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P. 5 festive

 

在第五週我們體驗了「汶萊風情的華人中秋」。

每年的中秋節都是汶萊的大日子。

從許早之前,老師們就開始忙碌地準備燈籠的製作。

製燈、掛燈、賞燈、競燈,

這次我們很高興地有機會可以上汶萊一睹這場盛宴的風采。

和台灣極不相同,

汶萊的中秋沒有烤肉香,

可是廟宇間可以看見香火鼎盛的煙霧裊裊;

汶萊的中秋沒有鞭炮聲,

卻有歌仔大戲酬神的歌唱與台下觀眾共慶佳節的笑語。

相同的是,他們一樣有吃月餅和柚子的習慣,

還有汶萊的月亮和台灣一樣圓。

 

在一年級,我開始將遊戲帶入課程。

上、下、左、右、前、後,

簡單的指令就能讓小朋友從中學習到六個方向的辨認;

有時候這樣的遊戲還可以做為「獎勵」,

遊戲教學的融入可以讓他們更加專注於課堂。

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

雖然「口語」的指令他們已經能夠熟悉、理解,

但與漢字的連結度較差,

每次遊戲之前最好都重新在板上書寫漢字、加強學生辨認文字。

 

七年級課程仍是「漢字的演變」,

看完了課文、知悉了漢字的演變各階段,

再來讓他們了解這項「演變」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

圖書館中有許多關於漢字演進的掛圖,

將這些掛圖供同學欣賞,

雖說他們是統一教學簡體字形,

但從圖畫→現代繁體漢字→簡體的過程中,

學生也可以體會文字演變極其神奇與不易。

當然,掛圖中的文字多屬「象形」,

課堂間也穿插教學「會意」與「形聲」的字,

中文漢字千變萬化,

要讓學生了解漢字並不是只有靠象形的創造而來。

 

八年級考試結束,開始檢討考卷。

綜合填空、選出正確的字詞等等學生普遍沒有困難,

但名句與理解文就稍弱了些。

中文名句可能出自古聖先賢的〈論語〉、詩詞等等,

對於對中華文化涉獵尚淺的學生們來說還需要多加解釋說明;

理解文方面則是需要加強抓住文章「重點句子」的能力,

扣住文章要傳達的中心文意後再去解析題目所要詢問的部分。

作文方面,學生普遍出現的問題是「內容完整,但表達的邏輯順序有出入」。

他們容易將英文語法帶入中文句子,

如:我和朋友一起談天在學校。

和台灣作文考試不同,

汶萊的作文長度只需約250字左右,相當於一篇極短文,

如何讓學生學會在少量的字詞中表現出結構完整的文章將是教學重點。

〈我是個快樂的孩子〉

〈如何和同學和睦相處〉

〈老師,對不起〉

〈一個深夜,當大家正睡得香甜的時候,忽然電話鈴聲大響,把我驚醒,

  我拿起聽筒一聽,睡意頓時全消……

〈私函──分享一個有趣的電視節目〉

從上面這些題目看來,學生答題的選擇多樣,

從記敘文、說明文、抒情文到短文接寫、信件等等都有,

用邏輯正確的語句寫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

對學生、對老師而言都是個極大的挑戰。

 

 

2013-09-25  歡喜過節+快樂學習= (ސުˋ*)

STOP. 4 control


這週是八年級學生的考試週。

相對於台灣學生要應付一般校內考試、模擬考試,

馬來奕中華中學的八年級生只要專心準備模擬考試,

但是學校考試的氛圍並不濃厚,

或許是想要給學生們更輕鬆、更多空間的學習環境吧。

 

一年級開始進入新課「認方向」,

但對於連上、下、左、右、前、後都還分不清楚的一年級外籍學生來說,

「東、西、南、北」這類的地圖絕對方位詞實在太抽象了,

所以我們從一班方向的辨認開始教起,讓他們習慣。

首先是字詞的筆劃及唸法,

寫出字詞以後可以先試著詢問學生〈這也算是種口語表達的輸入〉,

大家一起練習讀音,然後由教師帶領學生一筆一劃完成生字。

生字筆劃教學時,可先讓學生都將筆放下,

先舉起食指跟著教師一起寫過,再自行於生字簿上練習,

而且練習也要一筆一劃按照步驟書寫,

讓他們習慣用正確的筆劃完成字詞。

再來是以遊戲認知方向,

上─起立,下─坐下,左─舉左手,右─舉右手,前─面前方,後─面後方,

用這樣的方式帶領全班學生一起遊戲,

除了加深一年級小朋友的方向認知之外,

也可以以此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

用遊戲的方式反覆練習方向,

下週再試著帶入較難懂的東西南北。

 

七年級開始教學「漢字的演變」,

但他們對字的部首、讀音、寫法的敏感度較低,

而且汶萊使用的是簡體字,

所以在講「朝代」以及「字型變化」時不能講解太深難,

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等也可以多用圖片的方式展演。

因為他們對中華文化的歷史、傳說等等接觸甚少,

所以在課堂上也可以搭配一些有趣的故事,

幫他們補充一些課本外的華文相關知識。

 

學生們的華文程度不高,但上課狀況卻很頑皮好動,

如何做好課室管理將是我這三個月最大的習題吧🙂

 

2013-09-18 
盡快找出控制住out-of-contol學生的方法吧
!!

STOP. 3 new

 

來到汶萊的第三週是豐富充實、體驗許多新鮮事物的一週。

 

這週開始,我的班級從九年級換成了七年級。

七年級和八年級一樣是「高級華文」,

不同的是相較於7A,我的班級7B是普遍中文程度較低的孩子們,

課本的程度算是偏高,對他們來說實在算是很有難度。

表現的最明顯的就是聽不懂的孩子會開始玩鬧、心不在焉,

所以上課時要盡量在學生之間走動,

隨時注意、觀察學生的吸收狀況;

另外,同樣的東西要反覆說明、朗誦多次,

尤其他們敏感較低的「音調」要多加重複強調。

 

代課,十一年級的作文──自傳。

十一年級的中文程度同樣較低,

許多形容詞、名詞等等都是「知其名而不知其字」,

有些學生甚至無法用中文口頭表達自己想要問的東西。

自傳的教學要從最簡單的方式──填空著手,

先讓他們使用將詞語填入空格的方式,

從選擇詞語到自己想出形容詞填空,一步一步引導他們完成;

再來是照樣造句,

鼓勵他們多表達出自己想寫出的句意,

再讓老師協助調整語法及字詞的書寫與使用。

中間穿插名句的選擇,

他們可以自由選擇下方列舉出的名句填入,

除了能充實自傳內容,也能讓他們多加認識相關的中外名句。

希望這篇短短250字的簡易自傳能讓他們有所成長。

 

一年級和八年級已經漸漸上軌道,

在未來幾週能更加掌握他們的學習節奏了😀

 

這週我們接待了來自非洲的孩子們的表演,

中華學校的跨文化交流十分精彩,

非洲孩子的表演甚至混和了中文、福建話和英文,

歌曲的演唱也都以中文為主,

有些非洲孩子的中文程度甚至比當地的孩子還要好上許多呢。

 

最後我們參加了馬來奕中華中學一年一度的中秋晚會,

在晚會開始前就有許許多多盛大的準備,

我們幫忙準備燈謎、傳說故事,還幫忙黏製大型花燈;

汶萊的中秋節最讓我們感到新奇的就是他們會在這時點燈!

不同於台灣在元宵節提燈的習俗,

汶萊是在中秋節享受這份男女老少一起賞燈的樂趣。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汶萊的月亮和台灣一樣圓亮,

學生和當地居民們一定也趁著這次的中秋節晚會活動,

對中秋節與華人慶祝習俗有更深入的認識吧。

 

2013-09-11  發現和從前不一樣的新觀點

STOP. 2 adjust

 

從第二週開始,就是我自己去進班上課了。

沒有學習過班級經營、

沒有反覆演練過教學計劃多少讓我有點緊張,

但教學環境整體而言是非常有彈性的。

 

從一年級開始,

最重要的就是引起他們對「中文」的興趣。

小朋友在課室間總是比較坐不住,

對於中文的理解、反應能力普遍較低,

有時需要用英文或馬來文進行說明,

但原則上還是會多用中文和一年級小朋友們進行對話;

大班上課時就將教學著重在生字、詞語和課文,

小班上課時就將教學著重在發音、筆畫和操練,

因為沒有進度的壓力,

所以一年級大可將速度放到最慢,

再慢慢針對他們的吸收程度去進行調整。

 

再來是八年級。

我上的八年級班程度較高而且需要考試,

在課文都上完以後開始進行的是複習。

我使用他們上過的課文講義來進行複習,

針對詞語進行再講解或提問,

補充相似字期望能提升他們字辨的能力。

在這一周我也體驗了他們SPE政府考試的口試,

他們的口試大致分為「朗讀」和「看圖」兩部分,

「朗讀」會在前五分鐘抽題目並進行預讀,

有不理解的部分可以立刻詢問一旁的老師;

「看圖」是拿到圖後開始敘述自己對此圖的理解,

敘述完畢後由評審老師視情況另外提問。

 

最後是最令我感到棘手的九年級。

雖然是九年級,但這班是「普通華文」,

相對於八年級的「高級華文」,九年級的程度明顯低了許多。

口語表達、對話方面都沒有問題,

但在「讀」與「寫」的部分就面臨了很大的困境,

又因為九年級程度本身落差較大,

所以要如何抓到其中的平衡是為九年級上課的一大難題。

 

實際進班才知道帶班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所謂「備課」不只是準備好自己想要教給學生的東西,

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反應一次一次調整自己的教學步伐。

在汶萊的第二週是我們彼此的適應期,

老師和學生們都要漸漸去習慣對方的節奏,

盡快抓住最適當的相處和教學模式。

 

期望我們的節奏能盡快走上同一個拍點。

2013-09-04  調整好彼此的步伐再繼續前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