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問的十件事:
when we want to know a foreign student.doc
那你呢?
哈!好玩,這是遼介要求的課程,
我要怎麼教遼介讀新聞呢?
還得等見面才能討論。
後記:
啊~~(現在,每個人都喜歡學大淳「啊~~」)
就是說明文句的意思、文字的發音啦!
唉~
It's so hard to explain but very funny!
小學的時候,學習37個注音符號,
辛不辛苦?真的忘記了!
但學58個漢語拼音的時候,老覺得「卡卡」的。
明明就是一樣的咚咚,何以差這麼多個?
原來呀~「聲母」部分,兩系統的數量是一樣的:21個,
「韻母」部分,
注音符號先學16個「非結合韻母」,
將22個「結合韻母」安排在「聲韻調拼合」時才接觸;
算是分成兩階段學習。
而漢拼則把「結合韻母+非結合韻母=35個」,
放在一起,得一次性、全部學習。
(另又有2個屬於介音的符號,
似乎無所歸依;這是我最質疑漢語拼音的地方。)
不管學理怎麼辯論,對初學者言:
「負擔少,仍然有效」就是王道!對吧~
所以,我認為學漢拼時,也一樣:
先學16個「非結合韻母」的漢拼符號,
並注意幾個變音現象,
然後,就可以「配合表格」用「連連看」的方式,
將漢拼的20個「結合韻母」填進表格裡,
練習個3~5回,多半能記得8~9成囉!
總之,不必背那些多出來的20個韻母!
(若已經熟悉「注音符號」,另有「注音、拼音」對照表,
可更快上手。)
漢字教學
建立學習者對漢字的親切感
──大家一起來造字,揣摩古人造字時的思維
1.挑選象形字(如:手)
1.1.請學習者畫出某「物」的輪廓,
1.2.再提供該字的「甲→金→篆→楷」演變過程;
(可先安裝「中央研究院 文獻處理實驗室」提供的
「漢字構形資料庫2.65版光碟」 http://cdp.sinica.edu.tw/index.html)
1.3.票選學習者的作品──與演變過程中任一字體接近者,
或同學們認為最能有效表達該字字意者,為優勝。
2.挑選會意字
2.1.請學習者結合2個以上的獨體字,
以表達某個意思…
(如「及:到,趕得上。」
甲骨文是左側為「人」,右側為「手」,
以「手」觸及某「人」來會意。)
2.2.再提供該字的「甲→金→篆→楷」演變過程。
2.3.可講述古代名人造字的例子:
武「曌」(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
因覺本名武媚娘不甚合宜,
故自己造了「日」「月」當「空」,讀音為ㄓㄠˋ的會意字)
3.挑選指事字(如:上、下、刃)
3.1.請學習者以某字為基礎,
透過增、減筆畫、變化筆畫方向,
來表達「上、下、刃、閂」的意思…
3.2.再提供該字的「甲→金→篆→楷」演變過程。
4.挑選形聲字(如:爸、媽、圈)
4.1.請學習者為「圈」這個意思,
尋找「一個表達意義的字、一個表達聲音的字」,
並結合起來…
4.2.再提供該字的「甲→金→篆→楷」演變過程。
(形聲字,多為後起字,故少見於「甲、金」文。)
4.3.可講述現代人造字的例子,
如:父母為子女命名時,為了配合五行等等,
而自行加上某些偏旁。
建議:
1.此系列教學內容,依學習者的程度,
可穿插在課程中出現「適當的字例」時;
並不適合單獨設計為一個教學單元。
2.漢字的固有特色為「形音意」一體;
即使為了某種教學目標,亦需避免學習者誤解。
例如:將「書」字放進「囗」裡面,以表達「圖書館」之意;
但此「形」有「意」無「音」,仍不是一個「漢字」。
只是類似交通號誌,
在紅圈中寫一「停」字,加上一「\」,
表達「禁止停車」之意──有形、意;無音──非「漢字」。
一、此圖解,適用一般的IE瀏覽器。
二、在教師部落格中,若還沒有存圖片檔者,
請先參考「用firefox在華文論壇貼圖,圖解。」一文
三、已存有圖檔者:登入→會員中心→右側欄位「管理」
四、圖解
感謝yusheng老師
wang291老師 繼續閱讀
我學會在部落格貼圖後,
想在論壇裡貼圖,
卻碰得滿頭包。
而且發現需改用firefox瀏覽器,
才能順利在論壇貼圖。
若有先進可以提供「用IE瀏覽器便能在論壇貼圖」的方法,
一定請您幫幫大家的忙!
(回應yusheng 老師在「論壇」裡提供的方法)
雖說粉艱難──對我們這種網路小朋友,
但就是還小,就得付出才有成長嚕!
即使也還沒長好~
最初是看到chihfangma的留言,真是心有戚戚焉!
自己也很想學,
於是就像隻無頭蒼蠅般到處請教。
而今,摸索出一些門道來了。
直接看圖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