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週



Normal
0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12/12

這次上課運用多媒體(PPT),可以在上面放一些相關照片,當解釋到某些詞語就可以運用,這樣解釋起來就容易許多,並且可以加深學生們的印象,這次課文是在講他們的文化─潑水節,班上的同學都很願意跟老師分享潑水節的經驗,我也藉由這樣的機會與他們分享台灣過年的情況,這就像是一堂文化交流,上完課後,我會思考一些問題,學生們上中文課的動機是什麼?學校真的可以給他們想要的嗎?雖然是五年級的班級,但學生的年紀有些都已經是高三了,這學期上完,有些學生會離開,要去讀大學、有些要去工作,我覺得課程中應該要給他們離開中文學校之後,還可以用的上的東西,而不只是會唸課文,卻不會用中文和人溝通。

12/13

今天原本是上幼稚班的華文課,可是三年級的老師身體不舒服請假,所以幼稚班的老師希望我去帶三年級的數學,我心裡想真的要我去上數學嗎?我數學不是很好,而且我都還沒備課,當我ㄧ拿到課本翻開來看,其實就是在講簡單的除法,上數學課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學生們幾乎都是在說泰文,這就會讓我思考,如果這樣有需要把數學課納入在中文學校上課的範圍嗎?其實除了上華文之外,他們還上社會、生活,這些社會、生活都是台灣的教材,有些不太適用於這裡的學生,這裡的學生學習的動機大多是之後可以比較好找工作,所以學校應該給他們這樣的需求,而不是上一些對他們沒什麼幫助的課。

12/14

透過大風吹的遊戲想讓學生們一邊玩,一邊學習,因為他們對於造句其實不太行,透過大家齊心協力,把一個詞語慢慢的擴張到一個句子,但我發現有些學生很投入,但有些學生就做自己的事,因為大家是圍成圓而坐會發現有些死角,老師很難去控制,是否這樣的活動真的可以達到學習的成效,我的內心也很掙扎,平常這些孩子的活動力已經很強了,上課的時候應該讓他們靜下來學習,可是靜下來的學習有時候會變的枯燥,我想這是每位身為老師應該要去思考的問題。

12/15

上二年級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感到特別吃力,雖然是二年級但很多學生都已經是泰文學校中一,這些學生在上課的時候老是喜歡搗蛋,影響老師也影響同學,想處罰他們但又會想我只是一個禮拜帶他們一次而已,有需要那麼嚴格嗎?這禮拜當值星也感到很無力,因為看到這裡學生對於學習的動機不是很強,感覺來上學好像是在玩,這跟在光復的學生很不一樣,可能這裡的學生大多是少數民族的小孩,回家根本不會跟父母用中文溝通,在學校可能只有在上課的時候才會用到,對於他們來說中文好像不是很迫切需要。

12/16

三年級小朋友上課總是愛說話,沒辦法專心,透過其他老師分享,三年級的學生很喜歡唱歌,那我選郭靜《在樹上唱歌》在課堂上讓他們從歌裡面找出聽到的詞語,真的每個小朋友相當專心聆聽,不過我的歌選的可能不太好,唱的有點快,應該再選慢一點的,他們聽完之後,我公佈歌詞內容,並且解釋,之後讓他們畫出聽完這首歌後,看到的畫面,再來寫一段故事,因為這是小組一起進行,就會發現只有少部分的同學在寫,其它學生就在做自己的事,本來想說透過分組活動,讓他們試著學習和同學討論,可能這樣的上課模式是第一次接觸,他們可能還不太習慣吧。

12/17

因為帶幼稚班的老師,今天帶學生去領獎學金,所以請我幫忙帶幼稚班,因為幼稚班的小孩注意力比較不夠,不可能一整天都在上課,這樣他們一定會坐不住,我帶一些活動像是「請你跟我這樣做」透過打拍子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跟著老師唸及做動作,大家都玩得很開心,也都很願意上台帶領同學。一整天與他們相處下來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累」,不過累的很開心,因為每個小朋友都很天真可愛,他們的中文沒有很好,所以下指令的時候總是要費一翻功夫,或者一些中文比較好的小朋友會幫忙翻譯,下課的時候他們還會教我打陀螺呢!與他們相處真的很開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