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堂課的鍛鍊和學習,逐漸認識每一位學生,已經能叫出大部分人的名字,發現學生會因為老師能叫出自己的名字而覺得被重視,也會因為這樣更願意聽老師說話,因為老師多一分用心,能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第一個平測來臨前,九年級組長在出考卷題目時,特別引導我之後能怎麼樣出題目,才能達到既能測試學生學習成果又不會讓老師改的滿江紅。出題目真的是一門學問,出得太簡單,測不出學生的程度以及每一個學生的程度落差;出得太難,除了老師自己要花一堆時間加班改得很痛苦之外,也達不到測試的效果,學生也會因此對華文產生恐懼甚至抗拒。

考試前,我們需要不斷地為學生複習,上每一課老師都會發下兩張講義,考試的內容幾乎都在上面,內容大多是詞語解釋、造句、形容詞、相似詞和翻譯,如果想要考更高分的學生,就得多花一分努力了解課文內容以及某些課文內容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考試當天下午或是考試前會收學生們的筆記本,筆記本的內容就是每一課的講義、學生寫五遍的詞語加注音、問答題以及學生在上課抄寫老師講課的筆記。大部分的老師都只有收筆記本,只有我還多收了學生的課本,當下想到萬一有些學生習慣將筆記寫在課本上,那不就有所損失沒被我看到、加到分了嗎?一收回來,辦公桌上滿滿的筆記本和課本,預計筆記本寫一個分數、課本寫一個分數,再將兩個平均成這一課的分數,也許因為一開始先告知學生,有一半以上的人都還能拿到及格的分數,當收到課本空白或幾乎空白的時候,我不禁思索,自己以前上英文課的時候不曾懈怠,課本滿滿的筆記、音標和重點,為的就是能盡快學會分析出語法以及記熟每一個單字,為何學生能夠課本一片空白的學習語言?我無法理解但也不想因此給一個零分,我找了幾位課本空白、筆記本也沒有多寫筆記的學生過來,拿著他們空白的課本,問他們知不知道老師為何要收課本、教了空白的課本會發生什麼事,他們都明白,但就是不喜歡寫筆記,覺得這像罰寫一樣無趣,我告訴他們寫筆記不一定是抄老師寫的東西,可以將自己理解到的或是想再去了解的事情寫上去,那些也是上課時學習的痕跡。我給學生們一次機會,拿著那空白的課本唸出課文還有回答我問的問題,大部分的人是不及格的,這也讓我發現他們會逃避學習、對華文的興趣不大,也許是因為課文內容和考試方式不是他們喜歡的,教師在無法改變這些的其況下,只能盡量讓課堂變得有趣一些,讓學生多少能在上課時有點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