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住在Oakland是為了孩子上學前的Campus Tour。住進旅館的時候﹐天色已經昏黑﹐約莫下午六點的光景﹐街上已經看不到行人。我們住在一個老式的旅館﹐走路到Chinatown不過才三分鐘的時間。隔天搭乘BART出去一整天﹐回來又是昏黑﹐路上鮮少行人﹐尤其晚飯以後﹐路上除了少許黑人﹐好像也看不到什麼其他人種。感覺這個中國城有點落漠﹐一點生氣都沒有﹐除了少數的餐館﹐其他小店和超級市場都搞不清楚是休息了還是歇業。
這次去Oakland﹐我們決定好好看看這個城市的環境。因為孩子的學校有交通車可以到達﹐如果熟悉這個城市﹐對孩子未來四年生活上的需求﹐就能夠減少很多麻煩。
星期五到達以後﹐我們就把孩子接到旅店。這是旅店在中國城新的主街上。隔天(星期六)起床往外看﹐早晨七點:30分已經開始早市﹐人群大約在一個小時以後湧入中國城。這天在新大樓的主要餐廳宴請朋友(中秋節)。所以﹐一早我就到街上溜達走遍中國城的大街小巷。看一家家的餐館和小雜貨舖開門做生意﹐隨著人群的湧入﹐感覺整個城市活了起來。茶餐廳﹐新鮮餅家的生意特別忙。
不知道為什麼﹐這裡的蔬菜水果特別多﹐而且價錢也比洛杉磯便宜。在美國除了在Flashing, NY看過這種盛況﹐好象在其他中國城還沒看見。老實說﹐我還特別喜歡這種市集的感覺。星期六大概是一個星期裡面最忙碌的日子吧﹗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的車輛﹐加上特別的對角線十字路口。在這裡過街要特別小心﹐因為人要看人的號誌走路﹐車要看車的號誌﹐十分有趣。
當天午飯後﹐與友人一起逛街﹐他們要購買海鮮準備招待一對老夫婦到他們家過節﹐他說這裡的海產特別新鮮﹐進到小型的超級商店﹐裡面一應俱全﹐小從南北雜貨﹐大到活水海鮮和生鮮豬肉﹐每家店舖都擠滿了人﹐就看小店舖裡面的豬肉臺子上有一疊全豬﹐沒一會功夫就賣光了(嘆為觀止)。下午﹐拉著讀書都快讀成書呆子的兒子去逛逛(美國這裡的大學部﹐讀書特別辛苦)﹐看看市場和街道店舖。買一些水果在旅店裡面享用。
星期天的早晨。依舊清晨7:30出門﹐路上沒有多少閑人﹐有的只是幾部“發財車”準備接送旅客去賭場發財﹐不知道是否約好了的﹐就在發財車出發以後﹐商店才又活絡起來﹐這個時候已經十點了。找了一家早餐店﹐享用早餐﹐這裡的茶餐廳特別多﹐連早餐都有早茶吃。進去小店以後﹐裡面的客人好象都成了一家人﹐真熱情﹐知道我從洛杉磯來的﹐介紹我一定得喝粥﹐早點還可以要兩份點心(Dim Sun) ﹐在涼涼的灣區﹐這樣的早點﹐特別溫暖舒服﹐才花費 $3.50。帶了兩份回旅店給還在睡覺的父子倆﹐再下樓買新鮮出爐的餅。回程還帶了一大盒棗泥餅﹑老婆餅﹑咖哩餃和鮮雞包呢﹗
17日小兒獨自到Oakland點餐﹐我們在洛杉磯為他的獨立邁進一步歡呼鼓舞。就像前幾天小鳥們開始自己啄食一樣﹐為造物者的奇妙大能讚嘆不已﹗這大概和我與外子都曾經是老師有關係吧(職業病乎﹖)﹗特別能夠被小小進步感動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