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冲破大风雪,我们坐在雪橇上,
快奔驰过田野,我们欢笑又歌唱,
马儿铃声响叮当,令人精神多欢畅,
我们今晚滑雪真快乐,
把滑雪歌儿唱,
||:嘿 叮叮当,叮叮当,
铃儿响叮当,
今晚滑雪多快乐,
我们坐在雪橇上。: ||
小白兔乖乖
注音符號
台灣人正在使用的「ㄅㄆㄇㄈ」是什麼文字?
2018-01-09 由 非常日報 發表于文化
台灣人打字是不用漢音拼音的,而是用ㄅㄆㄇㄈ。很多人第一眼看都會認為這是日文。
說到日語,日語中除了一些我們能看得懂的漢字之外,還有一種叫做「假名」的字母,分為平假名和片假名,認為這樣的符號是日語的人應該是把它當片假名了,但事實上它叫做「注音符號」。看起來很像,但它其實和漢語拼音一模一樣,只是前者是用「符號」,後者是用英文字母。例如ㄅ就是b,ㄆ就是p,ㄇ就是m,ㄈ就是f……全都都有對應的。差別就如此而己,和什麼日本阿拉伯韓國甚至閩南都沒什麼關係。
「ㄅㄆㄇㄈ」是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頒行的,但漢語拼音則是1958年才制定的。現在八零九零後的朋友當然莫明其妙,但五零前的長輩們肯定會發出會心的微笑。注音符號一共有37個,分別是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ㄗㄘㄙㄧㄨㄩ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還有分五種聲調。一聲二聲三聲四聲和輕聲。
例如斷崖的「崖」,注音就會是「ㄧㄞˊ」。大陸喜歡橫著寫,在台灣都只會豎著寫,也就是上面是「ㄧ」,下面是「ㄞ」,然後在右邊偏中間注個「ˊ」,表示這是四聲。如果是漢語拼音的話,就是注成ya。
注音符號的前身來自於章太炎發明的記音字母,它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類似日文中的假名,事實上就是假名給予章太炎靈感的。日語假名恰好也來自於漢字的草書和楷書,取出符合聲音的漢字的一部分簡化而來。兩者可說是同源。「注音」二字意謂註譯漢字的發音。清末時期的「切音字」到了中華民國初年公布時,名稱變成「注音字母」的原因,據吳稚暉的解釋,是由於讀音統一會,要避開造字的嫌疑,表示此一方案是專門為了「註譯讀音」而設計。
1906年6月之後,章太炎第3次避難日本。他成為當時日本同盟會的機關報《民報》的主編。章太炎模仿日語假名文字,以「簡化偏旁」的辦法,利用漢字小篆的結構,創造一套記音字母。在1908年6月10日出版的《民報》第21號,刊登了章太炎的《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一文,文中發表他創造的36個紐文(聲母),22個韻文(韻母),即為今日注音符號的前身。
1913年2月,讀音統一會在北京召開,讀音統一會選用的注音字母並不是全用章譜,而是作了斟酌修改:如這些字母楷寫後筆畫和通行楷書一樣,則字母有與漢字形體相混之虞,便另換一個古字。最終,從章太炎方案中選取15個字母,再改造部分漢字得出23個字母,另外造一字母「」,共計39個。而這套注音符號直到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才正式頒行。
注音符號並不是最早的漢字拼讀系統,在它前面有威氏拼音、郵政式拼音等,但它獨樹一幟,因為其它系統,包括現在使用的漢語拼音,使用的都是拉丁字母,惟它採用類似日語片假名的設計,在表音的同時不丟掉漢字傳統。同時它首創了用符號表示聲調的方法,這後來被漢語拼音吸收。
這是一套漢字拼讀系統,用來給漢字注音。它也算是一種表音文字,即它本身只表示讀音而沒有具體意思。漢語拼音也是如此。至於哪一種拼音方式更好用,就青菜豆腐各有所愛了,大陸肯定覺得經過改良的好,但台灣也認為謹遵古法的才實用。
直到現在,注音符號還是台灣主要使用的注音方法。大家如果注意台灣歌手的一些MV,如周杰倫的《反方向的鐘》,裡面就有注音符號。而中國大陸從1958年推行漢語拼音後就停止使用了,只在字典中保留。
贏
祝你生日快樂 (Happy birthday to you)
祝你生日快樂
Zhù nǐ shēng rì kuài lè
報馬仔
Ryerson~ 春晓
http://blog2.huayuworld.org/lindalin/wp-content/uploads/sites/305/2019/04/春曉.swf
Ryerson~ 数字成语(三)
1.一鼓作气 yì gǔ zuò qì
get something done in one vigorous effort
<释>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
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例>同学们!且让我们一鼓作气攻上山顶。
2.一知半解 yì zhī bàn jiě
incomplete comprehension
<释>形容知道得不多,理解得不深。
<例>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只是一知半解,
不求甚解。
3.一鸣惊人 yì míng jīng rén
surprise the people with one’s first success
<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
的成绩。
<例>他平时不太喜欢说话,谁知他第一次参加
说故事比赛却得到冠军,真是一鸣惊人。
4.两败俱伤 liǎng bài jù shāng
both sides suffer
<释>比喻因斗争,双方都受伤害。
<例>我劝你们说和吧!免得两败俱伤。
5.进退两难 jìn tuì liǎng nán
neither able to advance nor retreat
<释>进和退都有困难。形容处于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困境之中。
<例>你真叫我有点进退两难。
6.三思而行 sān sī ér xíng
look before you leap
<释>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指做事慎重。
<例>这件事太重要了,你必须三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