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二、四的下午三點到四點使用教材「Hello華語!」授課,目前進行第一課,搭檔孟君在旁協助。 觀看過小學一年級的六個班級,我們大概熟悉老師們教學模式:朗讀主課文、使用字彙卡複習單詞、讓學生用小白板練習筆順、播放課文中的歌曲增加趣味性,整體而言很流暢,課堂最後通常用寫學習單或習作做結尾。我們在編寫地一堂課的教案時,除了加入台灣一些適合小朋友的教學活動,也有參考靈惠老師們的方法。 七月七號星期四是我教學生涯的第一次站在台上,小學部的楊主任坐在教室的後面聽課,緊張感瞬間爆增。寫教案是一回事,真的開口說第一句話又是另一回事,尤其面對一群不知道會有什麼回應的小朋友,看到他們疑惑的表情是我的罩門。整堂課結束後,我們跟楊主任檢討問題所在,主要問題包括:音量太小;老師們可以用肢體語言進行示範,因為教授的對象不是第一語言的小孩,所以不管是用詞或是語速,都要做適時的調整; 1. 改用ppt教學代替傳統的紙卡字彙教學,更加活潑生動。2. 為了避免因為緊張導致腦袋空白,老師把教學的步驟寫在小紙條上。3. 適時安插小遊戲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學生學習的動機。4. 用麥克風改善音量問題。5. 老師跟老師之間示範的效果可能會比找學生示範的效果好,因為小朋友身材嬌小,不夠明顯。
按月彙整:2011 年 07 月
6/30-7/6
每週的實習紀錄,因為房間的網路不穩,只能先打在word檔上,再利用辦公室的電腦上傳。
原本預計要幫六年丙班代課,所以在6/30觀摩六年己班的劉梅秋老師上課,劉老師是從台中移民到菲律賓的台灣人,因為同為中部人,所以相處起來格外親切。六年級和一年級最大的差別是,老師在課堂上幾乎可以用正常語速以及全華語教學,可是還是可以明顯看出學生的口說能力還是不夠理想,也因為如此,老師在課堂上會盡量讓同學發言;更讓我驚豔的是,劉老師採用多媒體教學,製作課文的動畫測驗引起學生興趣,也在第二堂的書法教學,播放網路的示範教學影片。雖然課室目前所使用的投影螢幕是白板,但是整體的多媒體教學很成功,學生的反應很熱烈。
適應
雖然大家說「出國會增廣見聞」,但前提是心理建設好了嗎?如果只是從另一個國家飛到另一個國家,整個人的想法、心境都沒有調整,那麼即使住在異國大半輩子,脫口而出和行為舉止其實跟原本的自己也只是大同小異罷了。
It’s not about what I saw in Taiwan. it’s about what I feel right here. Every view on papers or even on TV is no longer images until you open your mind to experience it deeply and thoroughly. That’s the difference which makes you different. The unknown shock me, frighten me, but it’s a quick way to mend myself. I appreciate and look forward to what is standing in front of me.
6/25-6/29
2011/6/25 一切的開始
第一次出國
第一次實習
第一次海關
第一次的菲律賓,我來了
當天因為班機誤點,整個行程延後了將近半小時,大概下午五點雙方才見到面。負責接機的老師先帶我們到離尼諾機場最近的SM百貨(號稱亞洲最大)採買日常用品,看著標示著英文或菲語的商品,再再提醒我已經在馬尼拉了! 我們在SM用完晚餐,回到學校已經將近晚上十一點了。宿舍位於學校大學部的四樓,總共三個隔間,一間小客廳,一間簡易的廚房和獨立衛浴,一間兩個單人床的房間,看到舒適的住宿環境,對於兩個女生來說,其實已經放心一大半了,Grace Village是個很安全的社區。
這次的主要的實習任務是試驗康軒教材「Hello,華語!」,學生程度設定為小學一年級,所以目前學校先安排我們三天的時間,旁聽小學一年級總共六個班級(2班/天),從6/30星期四正式展開實習日子。
小學的教材為「生活華語」,每個班級的學生程度和情況不盡相同,但是老師所使用的教具和內容則是大同小異,主要是按照學校的教案提供的順序和方式,整體而言會使用紙卡、歌曲、書寫白板。目前我覺得最大的隱憂是學生的書寫筆劃大多數錯誤,可能原因有二:其一,因為是大班教學,老師沒辦法一對一指導;書寫的小楷紙或習作並沒有明確的筆畫順序,相對於台灣的小學生,這部分並沒有做的那麼扎實。其中有一班,陳老師清楚明確的利用課室白板一筆一畫教學,並且嚴格要求學生跟進,不失是一個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