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這個字哪裡像顏色了哩?
也看不出來與「土地」有什麼關連呀!
我有一個超級大膽的假設~
橙色~
有時候會好奇,
彩虹七色中,為何不是用「橘」色?
我曾注意過,
已上市的橘子,
會因成熟度而有色澤上的變化;
(整粒綠油油的,也有)
而「橙」的顏色,
則每粒都是黃中微紅,從未見過駁雜之色。
──是這個關係嗎?
(雖然,這不是討論的重點;但真的很好奇~)
漢字教學
建立學習者對漢字的親切感
──大家一起來造字,揣摩古人造字時的思維
1.挑選象形字(如:手)
1.1.請學習者畫出某「物」的輪廓,
1.2.再提供該字的「甲→金→篆→楷」演變過程;
(可先安裝「中央研究院 文獻處理實驗室」提供的
「漢字構形資料庫2.65版光碟」 http://cdp.sinica.edu.tw/index.html)
1.3.票選學習者的作品──與演變過程中任一字體接近者,
或同學們認為最能有效表達該字字意者,為優勝。
2.挑選會意字
2.1.請學習者結合2個以上的獨體字,
以表達某個意思…
(如「及:到,趕得上。」
甲骨文是左側為「人」,右側為「手」,
以「手」觸及某「人」來會意。)
2.2.再提供該字的「甲→金→篆→楷」演變過程。
2.3.可講述古代名人造字的例子:
武「曌」(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
因覺本名武媚娘不甚合宜,
故自己造了「日」「月」當「空」,讀音為ㄓㄠˋ的會意字)
3.挑選指事字(如:上、下、刃)
3.1.請學習者以某字為基礎,
透過增、減筆畫、變化筆畫方向,
來表達「上、下、刃、閂」的意思…
3.2.再提供該字的「甲→金→篆→楷」演變過程。
4.挑選形聲字(如:爸、媽、圈)
4.1.請學習者為「圈」這個意思,
尋找「一個表達意義的字、一個表達聲音的字」,
並結合起來…
4.2.再提供該字的「甲→金→篆→楷」演變過程。
(形聲字,多為後起字,故少見於「甲、金」文。)
4.3.可講述現代人造字的例子,
如:父母為子女命名時,為了配合五行等等,
而自行加上某些偏旁。
建議:
1.此系列教學內容,依學習者的程度,
可穿插在課程中出現「適當的字例」時;
並不適合單獨設計為一個教學單元。
2.漢字的固有特色為「形音意」一體;
即使為了某種教學目標,亦需避免學習者誤解。
例如:將「書」字放進「囗」裡面,以表達「圖書館」之意;
但此「形」有「意」無「音」,仍不是一個「漢字」。
只是類似交通號誌,
在紅圈中寫一「停」字,加上一「\」,
表達「禁止停車」之意──有形、意;無音──非「漢字」。
homework : write pin-yin
" title="http://www.youtube.com/v/">" class="ltVideoYouTube" />
" title="http://www.youtube.com/v/">" class="ltVideoYouTube" />
" title="http://www.youtube.com/v/">" class="ltVideoYouTu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