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4

黑幼龍:慢慢養,讓孩子像花一樣長大

提起四個小孩,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黑幼龍臉上便漾起心滿意足的笑容。

  • 2011-06-20 康健雜誌 101期    文/朱芷君

老大黑立言現任台灣卡內基訓練總經理,老二黑立國是美國華盛頓大學醫院副院長,老三黑立俐是幸福的專職主婦,小兒子黑立行創業研發汽車的兒童安全座椅,各自成家立業,人生充實愉快,「我很感恩,能擁有這四個孩子,」黑幼龍說。

想像中,黑家小孩應該都是乖寶寶,資質優異,不需父母擔心,其實「我們也曾走過孩子叛逆的低潮,」黑幼龍回想,20年前全家住在美國,正值孩子青春期,除了交男朋友、功課差、跟同學打架,還常常在家爭吵,鄰居群指責黑幼龍夫婦管教不周,會帶壞他們的孩子。

即使如此,黑幼龍沒有改變他的「慢養」原則,「不是放任,而是給他們多一些空間,讓他們慢慢學習,找到最好的自己,」多和孩子對話、相信孩子、等待孩子,互相關心,家庭才能為孩子的人生加分。只要耐心寬容,黑羊也能找到方向、盡情作自己,黑幼龍分享他的教養心法:

※※※

天下父母心,都希望孩子有競爭力、出人頭地,但冷靜想想,成功的人不見得會唸書。EQ作者高曼指出,IQ只佔成功因素的20%,EQ、自信佔80%。不少父母不重視影響孩子更關鍵的EQ,卻在考試成績上花那麼多心血,並不客觀。

甲骨文的總裁艾利森去年在耶魯大學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他說很想恭喜他們畢業了,可是很多尖端領域有成就的人大學都沒畢業,像他自己、比爾蓋茲都是,有的甚至沒唸大學。並非他主張不讀書,但讀書不是成功關鍵,每家公司都需要有熱忱、創意、領導能力的人,學校卻不會教這些。

例如我二兒子黑立國在美國當醫生,去年升任華盛頓大學附屬醫院的副院長,許多人比他更資深,但因為他對病人很有愛心和熱誠,人緣好、擅長解決問題,所以請他領導。

父母要認清,學歷的影響愈來愈淡薄,20年前有沒有唸大學是天地之差,現在則是看表現,以後更是。應該同時培養他們自信、樂於溝通,懂得與人相處,這樣做什麼都會成功,對他們未來也更有幫助。

人生有起伏,沒有人可以一生平順,即使孩子能考上最好的學校,以後還是可能遇到其他打擊,要有自信、自己的專長才能面對。

我的小兒子黑立行唸大學時,交往多年的女友提出分手,我很緊張怕他受不了,後來去看他,發現他處理得很好,他說我雖然難過,但有自信,不會灰心放棄。我聽了很安慰,覺得他可以單飛了,雖會再遇到挫折,但一定能很快站起來。

教養小孩,父母的責任重大,孩子未來的價值、態度都和父母的身教有關。目前實際狀況是很多父母雙薪、回家晚,小孩不是送去補習就是忙著寫功課,互動時間不夠,週末去玩也不一定能好好溝通分享。忙是現實,但如果比較不忙時,最好能回家吃晚飯,少看電視少上網,多和孩子聊天、問問題,用相處的質彌補量不足。

給孩子的傳家寶

 

作父母不是天生就會,也需要再教育。我住美國時有個鄰居,在孩子溜滑板經過我面前時說:「這傢伙真棒!真讓我引以為榮!」他是故意講給兒子聽的,當下便讓我反省,自己該給孩子更多正向回饋。

對孩子來說,讚美可以鼓勵激發他的潛力,有助培養自信,可惜大部份父母並沒有學到怎麼讚美、尊重孩子。

有一位董事長來卡內基上課,我給的回家作業是在卡片上寫出尊重對方的理由,並當面說出來。回家他寫給兩個兒子,小兒子竟對他說:「我長這麼大,這是第一次感受到父愛。」他才發現給再多零用錢、唸好學校,還比不上花一分鐘不到寫的卡片。

而希望孩子有好工作、好未來,最重要的是培養會思考、自省的孩子。父母要先活出榜樣,能自省就不會干涉太多、尊重孩子的意見。改變起初不容易,因為已經習慣命令的方式,多練習才能變成溝通模式。例如少用命令句、多問孩子問題幫助思考,容易引導他們找到對的答案。即使父母已經有決定,但徵詢孩子的意見,也有助增加孩子的思考力,讓他們覺得是家裡的一份子,看重自己。

父母也要培養孩子為自己負責的能力,不管興趣、交朋友、選學校,即使看他們犯錯會心疼,也要給他們自由選擇的空間,讓他學習勇於承擔。太死命保護,以後等他長大,可能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

例如對孩子來說,去跳舞可能和去圖書館唸書一樣重要,如果都不准瞞著偷偷去更糟。這反而是訓練責任感的機會,例如孩子想參加舞會,可以問他:「你覺得可以去嗎?」要他衡量功課、考試會不會被影響;他認為可以去的話,再問他幾點能回家?讓他練習做決定、為決定負責。

對我來說,教養孩子最大的挑戰就是要練習接受他們各有各的樣。黑立言個性溫和、很守規矩,黑立國從小體力好,天翻地覆不愛唸書,是叛逆型;黑立俐聰明、標新立異,5點多起床化妝、很小就開始交男朋友;黑立行聰明但是乖乖牌,得到很多獎狀。當時功課最好是黑立俐,但她沒有得到特殊待遇,黑立國表現不好也不會被歧視,我很高興自己能給他們一樣的愛。

不能濫用愛當藉口

 

父母要想通,小孩是小孩,如果把他當成自己,就會逼他,反而傷害親子關係。黑立國的太太是混血兒,大他4歲還離過婚。一開始當然反對,覺得黑立國是醫生,條件不差、應該有更好的另一半。想不到我太太先接受,後來我才領悟,不能濫用愛當藉口,要尊重他的選擇。他們婚後一直很幸福,如果我堅持反對,就算成功,他也不一定過得更好。

要做到的確不容易,因為孩子可能真的會選錯,但如果希望孩子有思考力、冒險精神,也能為自己做的事負責,父母就要願意放手。

黑立言史丹佛機械工程系畢業,想當專業演員,我不忍心阻止,建議他花一年時間去闖闖看,他到處打聽、試演,結果發現困難重重,便放棄了明星夢。他後來自己創業,雖然風險高,我還是鼓勵他去闖,就算失敗也能獲得人生經驗,幸運的是現在做得不錯。

其實人生就像做加減乘除。加是讓自己優點變多,有人出生以後都沒增加,有人就愈變愈好;減是要常常思考哪些地方需改正,從小就可以問孩子哪裡做得好、哪裡還能改進。乘則是授權,幫別人成功,激勵別人的能力;除則是懂得分享。父母和孩子都能做好這些方面,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很多變數,父母只能朝著正向去做,可能行不通,但也要接受,考慮到這點,就會少很多煩惱。尊重孩子,讓他們像花一樣自然長大,有自己獨特的模樣,父母應該也很欣慰了。

Category: 未分類 | 在〈黑幼龍:慢慢養,讓孩子像花一樣長大〉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12 月 8

孩子不怕 爸媽陪你過難關

Next

呂美雲老師要大家做一個「心中有愛、人見人愛」的人,把愛分享出去。(攝影者:李國強,地點:雪隆靜思書軒,日期:2012/09/23)

一位短跑健將在比賽期間受傷,依然忍痛堅持跑完全程,爸爸也陪伴走至終點。教聯會老師李美金說,當孩子處於困難時,父母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或當孩子犯錯時,父母需給予糾正及關懷。

臺灣慈濟教聯會李美金、洪妙禎及呂美雲老師受邀前往馬來西亞推廣「靜思語教學」,也應靜思書軒邀請,於9月21日至23日,分別於慈濟馬六甲分會、芙蓉和雪隆靜思書軒,分享親子教育講座。

運用妙法 取代藤鞭

螢幕上播出多張動物的照片,有熊、狗、獅子、老鼠、貓及猩猩等等,各自都展露出憂愁,透過這些動物臉上無力及無奈的表情,洪妙禎老師娓娓道出她與靜思語「相遇」前,內心空空、不扎實的感受。

有著三十多年教學經驗的退休老師洪妙禎,雖有疼愛她的先生,和四位聽話乖巧的女兒,但心裡總是不踏實。直到有一天,送女兒到補習班後,喜歡逛書局的她,看到了「本週最佳銷售書排行榜——《證嚴法師靜思語》(簡稱:《靜思語》)」,隨手翻閱,察覺書裡的每一句話都很受用,再透過錄音帶認識證嚴上人,她開始加入慈濟當志工。

洪妙禎老師在「靜思語與我的相遇」中,分享她從一位「教書的經師」,變成一位會「教人的人師」過程。(攝影者:李國強,地點:雪隆靜思書軒,日期:2012/09/23)

《靜思語》讓洪妙禎老師從一位「教書的經師」,變成一位會「教人的人師」。以前為了讓學生有更好的成績,她採用藤鞭教育。遇到了靜思語之後,她開始用靜思語來啟發孩子學習的心。

遇到遲交功課、愛上網咖的學生,她會以「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壞事不能多我一人」去勸說;學生們之間有爭執,她則以「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小人氣大、君子量大」來化解。

「我們要用媽媽的愛心來教導學生,每一顆種子都有適合他發芽的土地!看孩子的亮點,給孩子機會、鼓勵和引導他,相信他一定可以發揮他的潛能。」

「靜思語改變了我、也充實了我的人生。」洪妙禎老師在「靜思語與我的相遇」分享中,這樣說道。

給予讚歎 發掘亮點

「你是否能列出孩子的五個亮點?」「靜思智慧愛.有愛無障礙」分享一開始,李美金老師詢問現場在座的家長。芙蓉靜思書軒一位聽眾馬上舉手,美金老師讚歎她是最幸福的家長,其孩子也是最幸福的子女。

「對子女要安心,不要操心、煩心,把對孩子的操心和煩心,變成對孩子最好的祝福,這樣孩子才會幸福。好臉色的父母會常常讓孩子快樂,快樂的孩子會比較健康,也會比較幸福。」

李美金老師用活潑和有趣的方式,鼓勵家長勇於發掘孩子的亮點。(攝影者:蕭耀祖,地點:芙蓉靜思書軒,日期:2012/09/22)

除了把操心化為祝福,還要常常給小孩讚歎與肯定,讓他更有自信心!每個孩子都有一把鑰匙,大人要常常給予祝福、鼓勵和肯定,來幫忙孩子打開這扇門!

李美金老師以一則短片與大家分享,一位短跑健將在比賽期間受傷,依然忍痛堅持跑完全程,爸爸也陪伴走至終點。李美金老師說,當孩子處於困難時,父母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或當孩子犯錯時,父母需給予糾正及關懷。當父母老了,孩子將會義無反顧的照顧,這就是一種「善的回力鏢」。

「智慧是給用心學習的人、成功是給堅持到底的人、機會是給準備完全的人、幸福是給懂得感恩的人、快樂是給知足的人!」分享尾聲,李美金老師帶動全場的民眾跟著她大聲唸出以上的話。

呂美雲老師則在「讓心中的蓮花綻放」分享中,勉勵聽眾:「孩子帶給我們快樂,愛我們的孩子,就不要把他踩在腳下,告訴他You are my best in my heart.(你在我心中是最捧的)。」

「什麼事情都為孩子去做,並不是愛孩子的好方法。」呂美雲老師要大家做一個「心中有愛、人見人愛」的人,當人人把愛拿出去分享時,人在哪裡,愛就在哪裡。

尋找更好的溝通方式

馬六甲陳賜福夫妻帶著一兒二女一起來參與,希望能多吸收一些資訊。小孩平常與父母的溝通方式是「傳遞紙條」,「是否能有更好的溝通方式呢?」爸爸陳賜福疑惑地表示。

常因為溝通起煩惱,加上太過關心孩子,常常會讓自己「裡外不是人」,所以這堂課讓他體會到一切要看得開,才不會讓小孩也起煩惱。活動一結束,全家人趕著去購買大愛劇場《我愛美金》DVD和《靜思語》,尋找心靈的法寶。

從事小販的陳佳川(著白衣者)從講座會中反省自己,要做君子、不做小人。(攝影者:李經志,地點:慈濟馬六甲分會,日期:2012/09/21)

馬六甲野新的朱月妮,發現自己給予女兒的關愛和教導都還不夠,所以參與慈濟親子班,想讓孩子們快樂成長。為了增進親子關係,她會鼓勵孩子一起來分擔家務、做手工,準備糕點、說說笑話、唱唱歌等,從中教導她們樂於付出與分享。她很認同李美金老師所說「鼓勵和肯定,會帶給孩子信心」,也帶著微笑說:「好孩子的定義,不是在於學校成績的好壞,而是需懂得尊重、孝順和禮貌。」

年過五十的陳佳川帶著太太呂玉英聽完講座後說:「我們以前都是用『情緒』來教孩子!」

「打!就是打!尤其是遇到當天事情繁多或生意不好。」身為小販的陳佳川說:「以前我爸爸也是這樣教育我們,但是今晚講師用的方法不一樣,很好!遺憾小女兒不能出席今晚的講座,學習講師的方法來教育她的孩子,好讓我一歲的孫女可以過得更幸福。」 

「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氣大,靜思語提醒我要學習如何做個君子!」陳佳川笑笑地指著手上剛買的《靜思語》,很認真地說:「我不要再當小人了!我要向洪老師學習。」

孩子的成績重要,還是快樂成長重要?這是現代父母心裡的矛盾。《靜思語》有言:父母過分愛子女的心,會反射成子女的煩惱;父母對子女要放心,他們才會安心。只要學會尋找孩子的亮點,時常讚美孩子,孩子的成績及快樂自然就得以平衡。【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鄭素嬌、李淑蘭、林惠珠、鄧漢強、陳玉梅、黃秀珍、鄭承霖 馬來西亞報導2012/09/21~23)

Category: 未分類 | 在〈孩子不怕 爸媽陪你過難關〉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