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ing Chinese, My perspective (Chinese)

學習中文之我見                               敖趣蓮老師

猶記得在年青時,曾有機會參觀過早期在住宅舉辦的渥太華中文學校。不經不覺中文學校在這個社區忠心服務四十個年頭了。起初是由一群熱心又熱愛中國文化的家長發起成立,以造就華人學子認識中國傳統文化、學習寫中文字、說漢語為基礎。

當兒女們步入學齡階段時,我也毫不猶疑的把他們送進這所深負盛名的渥太華中文學校。兒女們平常所受的教育是英、法文,對我們家長來說,都可能面對同樣的問題:孩子們覺得學中文太難、學了沒有什麼用,那為何這麼辛苦要學呢?父母與子女便很容易陷入權力鬥爭的漩渦之中,以致影響親子關係。

我們三個孩子也經過連番勸教,獎勵及定規之下,才願意就範。

勸教方面:向他們講解--

(一)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發展過程中凝聚了五千年文明的精華,古人在造繁體字的時候,是表意字,是形、音、義的結合,以形達意,也就是見形而知意;並把道德標準融入字體當中,所以每個字的產生,都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中國漢字也是唯一從古時至現今仍然流通使用的文字。當我們願意學習漢字及中國文化,就是把中國五千年文化延續下去了。

(二)科學研究發現,學習中文讀寫,需要左右腦運用,有助大腦的認知等多方面的發展,提高個人的智商,並強化學習能力,進而增進其他學科的學習。

(三)要學寫及講中文才能與祖父母,外祖父母溝通。

(四)將來長大之後,能說英語,法語及漢語,多一技之長,日後除了北美之外,還可能有機會到東南亞工作。

獎勵方面:若果他們甘心樂意到中文學校上課及完成功課,每月多獎一次享受麥當勞午餐的機會。

定規方面:家裏任何一個小孩,必須要認真地學中文至小學六年級程度,才可以有機會選擇不繼續學中文。其實背後的原因是希望栽培他們養成做事要認真及有恆心,不要遇到困難就隨便放棄。詩人李白小時候也曾想過放棄學習,但因見到老婆婆嘗試用鐵柱磨成針而激發他讀書的恆心。後來,李白還成為唐代傑出的詩人。

兒女們學習中文的成績,對我來說,並不是最重要,乃抱著平常心態。只要求他們盡力而為就可以了,但必須要盡心完成老師所託付的功課。

在大兒子六年級畢業的那天,我對他說:「恭喜您!過往努力的成果,今天畢業了。爸媽為您自豪。現在您可以選擇繼續報讀七年級或不再繼續讀中文了。」他想了一會告訴我,中文也不是這麼難,他想多讀一年試試看。就是這樣,一年復一年的,最後完成了十年級的課程。而三個兒女都分別完成十年級的課程,後因日校功課繁重,無暇兼顧而停下來了。經過這麼多年學習,雖然他們講中文略帶外文口音,在願意練習的情況下,與人溝通也沒有多大問題。若不是當日願意學中文,奠定了中文基礎的話。相信大學時期,他們到中國教英文,便會遇到更多困難;也無法前赴香港做暑期工汲取工作經驗了。每次他們用漢語與祖父母溝通,都逗得老人家開心不已。

家長們,您們身負重任,不要氣綏,恆心誘導兒女們學習唯一五千年仍然流通的文化。您們的付出,將來有一天您的兒女會謝謝您!

同學們,繼續努力,不要隨便放棄,要有恆心努力學習中文,您們所學的繁體字,已有五千多年的文化,盼望您們能將這文化承傳下一代,讓中國文化發揚光大。

不經不覺在中文學校任教已經有十五年了。每次見到學生們雀躍的上課,心裏面非常興奮。其實教學生學懂書本上的中文不難,難在他們學懂後如何應用。更難者是身處於這個自由民主,主張爭取個人利益的國家裏面,怎樣幫助學生們明白做人的道理。

中文學校的校徽裏面,有「樂群尚學」四個字。在網頁找到以下兩段解釋分享:

尚學」源於《舊唐書》「崇儒尚学,以正風教,乃王化之本也」。 《禮記 · 學記》曰: ” 人不學,不知道。 ” 「學」可解釋為學問、學習。尚學主張人應喜愛和注重學習,尊重知識,追求學問以明白事理,從而貢獻社會。在倡導建立學習型社會的今天,「尚學」要求我們既注重學習,學會學習,更要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做現代社會品格的高尚人。

樂群」這兩個字是出於《禮記 · 學記》:「三年視敬業樂群。」「樂」,樂於。「群」,合群。樂「群」,謂群居朋友善者,願而樂之。「樂群者,樂於取益,以輔其仁。」 「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即樂於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與人和諧相處。樂群是一種社會公德,一種貴和、仁愛的為人處世觀,是中國「和」文化的具體表現。教師是文明的社會群體,要嚴己寬人,明禮敬人,誠信和人,樹立三種形象:

讀書人」形象,要自覺讀書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素養, 做新時代的文化人;

高尚人」形象,胸襟坦蕩,樂群合作,扮演好各種人生角色,處理好各種社會關係,展示教師良好修養;

團結人」形象,把教育系统當作一個大家庭,愛校如家,維護好教育系統的團結,積極創造教育工作亮點,不斷提升教育系统美譽度。倡導團結友愛、精誠共事、立人達人、和衷共濟的團隊精神,彰顯教師嘉言懿行、謙遜和善、温文爾雅、同和樂業的儀表風尚。

盼望從老師及父母的循循善誘下,鼓勵同學們樂群尚學,願大家努力學習,明白事理,學會照顧自己,與人和睦相處,並幫助他人以及貢獻社會。我還有一個心願,盼望有一天能見到同學們當中有一、兩位回到中文學校與我們老師並肩在渥太華中文學校一起教中文,培育下一代學習五千年中國文化!

祝賀渥太華中文學校四十年校慶,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Posted in For Parents 給家長的話, For Students 給學生的話 by with comments dis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