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週記(2)

本週是第二週的實習,也是很特別的一週,因為本週來了另外兩個學校為期一週的實習,分別是國北教和聯合大學,本班實習生為聯合大學四位即將升大四的學生,因為實習時間非常短暫,所以本週老師就陸續安排他們上台教課、帶活動,中間也穿插幾次讓我上台教學,但在教學部分上有差異,他們是以他們所準備的文化課程為主,老師則是讓我帶學生寫習題,即是以課內課程為主的教學。聯合大學準備了剪紙和中國結的課程,在教學上的檢討我覺得有好有壞,其中也有我容易犯錯的環節,所以經由陳品老師的指導後,我們對於文化課的教學也有了較好的概念,而這樣的教學交流讓我有了很不一樣的學習機會,藉由實習生彼此的教學觀摩,分辨出優缺點,且因起跑點相當,也可以從對方身上找出自己也可能犯的錯誤,或是學習到新的教學方法,因此彼此激盪的火花讓我印象很深刻,尤其對於他們的文化技能很是佩服,所以便也向他們請教學習了一下,希望有機會能用在未來的教學上,做一個良好的輔助。而在課後我也跟老師討論到了關於文化教學的想法,何謂文化?文化在哪裡?這是老師首先讓我思考的問題,從聯合大學的文化教學上我發現了什麼對於文化的想法?到底語言教學是否等同於文化教學?他們的關係為何?一連串的問題問下來,我漸漸的可以理出一個對於文化的概念了,文化教學不等同語言教學,兩者間不獨立但也不重疊,但卻有個緊密的聯結存在,因為文化無所不在,所以已經無法用一個界限去區分他的範圍,那樣太狹隘,也太不真切,而現在的教師卻常常被這樣的概念給混淆,造成兩者間的過度獨立,或是完全重疊,這都是較不正確的觀念。老師之所以以文化為題的跟我討論,一方面是想聽聽我對於聯合大學文化課的想法,一方面是因為他認為擁有對於文化及語言關係的正確認知是成為一名華文教師最基本的條件,如果沒有正確的認知將會影響老師後續的課程規劃或教學理念,而因此對學生的教學成效不彰等等,所以老師藉機又為我上了一課,這寶貴的一課讓我重新定義了文化,也奠定了我這個初學者的認知基礎。除此之外老師也問了我對於聯合大學實習方式的看法,聯合大學的實習方式非常特別,他們實際待在泰國的時間是三週,而每週去一間學校實習,所以他們去了三間學校,有大學、中學和國際學校,乍聽之下這樣的安排很令人驚訝,一間學校一個禮拜真的有達到實習的效果嗎?我沒有經歷過,所以我也無從評論,但讓我選,我還是會選擇待在一所學校完成實習,因為這對我來說才是一個流暢、完整的實習,先從觀課、協助,到最後有能力教學一堂課,這樣的實習比較適合我,因此我想應該也是因為時間的限制,所以他們沒有機會上到課內的教學,只能以文化課程為主,這樣就沒有課程銜接的問題,但是我們自問,這樣的實習學到了什麼?到底大家來實習是為了學習成為一位華文老師、語言老師?還是一位優秀的文化老師呢?這讓我們值得深思,當然這其中也有學校安排的用心和考量,但我想下次可以給學生多一點的時間做最完整的實習,不僅對交流的我們能獲益良多,對實習學生而言也許是一次更好的學習機會。

實習週記(1)

這週五順利的結束了第一週的實習,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開始正式的教學,只有在週五帶了兩個五年級外語班的學生做了10-15分鐘的遊戲,算是我這次實習教學的開場白,而指導老師的用意是想用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學生慢慢熟悉認識我,也讓我從小遊戲的部分開始練習"老師說話"。我的指導老師是陳品老師,高師大華研所畢業,目前為了做博士論文的研究而成為TCIS的中文老師,陳品老師是一位對華語教學很有想法的老師,我們經常利用早上的課餘時間討論關於華語教學的理念或全球華語教學的現況等等,而每次的討論都衝擊著我,我只能說我固有的想法都把華語教學看得太狹隘了!尤其是海外華語教學這塊領域,我更是一無所知,又或是一些尚未更新的訊息,而陳品老師讓我對此有了最新、最初步的認識和了解。

 

陳品老師的課主要集中在下午,上午則是有一堂家長另外付費的加強班,一天下來我會跟五個班,年級分別有五、六、八年級,全為外語班,課堂上主要是協助老師教學和記錄老師教學的狀況,沒課的時候則是幫老師改作業、教室佈置或是到圖書館幫忙,但通常還是以在教室協助陳品老師居多,到目前為止已經熟悉老師課堂上的教學方式和步驟,也從中做了很多比較,比較我所學習到的課本知識和實務操作上的差異,我也曾問過陳品老師類似的問題,當時老師用一句簡明的話語讓我很快的了解理論和實務的關係,「不斷的實務操作,所以累積成理論,而不是死板的用理論直接套用在每一個實務上」,這就是老師對我的教學,也是我對老師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