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老師在上課第二周時就問了課程的英文名, 花了整整一個月才得到答案。記得以前上實體課時, 就有老師問過同樣的問題, 還以為就沿用以前的課程名稱, 怎麼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才能得到答案?
按月彙整:2010 年 11 月
給草莓助教的信 – 我的上課心得
2010/11/05 給草莓助教的信:
不好意思, 讓草莓助教總是聽問題學生的問題~~~
有很多事, 沒有參與時, 不知道其中有多少的心力. 我覺得這次的課不錯, 帶領的老師也都很好, 只是負責課程計畫的團隊, 企劃案, 總教案都沒有做. 他們教我們做這做那, 我們都可學習, 但是自己為什麼不照著做? 所以在我看來是說一套做一套。聽說還教過98年的進階班寫企劃書, 不知道課程設計團隊的企劃書(假設企劃書存在), 是否有規劃單元課怎麼連接?
以前的經驗是必須很清楚的告訴學生, 要做什麼。如果指示含糊, 學生會很苦惱, 不知道老師目標在哪。
我覺得每個單元課的目標都很清楚, 講課老師也都很棒, 總目標不清很難抓住這門課的重心。經過這幾週, 看到較多的單元課後, 我可以把"單元課"跟"最後的期望", 在此做一個比較好的連結規劃:
============== 繼續閱讀
線上教學討論
法國陳老師與連老師的討論, 值得留下。
第六週作業迷思的喃呢
第六周的討論
第六周兩個主題是: 華語文線上教學帶領技巧 and 開始你的華語文同步課程
唸了許多次作業說明, 終於有點了解要做什麼作業了, 但是又要協作。
為什麼要使用線上課程呢? 對語文課來說, 除非沒有選擇, 我認為實體課要比線上課程要好得多。為什麼有人要放棄實體課來學語言呢?
期末作業的討論
原始的想法很簡單, 分組、期末作業要需要包括些什麼, 要占60%, 這種目標應該放在註冊單及課表中。
為什麼不能說清楚講明白? 每周及期末作業的評分標準在哪? 根本沒有設定。
大言不慚的說要學員作教案, 這門課的教案在哪? 為什麼單元目標寫的那樣好, 而沒有整體的目標? 根本是說一套做一套, 沒有fly your own jets嘛!
第一周就詢問是否有教案樣本, 答案是沒有。既然教案這樣的重要, 他們又做了這樣多的課程, 連個教案樣本都無法提供, 也太….. 讓人懷疑了吧!
與葉老師討論了教學, 受益良多。也讓我覺得自己雖然不是很會寫教案, 但是設計方向卻是十分正確的。舊式的教法不合用, 必須實用, 數位只是輔助教學。
在做第一周作業時, 因為本來就有接觸好些數位的工具, 所以在設計上已經想好全程的教學過程。後來才知道需要分組, 對我的期末作業十分困擾。
原來的小要求, 被大家討論的很失焦。課程很好, 我也很喜歡, 教學的老師也好, 只是程序問題改進空間很大。
阿寶老師寫的認知, 值得官方參考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