人員都很親切,整體而言讓人覺得很值得信賴。儘管我們的兩段飛行中都遇到不小的亂流,但我卻一點也沒有擔心的感覺。
韓航的飛機餐也很好吃,第一餐我點的是韓式牛肉飯,左下角的盒子裝的是嫩豆腐,搭配特製的和風甜醬料,口感非常細膩。
我們在飛機上吃了兩頓正餐和一頓宵夜(有一小包蝦味先、披薩和飯糰)、睡睡醒醒,不停更換姿勢、聽音樂看電影、填寫美國出入境表格和海關申報單、讀旅遊書、寫日記。在經歷了十四個小時的飛行後,美國東岸時間六月二十六日中午十二點,我們終於抵達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
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文化中心的盧景海主任漢洋海華副主任溫馨接機,用二十五人坐的漂亮大巴士接我們到旅館。中途我們到麥當勞坐坐、聊聊天。兩位長官都是親切平易又熱心的長輩,我們聊著美國的生活、台灣的現況還有華語教學在美國的發展情況。對於初來乍到、即將開啟新的學習生活的我們,真的需要很多經驗談和指引,有他們在這裡,讓我覺得很安心。
由於六月二十八號才能入住學校宿舍,所以我們在台灣時就先訂好了二十六號和二十七號的旅館。我們的旅館Best Western與學校同在 FairFax City,離學校不遠。這是一間美式風格的平價旅館。房間裡有林肯的畫像、牆壁、地毯、磁磚以及沙發椅,都散發著美式的氣息,有點懷舊的感覺。由於時差與坐長途飛機得疲勞,我們下午三點一入住旅館,大部分的人就開始補眠。我由於想趕快調整時差,硬是撐了幾個小時,但最後還是睡著了。
6/27 FAIR OAKS MALL
經過旅館人員的指引,我們坐公車到離旅館約二十幾分鐘車程的Fair Oaks Mall走走。這間Mall很大,我們買了正在特價的HOLLISTER,一件連帽外套只要五百多塊台幣,相當便宜。只是我還不太適應美國的物價,一瓶罐裝水就要一塊三四美金、一片披薩三點四二,真是相當驚人。我想到上屆學姊為了省錢每天辛勤煮飯的故事,突然覺得很能感同身受。住進學校後就要開始使煮飯省錢的生活了。
我們大約下午三四點返回旅館,其他八個人中午下飛機,也到了旅館了。
6/28 搬進GMU宿舍
7/1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orkshop: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Portfolio
今天上午下午都是田潔老師的課,她是位中國人,非常親切而且可愛到讓人很想抱抱她。
上午的課程介紹potrfolio的理論架構,關於它的功用、對個人在專業發展領域的重要性:與人交流資訊、做為很好的履歷,在找工作實證明自己做了些什麼、展現個人專業、表現個人特色,並且能夠提供批判性的反思及回顧的機會,讓教師回過頭看過去做過些什麼教學,而現下對過去又有什麼樣的省思與新的理解,它可以體現一個教師在專業上的學習與成長。
老師舉了幾個幾個實際的線上portfolio的實例,並講解專業語言教師的portfolio可以包含的內容以及架構。
老師舉去年嘉林的portfolio為例,告訴我們如何設計自己的。(嘉林是我研究所同學,也是去年的學姊。看到她的作品好開心,她真棒!)
另一位老師Arayna也分享了她充滿非洲民族圖騰的portfolio,她說portfolio是獨特的,具有個人特色的。可以放上自己的照片和簡介,告訴別人你是誰,並且在portfolio上思考自己專業方面扮演的腳色、做為教學者及研究者的腳色、思考的面向,而更重要的是:Have fun with it.
接著我們分成小組,討論我們專業上的portfolio應該包還哪些內容,應有什麼架構。分組的方式很好玩,在今天課堂開始前,老師準備了五種顏色的卡片讓我們挑自己喜歡的,寫上姓名,讓她認識我們。她說這些小卡片是有魔力的,果然在需要分組活動時就派上用場了。我們依照顏色找到我們的組員,一起進行討論。
如同布朗先生的課堂,田老師在課程結束前也讓我們做了ticket-out的活動,反思今天的I learn…、I wonder…、I hope。這個活動能幫助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理解狀況。我們可以選擇要不要在紙上寫出姓名,田老師說有的人如果覺得匿名能讓他更自在更能暢所欲言,那麼也可以選擇不寫名字。這又是另一個我在美國學到的新的教育思維,我想美國的教育是很注重實際的,同時也是很尊重學生個人的。這對於我來說有種驚艷的感覺,也讓我反思自己是否曾經應為理所當然的作業程序讓學生感受過壓力等等。
儘管來到George Mason只有幾天,能讓我比較思考與省思的東西,已經太多太多了。我想這個夏天在美國,一定會是一個充實、充滿學習與思考的燦爛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