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作業的討論

原始的想法很簡單, 分組、期末作業要需要包括些什麼, 要占60%, 這種目標應該放在註冊單及課表中。

為什麼不能說清楚講明白? 每周及期末作業的評分標準在哪? 根本沒有設定。

大言不慚的說要學員作教案, 這門課的教案在哪? 為什麼單元目標寫的那樣好, 而沒有整體的目標? 根本是說一套做一套, 沒有fly your own jets嘛!

第一周就詢問是否有教案樣本, 答案是沒有。既然教案這樣的重要, 他們又做了這樣多的課程, 連個教案樣本都無法提供, 也太….. 讓人懷疑了吧! 

與葉老師討論了教學, 受益良多。也讓我覺得自己雖然不是很會寫教案, 但是設計方向卻是十分正確的。舊式的教法不合用, 必須實用, 數位只是輔助教學。

在做第一周作業時, 因為本來就有接觸好些數位的工具, 所以在設計上已經想好全程的教學過程。後來才知道需要分組, 對我的期末作業十分困擾。 

原來的小要求, 被大家討論的很失焦。課程很好, 我也很喜歡, 教學的老師也好, 只是程序問題改進空間很大。

阿寶老師寫的認知, 值得官方參考加入 

學習 Web 2.0 Tools 的感想

對於web 2.0工具的一點感想:

§ 部落格Moodle – 陳老師介紹的幾個部落格, 都去拜訪過, 真的都很棒。Moodle教室則不像Blog這麼開放, 也比較不容易找到, 除非是老師告知, 常常還鎖碼, 一般人無法加以利用。分享Blog vs Moodle其優缺點。

§ 陳老師使用Twitter練習寫中文的學生們, 不知道他們的年紀多大? 學過幾年可以這樣用? 老師說用線上字典幫助學生, 是不錯的方法。

繼續閱讀

Audio Dropbox

老師也可用Audio dropbox, 讓學生念課文或是短句。這不能像 voicethread可放圖片等, 只有老師可聽到學生的錄音, 學生不必登入即可留言, 可以保護學生的身分。Voki也可以讓學生練習說。

Please adjust your speaker, enter your name, and then read all names of planets in the solar system. 

繼續閱讀

練習Voicethread

第一次試時, Liz邀請, 但是必須申請帳號才能留言。雖然可以share讓每個人都留言, 但按了comment後, 它就會要你去登入。好處是老師知道哪位學生留言, 學生們也都可以互相觀摩, 但是不適用在年紀小的學生。下面是與教案有關發音練習: (full screen)

繼續閱讀

社群協作成果展

自2009年底到2010年, 11Liz心心小魚雅文金惠、和我, 幾位在華文網上認識的老師們, 學過怎麼做線上考卷, 即使用Google Docs, 共同創作故事接龍, 是《我們的故事》原稿; 一同學用Dabble Board 心心版,  11版,  及協作畫圖工具簡介; 接下的是共同畫地圖。

突然發現這些讓我們的友誼萌芽發展的的協作平台, 在一年之後, 已經成為了正式進階班的單元課程之一, 真的是重溫舊夢。

要感謝華文網上老師們的參與, 雖然它不算分, 還是很高興有機會跟大家分享我們集體的成果

我們的成展: 成果I | 成果II | 成果III | 成果IV | 成果V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