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教師科技視野與數位素養的探討

僑務委員會陳士魁委員長自上任後,他一直希望以僑教體系結合國內華語文推廣計畫,擴增全球華語文教育市場版圖。陳委員長認為「僑務要以有限的資源,來發揮最大的實益」,並希望整合運用政府與民間的資源,強化海外僑民服務工作,進而結合海內外力量,協助政府維護國家安全與永續發展。而僑教為中華民國僑務工作最重要工作項目之一,僑教是海外僑胞與台灣聯繫的重要管道,不僅是各地橋社發展之基石,也是促成中華文化資源薪火相傳之原動力。    

傳統上透過海外僑教中心及僑校,對廣大華僑子弟推廣中文教學已有宏效,惟新世代之青少年,以及對中華文化經常欲一窺究竟之國際人士,皆在數位科技環境中成長、工作、或生活。隨著數位科技的突飛猛進,海外華語文教學進入一個資訊更多、變動更快、觀念更複雜的前景。數位科技社群網路的出現,更為海外華語文教學的發展帶來新的思考方向。因此如何全面推動華語文數位化教學機制成了當急之務。為因應雲端學習趨勢並應用於數位僑教,僑務委員會持續於「全球華文網」建置充實「雲端學校」 、「資源共享平臺」、「電子書城」等功能,並完成「行動版網站」建置及「電子書城」APP 行動化應用軟體開發。然而,新世代數位科技的到來則向華語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本篇論文主要探討中文學校老師必須具備相當程度之數位教學能力與數位技能養成,才能將自己提昇為數位科技世代的新教師。海外華語文教學不再是單純用傳統的方法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而應該採用新的社群數位科技,建構行動智慧教室、開啟華語文教學體質轉型。隨著數位科技的進化,華語教師必備的視野與知識也跟著增加了,其中重要性日增的一項就是數位素養(digital literacy)。華語教師應當循序漸進地開啟華語文教學新視野,了解傳統與數位的整合,與建立數位課程設計的整合能力,包含iPad在華語文教學上的應用、Google Drive的功能、雲端資源如何與iPad搭配使用及實用的中文APP應用等。本篇論文旨在分享作者長期參與華語文數位僑教工作的觀察,探討新時代中文學校教師應具備的十項重要科技視野與數位素養,以提供海外教師華語之參考。

開創雲端時代華語文教學的藍海策略

為因應全球化時代瞬息萬變的挑戰,現階段台灣的華語教學工作必須力求創新、與時俱進,以雲端時代的藍海策略來拓展全球夥伴關係:「藍海」華語教學策略的內涵在於跳脫與中國「零和」競爭的迷思,發掘台灣特有優勢,形塑我華語教學市場的「藍海」空間。僑務委員會應持續針對如何運用台灣特有優勢,如台灣擁有的數位雲端科技、多元文化、及自由民主等強項,防止華語學習市場被中國完全佔有,進而發展台灣與各國合作的最佳模式。換句話說,僑務委員會應找出雲端時代台灣華語教學的藍海策略,也就是要找出別人無法跟台灣競爭的市場,也就是思考規劃有效應用數位雲端教學科技,與台灣華語師資培訓機構合作,辦理新世代華語數位教學師資培訓課程,提供優秀之華語數位學習師資做為業者之後盾。並與台灣華語廠商合作,辦理華語經營管理及行銷人才培訓課程,及研討會以培育產業經營全球市場所需華語教學經營管理及行銷人才。  

台灣在華語教學市場上的優勢就是:教師教學技巧、敬業教學態度,以及正體字傳承等。僑務委員會要據此發揮數位雲端教學優勢之新世代華語數位學習師資培訓課程,以及雲端時代所需華語文經營管理及行銷人才培訓課程。僑務委員會在推動台灣數位雲端華語教學機制工作層面上力求「創新、變革」,在執行層面上秉持「務實、效率」,才能提供僑校優質服務,全面提昇僑教效能,確保僑教施政在海外競爭優勢。全球掀起一片中文熱,中國投入驚人資源,強勢競爭,台灣經驗與價值,貼近歐美自由民主國家的主流價值觀,這是台灣在全球華語教學市場上的競爭優勢。面對現階段全球數位雲端華語教育的發展,我們要如何定位自己?我們的優勢又在哪裡?本論文旨在介紹新階段開創全球華語文教學藍海策略,期待能匯聚出雲端時代華語文數位教學新視界。

歷史不應被遺忘 ─ 寫在抗戰勝利70週年

對日抗戰係中華民國禦侮戰爭史上戰役最長、戰區最廣、參與人數最多及犧牲最大的戰役,總計犧牲300餘萬國軍官兵及2,000餘萬平民;對我國而言,實為一場艱苦、慘烈且殘酷的戰爭。今年為抗戰勝利70周年,兩岸政府應考慮共同舉辦系列紀念活動,盛大紀念抗戰勝利,以彰顯該段歷史對兩岸人民與海外僑胞的重要性。   Continue reading »

愛到最高點,心中有國旗

國旗原本只是象徵意義的政治符號,但政治符號除了具有客觀性的外延意義外,更重要的是帶有主觀性的內涵意義。外延意義是指用國旗來表徵一個國家的象徵。而內涵意義之所以具有主觀性的情感作用,是指當我們一看到這面國旗時,就可以直接想到由孫中山先生領導革命推翻滿清政府所創建的中華民國。因此,對於千千萬萬海外的遊子來說,中華民國國旗當然代表中華民國。      

1978年12月15日夜,美國卡特總統宣佈與中華民國毀約斷交,第二天一大清早,全美各地中華民國領事館等機構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就統統不見了,看在海外遊子的眼裡,那時內心的隱痛和激動無以復加。在中美斷交的那個年底,全美各大城市都舉行了支援中華民國的僑眾大會和遊行。在升國旗、唱國歌的時候,許多同胞都淚流滿面。三十多年來,從加州落杉磯到美京華府,每年都參加雙十國慶升旗典禮。每次當高唱中華民國國歌,看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徐徐上升時,我心中總會產生一股激情願望,希望這幅國旗能在世局蜩螗的環境中繼續飄揚。   Continue reading »

王福權投書 美應售台先進戰機

中華民國僑務諮詢委員王福權今天投書「國會山莊報」指出,中國大陸向俄羅斯軍購將影響台海空防情勢,美國應同意對台出售先進戰機,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期間關注台灣議題。

中國大陸與俄羅斯媒體報導,俄羅斯將於年底或明年初,對中國大陸出售24架Su-35戰機與S-400第3代地對空飛彈系統;王福權指出,無論交易何時完成,都將影響台灣,S-400飛彈射程可達400公里,大陸可進一步掌握台海制空權,戰力深入南海區域。

王福權認為,大陸的軍購計畫將使防空網壟罩台海,對台灣的戰略情勢極為不利,台灣的戰機群老舊,145架F-16A/B型戰機將陸續進入升級階段,美方對台灣的安全措施並未跟上腳步,華府應改變和台方溝通的品質與深化交流。

因應大陸戰力升級,王福權表示,美方應對台出售短距起降與快速爬升的戰鬥機種,五角大廈研究也指F-35符合台灣的需要;美國根據台灣關係法,有義務提供台灣必要防衛性武器,台灣依法有權提出需求,同意出售也符合美國的政策。

王福權分析,台灣缺乏新型戰機,即使飛行員能力遠高於解放軍,在空中也難以掌握優勢,空中戰力是現代軍事行動中最重要的一環,對防禦台灣更至關重要,中華民國空軍必須維持高性能裝備,才能迎戰解放軍的挑戰,美方在西太平洋防禦體系中不能有漏洞。

多項證據顯示,美國對台軍售嚇阻中方動武的可能性,使台海局勢更穩定,台灣將無懼中共武力恫嚇,更有信心進行交流。

王福權指出,台灣擁有空防能力阻止共機侵入,才能降低台海衝突的機會,提升區域安全穩定,並維護美國在亞洲的利益。

王福權呼籲美國總統歐巴馬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會議期間,應重視台灣議題,解放軍空優擴大影響台海,絕非美方所樂見。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10170110-1.aspx

 

風起雲湧的年代 沒有英雄的歲月

1.  楔子   
六四天安門民主運動今年將屆二十五周年。在過去這二十五年當中,海外僑胞仍然可以看到中國民主運動的載沉載浮。回想二十五年前那場驚天動地、吸引全世界目光的血腥事件,不禁產生一種幽幽恍惚又微微心痛的感覺。我們彷彿墜入了沉寂的時光隧道,往後退到1989年學運風潮下哭泣的天安門廣場;退到二十五年前在抗議聲中沸騰的全美各地中國城。那真是一個令全球華人震驚憤怒的悲痛年代。   Continue reading »

旅美僑胞願意全力動員幫助推動台灣加入TPP

馬英九總統日前宣布委請前副總統蕭萬長成立民間推動委員會,邀請在野黨和工商團體參與,凝聚共識。對於國內「民間推動委員會」的成立,馬總統已經出面肯定,宣稱加入TPP和RCEP是「攸關台灣經濟生死」的大事。但只靠政府力量是不夠的,必須透過海外僑界力量,讓相關事務能夠順利推展。    

旅美僑胞將積極響應國府的號召,群策群力,凝聚共識推動並促成台灣參與TPP。旅美僑胞將會是幫助我國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著力點,讓原屬政府部門的國際事務轉化為全僑參與的運動。如果旅美僑胞真要達成結合全美僑界力量、凝聚僑界共識,協助國際參與的目標,我認為下面幾個面向需要特別關注,否則在複雜的海內外政經環境之下,應極力避免最後淪為「雷聲大,雨點小」而辜負政府及全美僑界衷心期待。        

  • 首先,是和政府部會及駐外單位之間的合作與分工,必須清晰且務實。由於旅美僑胞是一個僑界力量,因此有些不宜由政府出面的工作可以由它來進行;但相反地,有些理應由駐外單位負責的事務,也不宜由該組織去攬事。  
  • 其次,延攬在此領域有所專精的僑界人士,必須超越黨派地實際參與,方能展現其代表性、公信力與影響力。關於此項,確為今日僑界最最困難的挑戰之一。但是,缺乏具有份量的僑界人士參與的組織,卻又無法獲得僑界普遍的認同。因此,除非這個組織能夠擴大參與,爭取到僑界各黨各派具代表性,且又在此領域具有專業的僑界人士參與,否則要凝聚僑界共識,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第三,旅美僑胞涵蓋的範圍,應足以應付國際參與所需的各種面向。要協助駐外單位做好參與區域經濟整合,這個組織須擁有至少四方面的能量,包括(1)全美僑界社團重要人士,才能有效溝通政府部會及駐外單位和僑界;(2)全美各地台商會的支持,才能獲得足夠資源,並提供諮商的需求建議;(3)學界菁英,才能獲得獨到的諮商研究;(4)美國國會及智庫網絡,才能爭取美國朝野友人的適時支持。    
  • 最後,旅美僑胞力量的運作資源必須充裕。在美國僑界,這一點通常非常難以突破。除非擁有足夠的資源,否則進行美國遊說、諮商研究等都將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相信以旅美僑胞的人脈、聲望、和僑界連結,應該可以突破這項限制。    

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是一件複雜無比之事,需充分結合全美僑界力量,才能有效凝聚僑界各方共識妥善成事。所以請把您寶貴的構想帶來籌備會,和籌備會成員共同分享與討論。

僑務公眾外交軟實力理念和價值的傳達

前言 

隨著全球化時代來臨,國際局勢、美中台關係與兩岸關係亦展開新頁,僑務委員會需要全力彙集以往的知識經驗,盤整布局,並結合僑學界的人脈與專業,建構具備前瞻性的僑務公眾外交,以締造僑務新猷。公眾外交近年來已經成為外交領域的新潮流,透過全球僑務網絡匯聚僑胞力量,並藉由理念認同鞏固僑心及凝聚友我力量,建立有機連結,進而推動僑務公眾外交,共創國家發展。僑務公眾外交無顏色、黨派之分,在共同追求台灣永續發展的大前提下,海外僑團應屏除黨派成見、不分新舊,大家共享資源、相互合作,推動僑務公眾外交。本文建議僑務委員會善用海外僑胞的綜合力量,藉以凝聚共識,來推動僑務公眾外交,為台灣爭取海外力量,爭取更多美國朝野支持,提升我國的國家利益,進而支持台灣永續發展。

再唱風雲年代的戰歌

去年四月以來日本右翼政客刻意挑起釣魚台購島風波,現在又激化日本民族主義氣燄並大肆宣揚日本軍國主義思想復甦與蔓延;接著美國聯邦參議院會議於2012年底通過在新年度「國防授權法案」中加入補充條款,規定美國對日防衛義務的《美日安保條約》中第五條適用於釣魚台,這將助長日本右翼政客氣焰,縱容其繼續挑釁建立在二戰勝利果實基礎上的國際秩序;尤其是日本在去年底的眾議院選舉選出一個極右派政府,那更證明櫻花又紅了,日本軍國主義又將死灰復燃。這一連串釣魚島問題上的鬧劇終於讓隱忍許久的海外僑胞又憤怒了。 Continue reading »

海外推展公眾外交工作的探討

摘要

長期以來,中華民國外交遭受中共杯葛、破壞與打壓、無法參與重要國際活動或參與國際議程的設定,因此處境相當艱難。自馬英九總統上任後調整外交政策方向,「活路外交」也就是務實路線, 爭取到更多的國際空間。我國外交當局常以活潑、開放、多元的民間文化力量突破外交困境,並爭取國家的最大利益。這些看似非官方的國際交往,多數是政府積極推動的,但也有些是海外各地僑團自動自發的。由僑界人士推動的、以爭取國際輿論友好與支持的,即是「公眾外交」的內涵。僑界所依靠的,是以各僑居地台灣鄉親的豐富人脈以及長期的在地化耕耘,動員僑界豐富的軟實力作為基礎,其成就輝煌,不但彌補了正式邦誼的不足,且擦亮了台灣的招牌,讓世界看到了台灣的存在。本文先說明現階段台美外交關係的情勢發展,再從一、公眾外交的內涵與主軸;二、推動公眾外交的成功要素;三、站在國際社會第一線擴展台美外交;來探討在海外協助推展公眾外交工作的挑戰與前景。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