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emp96ww

注音符號–字音拼音方式與條例

◎ 字音拼音方式

A. 單拼法:

l   單用聲符:ㄓㄔㄕㄖㄗㄘㄙ原本與韻符「ㄭ」相拼,但因為「ㄭ」是空韻,且為了注音方便起見,故不寫出ㄭ韻,這七個聲符可以單獨為字音。

l   單用韻符:單獨使用單韻ㄚㄛㄜㄝㄨㄩ(ㄭ)、複韻ㄞㄟㄠㄡ、聲隨韻ㄢㄣㄤㄥ(兀)、結合韻等,可標出一個字音。

B. 兩拼法:

l   聲符和韻符相拼,如:ㄅㄚ、ㄉㄢ。

l   介符連上或連下相拼,如:ㄐㄧ、ㄧㄥ。

C. 三拼法:用三個注音符號相拼而成的字音,如:ㄒㄩㄝ、ㄐㄧㄚ。

 

◎ 拼音條例

l   拼字音時不用的聲符有万、兀、广三個。

l   除了ㄓㄔㄕㄖㄗㄘㄙ這七個聲符以外,其餘的聲符都不可以單獨注音。

l   聲符ㄅㄆㄇㄈ可以與ㄨ相拼,但不跟ㄨ的結合韻符(合口呼)相拼,也不跟ㄩ或ㄩ的結合韻符(撮口呼)相拼。

l   聲符ㄈ不跟齊齒呼的韻相拼。

l   聲符ㄉㄊ不跟撮口呼的韻相拼。

l   聲符ㄍㄎㄏㄓㄔㄕㄖㄗㄘㄙ不和齊齒呼與撮口呼的韻相拼。

l   聲符ㄐㄑㄒ不跟合口呼的韻相拼。

l   聲符ㄅㄆㄇㄈ跟ㄛ相拼,不跟ㄨㄛ相拼。

l   聲符ㄉㄊㄋㄌㄍㄎㄏㄓㄔㄕㄖㄗㄘㄙ不跟ㄛ相拼,只跟ㄨㄛ相拼。

l   韻符ㄝ不直接和聲符相拼。

l   結合韻符ㄧㄛ、ㄧㄞ不和聲符相拼。

 

插圖取自網路

 

參考書目:高中國文-語音學

注音符號–聲符、韻符與結合韻符

注音符號中有「聲」、「韻」、「調」三個部分,標註「聲」的符號叫做「聲符」,標註「韻」的符號叫做「韻符」,聲符加上韻符,配合高低長短的「聲調」,構成了文字的字音。 原本聲符有二十四個,但其中 (万)(兀)(广) 三個是退化音,所以目前使用的聲符只有二十一個。

韻符原有十七個,其中(ㄭ)是空韻,它只用於解釋,常省略不寫,現今使用的韻符只有十六個;韻符中的ㄧ、ㄨ、ㄩ是單韻符,也是介符(或稱介音)。

利用ㄧ、ㄨ、ㄩ和其他韻符相拼,稱為「結合韻符」;結合韻符可分為三類,有 齊齒呼(與ㄧ相拼)、合口呼 (與ㄨ相拼)和撮口呼(與ㄩ相拼),共有二十二個。

聲符 韻符 結合韻符
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ㄗㄘㄙ(万兀广是聲符中的退化音) 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ㄧㄨㄩ(ㄭ是韻符,但為空韻) ㄧㄢ、ㄧㄣ、ㄧㄥ、ㄧㄚ、ㄧㄛ、ㄧㄞ、ㄧㄤ、ㄧㄝ、 ㄧㄠ、ㄧㄡ、ㄨㄢ、ㄨㄣ、ㄨㄥ、ㄨㄚ、ㄨㄛ、ㄨㄞ、ㄨㄤ、ㄨㄟ、ㄩㄢ、ㄩㄣ、ㄩㄥ、ㄩㄝ

插圖取自網路

參考書目:高中國文-語音學

輕聲【五】

(15) 其他輕聲詞:

(1)     一 :讀作 (・ㄧ),當副詞,用在重疊動詞之間,表示動作時間的短暫,         如:看一看、等一等

(2)     個 :讀作 (・ㄍㄜ),當量詞時讀成輕聲,如:一個、吃個東西

(3)     不 :讀作 (・ㄅㄨ),用在正反疑問句內,如:懂不懂、好不好

(4)     來和去:讀作 (・ㄌㄞ) 和 (・ㄑㄩ),一種是用在動詞後面,自己本身也當動詞使用,如:送來了,拿去了。另一種是表示目的,用在動詞後面,如:上課來了,回家去了

(5)     得和不:讀作(・ㄉㄜ) 和 (・ㄅㄨ),作副詞用,表示此動作的可能與否,如:上得來,進不來

 

(16) 輕聲的功用:

(1) 使語句自然流暢

(2) 可以確定「詞」在句子中的意義

(3) 使朗讀和說話的語調趨於一致

圖取自網路

參考書目:高中國文-語音學

 

 

 

輕聲【四】

(12) 複音詞的輕聲:說話時習慣性將下一字說成輕聲

  1. 雙音無法拆開 – 葡萄(・ㄊㄠ)、蘿蔔、垃圾、玫瑰、駱駝、喇叭、葫蘆、駱駝
  2. 雙音拆開後,沒有原複音詞的意義 – 東西(・ㄒー)、點心、馬虎
  3. 雙音結合後,仍保有原單音詞的意義 – 日頭(・ㄊㄡ)、月亮、雲彩、角色
  4. 雙音義近的複音詞 – 容貌(・ㄇㄠ)、尊敬、富裕

 

(13) 三音詞中間的字音讀輕聲:摩托(・ㄊㄨㄛ)車、台北(・ㄅㄟ)市、土耳(・ㄦ)其

  • 專有名詞和普通名詞的末尾字讀輕聲:亞洲(・ㄓㄡ)、中國、萬縣
  • 省區和商埠的末尾字也讀輕聲:山東(・ㄉㄨㄥ)、河北、上海、廣州

 

(14) 四音詞的輕聲:

  1.  疊詞法:休息(・ㄒー)休息(・ㄒー)、運動(・ㄉㄨㄥ)運動(・ㄉㄨㄥ)
  2. 疊字詞:實實(・ㄕ)在在、明明(・ㄇㄧㄥ)白白
  3. 自然形成:直眉(・ㄇㄟ)瞪眼、扎手(・ㄕㄡ)舞腳

圖取自網路

參考書目:高中國文-語音學

語詞類別

  • 名詞 ﹣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最先理解的詞類是名詞,名詞又分為具體名詞和抽象名詞,具體名詞是兒童最容易明白與接受地,如:桌子、椅子。
  •  動詞 ﹣名詞之後,兒童能掌握的是動詞,如:吃飯、來、去。
  • 代名詞 ﹣動詞之後是代名詞,代名詞可分為指示代名詞、人稱代名詞和疑問代名詞等。所謂指示代名詞,指的是「這個」、「那個」、「這邊」、「那邊」,五六歲的孩子可以理解「這」和「那」的區別 ﹔至於「你我他」此類的人稱代名詞,兒童首先學會的是「我」這個詞,然後是「你」,最後是「他」。對於疑問代名詞的使用,如「什麼」、「誰」、「什麼地方」、「什麼時候」、「怎麼樣」、「為什麼」等,其發展順序通常是受到語言環境的影響,比如父母常鼓勵孩子用「為什麼」來發問,孩子就會較早使用這個詞。
  • 形容詞 ﹣始於簡單的形容詞,如快慢 ﹔進而使用複雜的形容詞,如亂七八糟。

1. 兩歲~兩歲半 ﹣會表達飽餓、冷暖、痛癢與味覺等詞彙。

2. 三歲~三歲半 ﹣會描述人的外形特徵,如胖瘦。

3. 四歲~五歲 ﹣會使用老、年輕來形容人,也會使用一些簡單的詞彙,來描述事件情境。

另外,兒童對於顏色和空間向度等形容詞之理解,如下:

年齡/ 形容詞 顏色 空間向度
2 歲 大小
2.5 黑白綠黃
3 高矮長短
3.5
4
4.5 粗細
5.5 紫灰 厚薄寬窄
6.5
  • 其它語詞類別,如:
  1. 空間方位詞: 上下、前後、裡外、左右。
  2. 時間詞 :以前、以後、今天、昨天、明天、上午、中午、下午、去年、今年、明年、現在、已經 [過去]、就要 [未來]。
  3. 量詞: 個體量詞[一個娃娃] → 臨時量詞[一杯水]→ 集合量詞[一雙筷子]  。

兒童會隨著年齡增長,學會以上這些詞彙,然要在六歲左右,兒童才能真正理解其意義與正確使用。

53759a8e5d91f - Copy

圖取自網路

參考書目:兒童發展與輔導

輕聲 【三】

(8)配合時間數字下的名詞讀輕聲

今年、明年、去年(‧ㄋㄧㄢ)

正月、二月、臘月(‧ㄩㄝ)

昨日、 今日、明日(‧ㄖ)

昨天、每天、大後天、大前天(・ㄊㄧㄢ)

(9)方位和部位的第二音讀輕聲

東邊、西邊、上邊、下邊、左邊、右邊(・ㄅㄧㄢ)

心裡、嘴裡、手裡、眼裡、學校裡、都市裡(・ㄌㄧ)

天上、 書上、 樹上、 衣服上(‧ㄕㄤ)

地下、底下、鄉下 (‧ㄒㄧㄚ)

前頭、後頭、上頭、外頭(・ㄊㄡ)

(10) 表身分時的稱謂,第二音讀為輕聲

小姐(・ㄐㄧㄝ)、先生(・ㄕㄥ)、姑娘(・ㄋㄧㄤ)、姑爺(・ㄧㄝ)

(11)表態勢的輕聲

和氣、客氣、神氣、闊氣(・ㄑㄧ)

福相、壽相(・ㄒㄧㄤ)

花樣、榜樣 (・ーㄤ)

樣式、俏式(‧ㄕ)

下圖是中國暨南大學華文學院所編之中文教材,簡體字加註漢語拼音,

由內文可看出,方位詞的第二音讀為輕聲。

中文課本L11

本圖取自中文課本/中國暨南大學出版社

參考書目:高中國文-語音學

成語玩玩樂

【數字排列篇】

  • 言九鼎→八年華→心兩意→分五裂→花八門→神無主→嘴八舌→面玲瓏→牛一毛→全十美
  • 拿九穩→年好合→言萬語→紫千紅→萬斯年

【十二生肖篇】

  • 目寸光→頭馬面→視眈眈→死狗烹→爭虎鬥→雀之報→到成功

入虎口→年馬月→犬不寧→尾續貂→狗不如

53215ca17fa9f

圖取自網路

對語詞的掌握

隨著年齡漸大,幼兒學會的詞彙也愈來愈多;兒童對語詞的掌握,包含了:詞彙的豐富和對詞彙意義的瞭解。

(1)詞彙量:一歲的兒童能說出的詞彙不多,大約幾十個;兩三歲的兒童,能掌握的詞彙可以用百來計算;三~六歲的兒童可以用千來計算,而六歲以上的兒童則多達三、四千個。

(2)理解詞意:透過模仿和學習,兒童可以學會許多詞彙,與成人不同的是,兒童用自己的經驗和成人說話當時的情境,來學習新詞。當兒童真正理解詞彙的意義時,所獲得的詞彙量就會增多。

但在學習新詞的過程中,兒童常會有誤解詞意的狀況發生,比如,兩三歲的兒童,可能因為經驗不足,而把「貓」、「貓熊」和「貓頭鷹」全部歸類為貓科動物(因為都有「貓」字),或是將「壁虎」想像成是老虎的同類(因為都有「虎」字),以上情況,成人如果沒有立即向兒童說明清楚,兒童就容易產生誤解。

53c37adbcba7a

圖取自網路

參考書目:兒童發展與輔導

 

一字多音

一個國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音,稱為一字多音或多音字。民國二十四年,教育部公佈注音國字,一字多音又名「同字異音字」,它分為「異義異音字」(即破音字)和「同義異音字」(即讀音、語音和又讀的多音字)。

  1. 破音字:音隨意轉。【如:論ㄌㄨㄣˊ語、討論ㄌㄨㄣˋ】
  2. 讀音:讀書之音。語音:口語之音。【如:白–讀音ㄅㄛˊ,語音ㄅㄞˊ】
  3. 又讀:(國字)一 義異讀兩音【究–本音ㄐㄧㄡˋ,又讀ㄐㄧㄡ】

27568397a0c67f3

圖取自網路

參考書目:高中國文-語音學

 

看故事學成語(1)

三隻小豬

在一個山村裡,住著一隻豬媽媽和她的三隻小豬,小豬們漸漸長大。一天,豬媽媽對三隻小豬說:「你們已經長大,該獨自生活了,等你們蓋好自己的房子後就搬出去住。」

豬大哥先動手蓋房子,他找來許多稻草,在一塊空地上,搭建了一間稻草屋。而豬二哥跑到山上,砍了許多木頭,築了一間木屋。豬小弟,因為他想要一棟堅固的房子,所以他選擇磚石,來蓋房子。很快地,三隻小豬各自搬到自己的新家住。

有一天,一隻大野狼到那兒找食物,他看到豬大哥,立即追了上去,豬大哥嚇得跑進他的稻草屋裡躲著。然而,稻草屋一下子就被野狼吹倒破壞,豬大哥只好跑向豬二哥求救。當大野狼追到豬二哥的木屋時,他用頭向門撞了上去。啪啦一聲,木屋整個被撞倒了。豬大哥和豬二哥沒法子,轉向豬小弟的石屋去躲。

大野狼又追了上來,但這一次不管大野狼怎麼衝撞,都無法進到豬小弟的石屋裡,氣急敗壞的大野狼,自以為聰明,爬到屋頂上,想從煙囪溜進去。還好,豬小弟及時發現,馬上點起火苗。大野狼掉進火爐裡,整條尾巴都著火了,他大聲哀嚎,最後夾著尾巴逃走了。

經由這件事後,豬大哥和豬二哥再也不敢好吃懶做,並決定以後做事都要腳踏實地;而這個故事也說明了同心協力的重要性。

 

成語釋義

  1. 氣急敗壞:形容非常生氣、慌張的樣子。
  2. 好吃懶做:愛吃而不做事。
  3. 腳踏實地:做事切實。
  4. 同心協力:同心合作。

images

圖取自網路/三隻小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