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週記(3)

這一週的實習仍舊以協助老師為主,但老師已經開始將我帶入他的課程裡了,週三進入第二課後,老師讓我準備兩班五年級小朋友的暖身課程,主題為時間與季節,於是我以找碴圖片引導小朋友,小朋友反應很積極,但反而會因為小朋友太躁動,而無法掌握好課室秩序,不過整體來說沒有很嚴重的錯誤發生,課後陳品老師也給我一些意見,期許我下一次進行這樣的課程時能有更好的呈現和教學效果。這是我很喜歡老師的其中一個地方,老師總是將評語中的缺點以鼓勵代替嚴厲批評,不會給你絕對的反對,但也不會給你絕對的讚美,不反對是因為老師有很大的包容力,他不會要求我一定要跟他做一樣的教學和教案,在我們跟他學習時,他也抱著跟我們學習的心態,很謙虛,很親切,所以這樣的包容力讓我有很大的空間發揮我的想法。他認為教學不只是一個老師的事,有時也需要學生的配合和適應,也許今天用這個方法在這裡教不好,但可能這個方法再另一個地方就教得好,所以教學上的應變更重要,因此老師不會劈頭就跟你說你哪裡做不好,你應該跟我做一樣才是對的,這讓我這個菜鳥實習生不會被傳統的實習方式電得慘兮兮,真的很謝謝陳品老師給了我一個很好的教學觀念和學習環境。那為什麼不讚美我做得很好呢?因為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完美的教學,總是都還留有能進步和改變的空間,當然這也不是因為老師教不好,而是剛剛同樣的道理,同一套教學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學生,此外,過多的讚美容易讓人自滿,也容易變成教學上的限制,因為大家都堅信被讚美就是完美,因為完美所以不用再做任何教學上的改變,這常常成為教師的通病,陳品老師在這一部分讓我了解教學上的彈性必要性和教學沒有絕對的好壞。

 

接著我要說得是這一週較多的造句作業,因為協助老師改作業的關係,我有了一個大疑問,那就是改外語班小朋友的國字標準到底是什麼?當然本來就沒有絕對的標準,但是在拿捏上我整個沒有頭緒,因為已經改慣了台灣母語小朋友的作業字體,突然來到這裡,我很本能的將台灣的標準放在小朋友的作業上,結果發現這樣大家的作業都必須要重寫,原來是我的標準太高了,但若是小朋友因此將這個字寫錯呢?這樣讓我改得好兩難,常常作業都只能改一半,剩下一半都要一個一個去問老師,以免失了小朋友作業成績的公平性,直到和老師討論這個問題後,我才能獨當一面的改完作業,說來好像很愚蠢,但在我的學習經驗中也的確沒人指導過這樣的問題,那這樣的問題很重要嗎?像在這樣的僑校教學就是一門學問,糾錯太嚴苛會降低小朋友的學習興趣,太過放鬆更是降低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我又學到了一個課本外的知識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