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則網路報導,使用倉頡輸入法對影像的敏感度來得比較高。
印象中是大二吧,國文系有門「電腦與國文教學」課程,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學會倉頡輸入法。也因為那門課,讓我的打字速度從一指神功的20多個字躍增到現在的,嗯,快起來應該破百吧。現在想想,沒錯,用倉頡輸入法來輸入中文的確有幾種好處:
1.不會有拼音輸入法字打久了就不會寫字的問題。倉頡打出字來的第一關就是:知道字該怎麼寫,會寫才會拆。相信使用拆字輸入法的老師們,應該都會有同感吧?
2.看到字即使唸不出來,照打不誤!對一個差點成為國文老師的中文人來說,如果有字唸不出來,簡直污辱了專業。因此,字一打出來,馬上可以到教育部的字典網站查詢該字的讀法,一舉數得。
3.由於倉頡沒有版權問題,因此各家輸入法幾乎都會提供倉頡供使用。例如我常用的自然、新酷音甚至於雅虎輸入法,都可以直接享受各家產品的好處。
4. 沒有注音文的問題。倒是如何打出注音文還真是個問題呢!
各位母語人士,倉頡真的是一個方便好用的輸入法。學後不會因為常打字而忘了字怎麼寫,還可以提高對文字影像的敏感度。根據我個人的學習經驗,大概一個禮拜可以熟背字碼,一個月可以開始盲打。到了現在,打字完全不需要思考拆字的原則,幾乎都是靠直覺反應。心動了嗎?倉頡真的是種不錯的輸入法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