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秋楓又紅 秋去留殘夢
我心付諸於流水 恰似落葉仍飄零
轉眼之間 白雪遮晴空 寒風襲嚴冬
莫待櫻花盛開春來 再踏雪尋芳蹤 :||
轉眼之間 白雪遮晴空 寒風襲嚴冬
莫待櫻花盛開春來 再踏雪尋芳蹤
萬聖節
學習對象: 對節日有興趣,已有中文基礎之12歲以上學習者
【準備週】
每當萬聖節到來,孩子們都會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粧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著一盞“傑克燈”挨家挨戶,向大人們索節日的禮物。
萬聖節最廣為人知的象徵正是這兩樣——奇異的“傑克燈”和“不給糖就搗蛋”的惡作劇。
學習目標:
1.知道何時是萬聖節。
2.明白Halloween這個字怎麼來。
3.能依生字之筆順寫生字。
4.了解文章生詞意思。
讓我們一起進入有趣的萬聖節教室。現在請觀賞這部影片:
影片來源: http://www.ccboy.com.tw/kid/learn/k0000/e/ha.swf
◎什麼時候是萬聖節呢?
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傳統的“鬼節”---萬聖節。10月31日是萬聖節前夕,通常叫做萬聖節前夜。相當於我們的中元鬼節。
所有的鬼魂、巫婆以及死去的鬼魂都將在萬聖節傍晚時出來。不過這一天的氣氛卻不像它的名稱那樣讓人覺得“毛骨悚然”。
◎Halloween是什麼意思呢?
「萬聖節」被叫做“All Hallow E‘en”、“The Eve of All Hallows”、“Hallow e’en”,或者“The eve of All Saintas‘Day”。最終演變成了“Halloween”,中文意譯”萬聖節之夜”。
萬聖節之夜是萬聖節宗教節日(11月1日)的前一天,也是基督徒思念死去的家人和朋友的日子,他們做禮拜和到墓前追思。
【主題 二】
學習目標:
1.知道萬聖節怎麼來的。
2.聽懂文章之內容。
3.能將生詞卡依序排成句子。
4.會說出文章之內容。
◎你們知道萬聖節是怎麼來的嗎?
關於萬聖節的由來,傳說的版本眾多,有一說法是:
在基督誕生前的古西歐國家,主要包括愛爾蘭、蘇格蘭和威爾士。這幾處的古西歐人叫凱爾特人。
凱爾特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
新年前夜,凱爾特人讓年輕人集隊,戴著各種怪異面具,拎著刻好的蘿蔔燈(南瓜燈是後期習俗),他們遊走於村落間;
在當時其實也是一種秋收後的慶典;
但也有人稱它為"鬼節",因為傳說死去的人,他的靈魂會在萬聖節的前夜造訪人世,人們為了讓前來造訪的鬼魂看到圓滿的收成,同時對鬼魂呈現出豐盛的款待,所以準備充足火光,替鬼魂照亮路線,引導其回歸。
另一說法是:
古代的愛爾蘭和蘇格蘭一帶的人民害怕萬聖節的來臨,自己的身體被死去的的鬼魂佔據,他們想要把鬼魂嚇走,所以他們在臉上繪上圖案、把奇裝異服穿在外面,然後,在南瓜上刻著可怕的臉孔,並且把蠟燭放在南瓜裡面。
在10月31日這一天,鬼魂會回來,他們用火把和舉行慶典來嚇跑鬼魂。
萬聖節這種習俗經由愛爾蘭移民帶至美國。
◎希望影片中的服飾&南瓜造型,能讓下一單元大家在實際雕刻南瓜&服飾裝扮時有更酷的點子。
【主題 三】南瓜燈之傳說 & 製作
學習目標:
1.知道什麼是傑克燈。
2.明白南瓜燈之傳說故事。
3.能做生詞和圖片之配對。
4.會說出如何製作南瓜燈。
看完這段影片,是不是迫不及待想要開始雕刻南瓜?
◎在我們雕刻南瓜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傑克燈?
傑克燈至少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人們挖空了南瓜,刻上鬼臉,點上燭火,用以驅散鬼魂;
另一種說法是鬼魂點上燭火,試圖騙取人們上當,跟著鬼魂走,所以人們就在南瓜表面刻上一個嘲諷的臉面,用以調笑鬼魂:”哼!傻瓜才會上你的當。”
傳說發明南瓜燈的人是一位愛爾蘭人,名叫Jack,所以人們又將鬼臉南瓜燈叫做Jack-O'-Lantern。
◎知道傑克是什麼人嗎?
這是一則趣味的愛爾蘭的民間傳說。
據說有一個名叫傑克的酒鬼,他有一天邀請惡靈來一起喝酒,但喝完後卻沒錢付帳,他就設計要惡靈變成六便士 ( six pennies ) 來付酒錢,可是傑克又沒拿它來付錢,反而用一條銀紙鎮住惡靈讓它出不來。
惡靈苦苦哀求傑克放他出來,並答應不來嚇他、騷擾他,於是傑克就讓它出來,到了第二年萬聖節,惡靈又與傑克達成協議,答應這一年不會來騷擾傑克,但沒過多久傑克就過世了,這時天堂拒絕收容他,傑克只好到地獄報到,可是因為惡靈已經答應他這一年不騷擾他,所以也無法收容傑克。天堂地獄都去不得,傑克怎麼辦呢?而且路實在是太黑了,傑克也找不出路離開,這時惡靈就丟給他一塊已經燒得通紅的煤炭讓他在黑暗的地獄中比較能看清楚路,傑克將這小塊煤炭灰燼放在一個打了許多洞的菜頭當中,好讓它燒久一點。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製作傑克燈。
傑克燈做法極為簡單。
將南瓜掏空,然後在外面刻上笑瞇瞇的眼睛和大嘴巴,再在瓜中插上一支蠟燭,把它點燃,人們在很遠的地方便能看到憨態可掬的笑臉。
【主題 四】
學習目標:
1.知道Trick or Treat的意思。
2.明白今日萬聖節情形。
3.能說出萬聖節活動安全注意問題。
4.會打中文字。
◎什麼叫"Trick or Treat"?
「Trick or Treat」簡單說就是「不給糖就搗蛋」。孩子們今天著裝挨家要糖的習俗,據說起源於愛爾蘭。
古西歐時候的愛爾蘭異教徒們,相信在萬聖節前夜鬼魂會群集在居家附近,並接受設宴款待。
在"宴會"結束後,村民們就自己扮成鬼魂精靈,遊走村外,引導鬼魂離開,避邪免災。
萬聖節期間,村民們也都會在屋前院後放置一些水果及其他食品,希望能餵飽鬼魂後,讓它們不會傷害人類和動物或者掠奪其他收成。後來這習俗一直延續下來,就成了孩子們取笑不慷慨之家的玩笑。
◎在萬聖節,你們學校有放假嗎?
萬聖節流傳到今天已經完全沒有了宗教迷信色彩,反而是一個孩子們的節日,更是年輕人舉辦化裝舞會的好機會,每個人可以充分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製作出最新最炫的鬼造型。
在這一天,人們用巫婆、鬼、骷顱骨架等圖案來裝飾他們的房子。所有小孩子則打扮成嚇人的模樣,去附近鄰居家玩著「不給糖就搗蛋」的活動。孩子們帶著開玩笑的心理穿戴上各種服飾和面具參加萬聖節舞會,這些舞會四週的牆上往往懸掛著用紙糊的巫婆、黑貓、鬼怪和屍骨,窗前和門口則吊著齜牙裂嘴或是面目可憎的南瓜燈籠。
學校在萬聖節是不放假的,但有時學校會舉行萬聖節晚會,讓學生有一個安全的地方過節歡慶,也有些學生們會自己主辦小型晚會;而朋友、家人間互寄賀卡祝萬聖節快樂則成為每年十月間流行的習俗。
◎在萬聖節,有興趣可以試著製作鬼屋。
https://blog2.huayuworld.org/gallery/12662/139904-%E6%8A%95%E5%BD%B1%E7%89%87%201.swf
◎雖然萬聖節的活動很有趣,但要注意安全喔!
萬聖節該注意事項:
※ 大人教育孩子們不做恐嚇性的惡作劇。
※ 大人帶孩子一起出門(一般是大人架車停在路邊,小孩去敲門討糖)。
※ 大人應該要求孩子只許去門口有節日布置的並點了燈的人家,否則不去打擾。
※ 討糖過程始終必須站在大門口等待,不許屋,討回的糖也要交大人檢查後才許吃。
※ 對接待孩子的人家,要求不給自家製作的食品和不給未包裝的食品。
【主題 五】
學習目標:
1.能介紹自己設計的costume。
2.複習 & 自我挑戰。
3.填意見調查表。
4.到線上聊天室分享萬聖節活動。
◎今年的萬聖節你打算用何造型,會比以下照片酷嗎?
http://blog2.huayuworld.org/gallery/12662/costume-blog.swf
◎你最喜歡萬聖節哪種活動?
製作南瓜燈
要糖果
進入鬼屋
打扮造型
拿Unicef,請人捐獻
◎教案內容架構圖
◎結合能力指標與課程設計的三合一的評量模式
結合能力指標與課程設計的三合一評量模式
◎生字練習
把你的倩影畫在家鄉的山頂
甜蜜的笑容定格在我心裡
深情的歌聲描繪你的美麗
只為讓你永駐我心裡
我用愛畫一個溫柔可愛的你
讓我在夢中無數次見到你
夢你的夜晚我不願醒來
只為把你畫在我心裡
畫上你的美麗
只為把你畫在我心裡
把你的倩影畫在故鄉的山間
幸福的笑容定格在我心裡
把你的溫柔畫成那小河
愛情的泉水永流我心裡
我用情畫一個俊俏可愛的你
用愛的心願描繪最愛的你
夢你的時候我不願醒來
我用一生守護著你
畫上你的美麗
我用一生守護著你
我用一生守護著你
漢字「路」的左邊是一個「足」,右邊是一個「各」——人生之路,就在我們「各」自的「足」下。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每個人都能走出一條人生之路來,但要自己走,不能指望別人。
漢字「劣」的構造很有意思:什麼是「劣」呢?「劣」就是比別人「少」出了「力」。
你比別人差,不是本質就差、生來就差,而是後天懈怠、懶惰,不肯比別人付出更多努力的結果。
漢字「舒」字,左邊是捨得的「舍」,右邊是給予的「予」,就是捨得給予的意思。所謂「舒心」,就是「捨得給予別人,自己就能收穫快樂」。
「福」,左邊是「衣」,右邊是「一口田」。古人造字時,認為一個人有衣穿有飯吃,就是「福」。
與古人比較起來,現代人的物質生活不知要豐富多少,他們普遍有衣穿有飯吃,普遍實現了溫飽;不少人還達到了小康,有的甚至大富大貴。而很多人卻是整日愁眉苦臉,一臉的不快樂。
這是因為現代人的滿足已經不再停留在有衣穿有飯吃,不再是知足常樂。他們有更多的慾望,一時得不到滿足,就會痛苦煩惱,甚至嫉妒仇視別人。
幸福,不是擁有了,而是滿足了。
地震:不能呆在家裡,
疫情;不能呆在外面。
横批:走頭無路
上聯:地震來了往外跑
下聯:疫情來了往家躲
横批: 進退兩難
現在,疫情加地震,搞得不敢睡覺了。
地震來了,都不知道是先穿褲子,還是先帶口罩
肺炎說:哥,他們都躲家裡不出來,我要怎麼傳染?
地震說:等等,我把他們都震出來。
上聯:出門怕肺炎
下聯:在家怕地震
横批:左右為難
“友情溫馨提示,請戴好口罩,
不要中了地震的調虎離山之計”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將要到來!
祝朋友們開心,健康。
https://youtube.com/watch?v=-SAnegShDbI
https://youtube.com/watch?v=O7lDx7Nyt_4
https://youtube.com/watch?v=2K9oxECJxvg
https://youtube.com/watch?v=C2TvTWdfpaU
Please click the image below to watch
1 李白家的月餅
床前明月光,有餅沒包裝。
舉頭望明月。低頭聞餅香!
2 杜甫家的月餅
細草微風岸,今年送禮多。
何物能擺闊?月餅最出色!
3 柳宗元家的月餅
無權鳥飛絕,沒錢人蹤滅。
品餅蓑笠翁,獨過中秋節!
4 蘇軾家的月餅
明月幾時有?舉餅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月餅賣多錢?
5 徐志摩家的月餅
悄悄的我收了,正如你悄悄的送,
我揮一揮衣袖,來年你還送不送!
6 瓊瑤家的月餅
我有一塊月餅,不知與誰能共?
多少秘密在其中,送餅之人能懂。
餅外情深義重,餅內目的重重。
迎來送往懼無蹤,徒留一簾幽夢!
農曆七月十五日是我國民間的重要節慶。在古代,民間在這一天以剛收成的新穀祭拜祖先,而道教的「中元節」,及佛教的「盂蘭盆節」也在同一天,又相傳農曆七月是鬼月,在這個月當中,「好兄弟」們都會來到來人間受人祭拜,由種種的由來融合成今日的「中元普渡」。
一、道教的說法︰
「中元節」原來是道教的說法,農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是天官賜人升官、發財的賜福日;十月十五日為「下元」,是水官解厄日,解厄是什麼?像車禍、生病、破財都是厄;解厄即成天求神拜佛,解運免除禍害。七月十五日為「中元」,是地官赦罪日,地官大帝在這一天來到凡間,考察眾人,分別善惡,因此在這天,民間都有祭祀地官大帝的儀式,而這一天也是一般人家祭拜祖先,祈求祖先庇福的日子。這是中元節成為民俗節日的主要原因。
二、佛教的說法︰
七月十五日是所謂的「盂蘭盆會」,這個日子的由來與道教的中元普渡不太相同。「盂蘭盆」,本是印度話「烏蘭婆拏」原音的轉變,為「救倒懸」的意思,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苦不堪言,為免眾生免於「倒懸」之苦,佛家便在廟中誦「盂蘭盆經」,並且佈施食物給孤魂野鬼。至於這種風俗,相傳是起源於「目連救母」的傳說。
三、民間的信仰︰
中元普渡,除了佛、道所說的目連救母,在七月十五普渡亡魂外,後來民間又繪聲繪影的增添了七月一日鬼門關開門的傳說。據說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一,地府會打開鬼門關,讓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陽間來享受人們的供祭,一個月內,左鄰右舍輪流祭拜,有人拜初一,有人拜初二,直到七月的最後一天,才會關上鬼門關,這批孤魂野鬼才又回到陰間,所以農曆七月又叫做「鬼月」。
https://youtube.com/watch?v=THaqTjCH_t0
https://youtube.com/watch?v=-b3tDK4rz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