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是一隻可怕的怪獸,習慣對方對妳的呵護、習慣回家就是休息、習慣回家就是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習慣不打扮、習慣只盯著電視電腦、習慣有了小孩就不進電影院、習慣為了省錢就不共進浪漫晚餐、習慣日子一成不變、習慣就只是習慣。《琪子的外心世界》收錄散文NO.2
報紙連結:【兩性異言堂】〈愛情大智慧〉把家庭 當事業經營 – 自由娛樂 (ltn.com.tw)
你把家當旅館,還是把它當成用心經營的事業呢?
許多人把家當做是入港休息的港口,累了、倦了、受傷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回到溫暖的家的懷抱,但當我們永無止盡的對家需索時,我們有沒有想到,家也會有精疲力盡、力不從心的時候,它會需要家人投以關心與熱力,才能有力氣張開保護的羽翼,用源源不絕的愛與溫暖,給予我們心靈與生理上的慰藉。
熱戀中的男女,結婚後總會有數不完的甜蜜時光,但如同大家常聽到的,「相愛是一種緣份,但相處是一種藝術」,相愛容易相處難,激情總會隨著時間而難以持續,如何維持住彼此對家庭的熱愛與幸福指數,就要靠用心與耐心的經營了。想想看,你有多久沒對對方說出「我愛你」;你有多久沒有幫他按摩和搥搥背?戀人相處久了,有時候就會變成家人一樣的習慣相處,「習慣」是一隻可怕的怪獸,習慣對方對妳的呵護、習慣回家就是休息、習慣回家就是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習慣不打扮、習慣只盯著電視電腦、習慣有了小孩就不進電影院、習慣為了省錢就不共進浪漫晚餐、習慣日子一成不變、習慣就只是習慣。
還記得當初熱戀的時光嗎?為了取悅對方而絞盡腦汁,其實,家庭的經營也需要絞盡腦汁,別急著回家就翹起二踉腿,也別急著一回家就卸粧。
如果我們把家庭也當做是一個事業,想想看,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充實自己做家事的技能(Skills)?你有多久沒有花心思去討對方歡心,就像業務開發客戶那樣?你有多久沒有和對方好好溝通(Communication),像在公司開會(Meeting)一樣?你有多久沒有去尋找適合全家人用餐的餐廳或適合全家人玩旳地方,就像尋找(Survey)新產品一樣?你有多久沒有幫他親手準備有意義的禮品,就像維護(Maintain)客戶關係一樣?你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傾聽對方的需求(Requirements),就像客戶服務(Customer Service)一般?你有多久沒有帶著對方一起出遊,就像員工旅遊(Travel)一般?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計畫幫他過個情人節或生日,就像公司規劃(Plan)未來的願景(View)一般?你有沒有好好檢視你們的愛情溫度而力求改進,就像公司測試(Testing)產品一般?
用公司經營來想像家庭經營,好像有點俗氣,但家庭是要更用心的,別怠惰了!我們的用心不但應該要被考核,而且如果不好好努力,家庭更有可能因為我們旳經營不善而面臨倒閉危機,可怕吧!
別只把家當做避風港,這樣容易讓我們顯得漫不經心,把它當做事業一樣的衝刺,我們就不敢怠慢。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家庭都可以因我們的用心努力經營而多采多姿,情意無限。
圖象很容易就能讓大腦直覺理解。學習的效率和趣味自然就可以提升。《琪子的外心世界》收錄散文NO.51!
外國人剛開始接觸中文字時,常苦於中文字的繁複,這是因為學習拼音文字長大的西方人,不懂中文字「表意」的特性。中文有許多字來自於象形,從字形就可以看出字義,和拼音文字並不相同。
如果教外國人用小篆寫「木」字,會發現「木」字就是在畫一棵樹,而「末」字就是在樹木的末端加一橫,至於「本」字,當然就是在樹根的地方加一橫。
圖象很容易就能讓大腦直覺理解。學習的效率和趣味自然就可以提升。如此一來,外國人就能透過圖象理解中文字的意涵。
就如同,教師也常使用生動的圖卡協助學生記憶英文單字,原理一樣。
英國全腦記憶專家東尼.伯仁曾說:「圖像記憶之於感官刺激,可以創造令人震撼的印象」顯見圖象是好的語文學習工具。
再舉一個較難的字例來做說明,高中國文〈正氣歌〉中有一句是「檐陰薪爨」,學生普遍認為「爨」字很難寫,但透過圖象的方式,用小篆把「爨」字畫出來,學生就有不同的發現。
「爨」的上面是畫著兩隻手持著甑,「冖」的地方畫著竈口的形狀;而「爨」字的中間和下方,是畫著兩隻手持著薪木,在火上燃燒的形狀。也就是說,「爨」字是「上持甑於竈上,下推木以燃燒」,也就是在爐灶中以火燒煮食物的意思。用分段的圖畫印象來看這個字,以圖象式學習,學生就比較不會忘記了。
圖象式的學習,除了可以輔助文字的學習,也可以運用在作文上。
文學作品常是作者心中圖象的呈現,所以在教學與學習時別急著死背,可以讓學生試著將文學作品的意境畫出來。
以盧摯的〈沈醉東風〉為例:
挂絶壁枯松倒倚,
落殘霞孤鶩齊飛。
四圍不盡山,
一望無窮水。
散西風滿天秋意。
夜靜雲帆月影低,
載我在瀟湘畫裡。
如果學生能把這関元曲裡描述的文字細節一一畫出,就會發現這是一幅風景絶佳的山水畫。學生會看到「挂絶壁」而「倒倚」的枯松,也會看到雲帆和月影低垂的靜夜,畫完圖,再來賞析文詞和背誦文詞,更容易體會詩人的創作。
依此原理,教師也可以訓練學生用心畫一幅圖畫。學生可針對自己感到滿意的畫,再用文詞描寫圖畫意境與內容。
這時候的文詞就不只是一些抽象的符號,而是學生嘗試將美麗畫面描摹出來的生動作品,所表現出的生命力,必定是比憑空虛造,仿寫的文章要好得多。
如果擔心學生畫畫的能力不同,教師可以找一幅世界名畫來讓學生描寫,借助名家之手,帶領學生想像,藉此構思深邃而優美的語文境界。
以梵谷的《夜咖啡館——室外》為例,我們可以從畫中所表達的色彩加以聯想:「在暈黃的燈光下,黑夜的神秘正悄悄登場,在街角的盡頭,詭譎而帶有海波紋的星空早已滿布天際了。」
也可以從畫作與人物進行聯想:「你會不會真的出現在街角的那家咖啡店,對著石板的路,和寂靜的夜聊天,訴說這些年有多麼讓人懷念?」
也可以從畫的實際構圖聯想:「整幅畫的街景安排錯落有致,但可隱隱發現於強烈鮮明色彩背後有股不安定感,反映了梵谷那具有悲劇性格的獨特表現手法。」
藉由大師的畫面,可以讓寫作有更多層次的展現, 想像力是人類創造力的本源之一,所以不要忽視圖畫式學習所能帶給作文的助益。
嘗試以一百二十字左右的篇幅,為梵谷的《夜咖啡館——室外》寫下一篇抒情之作,文章可以多著重情境與景物的描繪,深刻表達情感。
「論」情說「語」的可貴(論語與教育養成得獎集 彰化縣政府 侯瑞琪)
《論語》的可貴和孔子的偉大,就在於所謂的「平凡中的不平凡」吧!《琪子的外心世界》收錄散文NO.41!
在年少輕狂、升學掛帥的學生時代,我哪懂得《論語》為何物?只覺得讀《論語》是件苦差事,哪比得上耍酷的髮型、隔壁班的女生、Sarah Brightman的《歌劇魅影》。但隨著年齡和歷練增長,我才漸漸發現《論語》常在不經意間化身為諄諄教誨的老者,教導我克服迷惑,並指引我走向積極「自我充實」的道路。
孔子認為「富貴」如可求,那麼就努力去求吧!但如果「富貴」不合於道就不必了,只要「從吾所好」就可以了!依照《論語》的處世哲學,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進可攻,退可守,是不會敗的。
《論語》要我們把「仁」當作「己任」 ,「 仁」就像現代人所說的「理想」,為「理想」而奮鬥,是一件再快樂也不過的事了,可以「發憤忘食,樂以忘憂」,有著無限的奮鬥勇氣,哪會有氣餒的時候?
馬斯洛《需求論》認為最快樂的層次是「自我實現」,孔子則說「吾道一以貫之」,也就是「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要我們努力達到「 自我實現」的理想,並進而將心比心,為別人著想,這是一種很健康而利人的想法。
《論語》中顯示孔子也嚮往「浴乎沂,風乎舞雩」的自然生活,但面對禮樂崩壞的年代,孔子卻能「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朝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目標前進,我想,《論語》的可貴和孔子的偉大,就在於所謂的「平凡中的不平凡」吧!
多元(跨域)作家,侯瑞琪(琪子)老師.(搬貨+教書+資訊主管+演講+報紙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