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語分享 1

https://fbcdn-sphotos-h-a.akamaihd.net/hphotos-ak-xpa1/v/t1.0-9/10406878_338584599647184_8496900294181549150_n.jpg?oh=3b5a0a8b064e9ea3d253c3a7c0177d91&oe=54EA8750&__gda__=1421041896_c198dac464bf8d304a104e4ef01b4b34

以下是本人於修道過程中。所接觸及持悟之詞句。對心法、智慧、開悟等。

會有很大的幫助。要修悟此詞句時。須一小段一小段的體會領悟。

經吸收消化和融會貫通後。才繼續領悟其他文章。先不要求多。要以少而得。

如此修持時。日漸其效。成果自現。祝福!

( 此為修心、悟心、明心見性的五種功法之一 )

 

1. 徐元直仙翁云: 道法無為, 惟有一心清靜而已, 忍辱柔和, 心無人我之相, 逆來順受, 邪來正對,

剛來柔應, 暴來恕待, 以清洗濁, 以靜鎮動, 如斯行之, 身中必醞釀太和之氣,一性光圓,

而命光滿, 超凡入聖.

2. 少年時血氣未定, 戒之在色,

及壯年時血氣方剛, 戒之在鬪.

至老境血氣衰殘, 戒之在貪.

3. 孔孟之道, 無術無法, 不矜奇, 不炫異, 惟正心修身而已.

小可齊家, 大可治天下, 為萬世之正軌, 作萬民之準繩.

4. 長大而忘親心, 罪同背逆大倫; 出入以敦子職, 功若聖賢至德.

5. 學無先後, 以達為尊. 年無老少, 以德為貴.

6. 經典的修習有一套次第, 即所謂的信解行証, 守先要如實的信仰經典的教示; 其次要理解經義,

知其所以然, 才能進一步落實於生活中, 將諦理化為權衡, 是非的軌則而無所踰越;

如法實踐有所體悟之後, 無私無我, 就能趨入於解脫煩惱, 證果位的境地.

7. 關聖帝君聖訓: 讀好書, 說好話, 行好事, 作好人.

8. 諸業未受報之前不壞失, 謂業力不失, 但果報可以改變, 若常反省, 積德, 重業也可輕受.

即須未雨酬謀, 積極行善力挽狂瀾, 免得業力現前, 後悔不已.

9. 古話說: 世無百歲人, 枉作千年計.

10. 孝弟忠信人之本;   禮義廉恥人之根.

孝: 親事尊長, 敬順顯楊.

弟: 同悌, 兄友弟恭, 妯娌和睦.

忠: 盡己之力, 竭誠奉獻.

信: 誠正務實, 心口一如.

禮: 彼此尊重, 謙恭辭讓.

義: 正當合宜, 明辮事非.

廉: 堅定高潔, 清白無貪.

恥: 反省慚愧, 不敢妄為.

11.《 青雲老人語錄 》 云: 夫神仙之道, 亦非不可求也, 初步功夫, 自然從清心寡欲處下手.

世人但言道之難求, 而自己不肯清心寡欲, 其求道愈切, 去道愈遠, 終至於自病其心而不可能,

此真庸人也. 此身既為道而有; 此心必與道長存.

12. 趁此時光學佛仙, 莫謂山峰高又巔;

只要虔心識真理, 一步一步可攀登.

13.《 鐘呂傳道集.論真仙第一 》

有云: 純陰而無陽者, 鬼也; 存陽而無陰者, 仙也; 陰陽相離者, 人也; 惟人可以為鬼,可以為仙.

少年不修, 恣情縱意, 病死為鬼; 知之修煉, 超凡入聖, 脫質為仙.

14. 仙有六等: 鬼仙, 人仙, 地仙, 神仙, 天仙, 金仙.

15. 董雙成仙姑: 修道四個階段: 學  悟  修  證. 就是學道, 悟道, 修道, 證道.

聖人治國, 凡人亦有國可治, 人之一身如一 國, 亦須以真理善道來護衛, 若是被六賊攻破城池,

亦是被邪魔所佔據, 不可不慎!

16. 無心作惡, 知而能悔改, 未必為過! 有心修功, 迷而不悟, 終是招尤!

一生修於道, 聖教莫違, 禍福兩門,憑人自召, 善惡兩途由人自行, 為善必昌, 為惡必殃.

17.《 病後方知身是苦, 死後方知錯用心. 》   此乃眾生之通病!

人生在世, 扣除成長與睡眠, 頂多發揮三分之一的 ( 人生 ) 而已, 若再將這短暫的三分之一,

時光當作泥沙般揮撒昏沉懈怠, 好逸惡勞, 一事無成而終, 那就失去生命的價值!

18. 放逸及隨順習氣的增長, 則離道愈來愈遠, 恐怕終其一生都在原地打轉,

更無法解脫無休無止地生死輪迴!

19. 欲在道程中始克有成者, 守重自我涵養之工, 凡事勤學窮理, 致性, 明悟而力行;

知行合一體用兼備, ( 體 ) 為其形, 會心於內; ( 用 ) 為其行, 發之在外親證實踐,

正己而後化人, 以律己之善而兼善天下, 研悟其理以達智慧圓明,

至此, 自我之天性自然顯見.

20. 清水祖師: 多欲為苦, 少慾知足.

21. 酆都東獄大帝

大道無為清淨真     六道眾生因妄成

緣妄造業善惡分     因果不爽毫釐分

心念才動相已形     人雖未見神鬼明

22. 心體光明, 暗室有青天; 念頭暗昧, 白日下亦有厲鬼.

23. 地藏古佛

煩惱乃眾生之障起惑造輪迴之根, 眾生心貪而百慾生, 終了唯有業隋身. 今日信誓旦旦痛改前非,

明日怨天尤人口業肆起, 此乃不知駕御本心, 而被外境所主, 因而迷昧佛性.

閒暇時不妨閉目深思, 當肉體有朝一日, 歸塵時靈性要歸何處?

是否該為百年大計好好規劃一番呢?

24. 至聖先師: 處世立忠, 待人以恕.

25. 善慧大士: 語默動靜皆是道, 用心生活即修行.

26. 神農大帝: 碗中粒粒皆辛苦   暴殄折煞平生福   天恩地德澤萬物   享盡福報淪貧苦

27. 古詩說: 越奸越巧越貧窮, 奸巧原來天不容; 富貴若從奸巧得, 世間呆漢吸西風.

28. 布施這種事, 立功最快速; 然而必須要樂善不倦, 方才會有進步, 即時是自己的財力不夠,

但是也一定要常存此心.

29. 老子說: 罪莫大於多欲, 禍莫大於不知足; 知足的人, 就是貧賤也很快樂; 不知足的人,

就是富貴也很憂愁.

30. 處處皆道場, 時時皆須修.

31.德人上蒼必扶助, 自助而後天再助.

32.大凡人皆有善念, 也皆有想行善之心, 只因在初行善時常起 ( 心魔 ), 窺探他人是否知恩, 感恩,

報恩, 稍有不如心魔之意者, 就會退卻行善之道心.

行善立德是須要有 【 只問耕耘, 不問收穫 .】的心念, 其善苗才能成長, 德果也才能豐碩.

稍一行善, 即計較反應或成果的人, 宛如做小生意的人, 當客人剛走就在計算那一筆賺多少,

不僅好笑, 而且生意也做不大的.

歡迎傳閱, 功德無量!

 

心法門     部落格中所有的內容,歡迎師兄師姐下載或傳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