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12 小二課程第三十六堂課
教 學 流 程 |
課堂管理5分鍾 |
1. 管理秩序,叫同學快點坐好。
2. 點名。
3. 發課文-「靜夜思」
|
會話練習
35分鍾
|
教學流程:※ 要學生先一起背一次憫農詩 課文教學 「靜夜思」 (30分鐘)→先複習上週的教學進度1.「靜夜思」:→T:在安靜的夜晚想念什麼? 2.「床前明月光」:→T: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意思啊?3.「疑」:是「讓我以為」的意思 →進入今日進度10.「霜」:接近地面的水蒸氣,遇冷而凝結成白色的結晶顆粒→「疑是地上霜」:明亮的月光讓我不禁懷疑是地上結了一層霜→T:「請問:是什麼讓李白覺得地上結了一層霜?」11.「舉頭」:抬起頭來12.「望」:向遠處或是高處看,這裡是往高處的地方看→「舉頭望明月」:抬起頭來望向天上的月亮(仰望←→俯看)13.「思」:思念、想念14.「故鄉」:老家 (舉例:釜山 – 首爾 )→「低頭思故鄉」:忍不住低下了頭,想念起故鄉的親人。 這首詩是李白二十歲時,去離家裡很遠的地方讀書,在睡覺前,看到了天上明亮的月光,想起了老家的家人和朋友所寫下的詩。 →課文提問1.「明月光」是什麼意思? 2.「疑」是什麼意思?3.『地上霜』又是什麼? 4.請做「舉頭」和「低頭」的動作5.「思故鄉」的「思」是什麼意思? 6.他在想念什麼呢?若還有時間,讓學生背課文(下課) |
漢城華僑小學教育實習實習生日誌
實習時間:2011年11月14日 實習對象:15位小學二年級學生
|
教學內容 教學教材:※第八課『唐詩選其一 憫農詩』 (自編教材) 教學流程:(A) 課堂管理 – 10分鐘1.管理秩序,叫同學快點坐好。2.點名。3.發下課文 「靜夜思」(B) 會話教學 – 30分鐘(C)要學生先一起背一次憫農詩 ※課文教學 「靜夜思」 (30分鐘)→先複習上週的教學進度1.「靜夜思」:→T:李白在安靜的夜晚想念什麼? →S:故鄉2.「床前明月光」:→T: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意思啊?→S:床前明亮的月光 →進入今日進度→T:好,念一次,「靜夜思、床前明月光」→S:「靜夜思、床前明月光」→T:很好,有誰知道「疑是地上霜」的「疑」是什麼意思?→S:「*ㄧˊ為、以為」→T:好,很好,現在在「疑」旁邊寫「讓我以為是」3.「霜」:接近地面的水蒸氣,遇冷而凝結成白色的結晶顆粒(解釋半天學生都聽不懂,明天帶圖片給學生看)→「疑是地上霜」:明亮的月光讓我不禁懷疑是地上結了一層霜→T:請問是什麼讓李白覺得地上結了一層霜?11.「舉頭」:→T:誰會做「舉頭」的動作?(點學生上台表演)→T:好,「舉頭」就是「抬頭」,那「舉頭」的相反詞是什麼?→T:「低頭」,很好,找一找課文裡哪裡有「低頭」?12.「望」:→T:有誰知道「望」是什麼意思?→S:*希望、*看→T:是哪一種「看」啊?有沒有更好的答案?→S:向遠處或是高處看→T:非常好,這裡是往高處的地方看。→T:「舉頭望明月」這句話的意思是:「抬起頭來望向天上的月亮」→T:來,一起念一次「低頭思故鄉」→T:「思」:思念、想念的意思14.「故鄉」:老家 (舉例:釜山 – 首爾 )→「低頭思故鄉」:忍不住低下了頭,想念起故鄉的親人。→T:這首詩是李白二十歲時,去離家裡很遠的地方讀書,在睡覺前,看到了天上明亮的月光,想起了老家的家人和朋友所寫下的詩。 (下課) |
學生語言問題:「疑是地上霜」的「疑是」會唸成「*ㄧ是」;「地上」也會唸成「*ㄉㄧ上」,基本上語音沒有什麼問題。在語用的部份,學生在課堂發言時,常有句子不完整或是語序錯亂的情況發生,像是「*我沒有站」(我沒有站起來);「*韓國話我沒有」(我沒有說韓國話),我發現這些用語不只小孩會說,連學校的老師都會這樣說,若能改進的話,那就更好了。 |
教學心得:今天在教學上有點累,可能是因為昨天去教師研習,有點太累了,所以沒什麼精神,在上課時,平常的我,會講得比學生更大聲,要學生安靜,今天實在是沒這力氣,我直接安靜看著學生,直到學生安靜,我才繼續課程,若是學生持續講話,我就會把學生的分數擦掉,之後學生一發現我不說話就會馬上安靜了。 |
輔導老師: |
20111115 小二課程第三十八堂課
教 學 流 程 |
課堂管理5分鍾 |
1. 管理秩序,叫同學快點坐好。
2. 點名。
3. 發課文-「靜夜思」
|
會話練習
35分鍾
|
教學流程:※ 要學生先一起背一次憫農詩 A.課文複習 (5分鐘)1.「靜夜思」:→T:李白在安靜的夜晚想念什麼? 2.「床前明月光」:→T: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意思啊?3.「疑是地上霜」→T:「疑是地上霜」的「疑」是什麼意思?→T:「是什麼讓李白覺得地上結了一層霜?→T:「舉頭望明月」: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B.賞析 (5分鐘)這首詩是李白二十歲時,去離家裡很遠的地方讀書,在睡覺前,看到了天上明亮的月光,想起了老家的家人和朋友所寫下的詩。 C.課文背誦 (10分鐘)讓學生背課文,一個一個上台背,之後再一組一組背。D.新課文教學 (10分鐘) →發下第三首唐詩 – 相思→T:小朋友,誰知道「相」是什麼意思?→S:*照相,*香味……→T:都不對,有沒有看過「互相」這個詞?來,金秀敏和全宰亨站起來。→T:請金秀敏和全宰亨「互相」握手→T:請朴昭文和姜旼址「互相」擁抱→T:所以「互相」的意思就是兩個人、你和我、我和你的意思→T:那「思」是什麼意思呢?→S:「*意思」、「*想」的意思→T:「思」在這邊是「想念」的意思,王維因為想念朋友所以做了這首詩。→T:小朋友,找一找,我們在哪裡還學過「思」也是想念的意思?→S:「靜夜思」的「思」→T:對!那李白也和王維一樣,是因為想念朋友而寫下這首詩嗎?→S:不是,李白是想念故鄉。 (下課) |
漢城華僑小學教育實習實習生日誌
實習時間:2011年11月15日 實習對象:15位小學二年級學生
|
教學內容 教學教材:※第八課『唐詩選其二 靜夜思』 (自編教材) 教學流程:(A) 課堂管理 – 10分鐘1.管理秩序,叫同學快點坐好。2.點名。3.發下課文 「靜夜思」※ 會話教學 要學生先一起背一次憫農詩A.課文複習 (5分鐘)1.「靜夜思」:→T:李白在安靜的夜晚想念什麼? 2.「床前明月光」:→T: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意思啊?3.「疑是地上霜」→T:「疑是地上霜」的「疑」是什麼意思?→T:「是什麼讓李白覺得地上結了一層霜?→T:「舉頭望明月」: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B.賞析 (5分鐘)這首詩是李白二十歲時,去離家裡很遠的地方讀書,在睡覺前,看到了天上明亮的月光,想起了老家的家人和朋友所寫下的詩。 C.課文背誦 (10分鐘)讓學生背課文,一個一個上台背,之後再一組一組背。D.新課文教學 (10分鐘) →發下第三首唐詩 – 相思→T:小朋友,誰知道「相」是什麼意思?→S:*照相,*香味……→T:都不對,有沒有看過「互相」這個詞?來,金秀敏和全宰亨站起來。→T:請金秀敏和全宰亨「互相」握手→T:請朴昭文和姜旼址「互相」擁抱→T:所以「互相」的意思就是兩個人、你和我、我和你的意思→T:那「思」是什麼意思呢?→S:「*意思」、「*想」的意思→T:「思」在這邊是「想念」的意思,王維因為想念朋友所以做了這首詩。→T:小朋友,找一找,我們在哪裡還學過「思」也是想念的意思?→S:「靜夜思」的「思」→T:對!那李白也和王維一樣,是因為想念朋友而寫下這首詩嗎?→S:不是,李白是想念故鄉。 (下課) |
學生語言問題:今班上學生語音常有問題的總是那兩個,所以在背課文時,大家都沒什麼大問題,只有幾個小孩還是會把「疑是地上霜」的「疑是」唸成「*ㄧ是」;「地上」也會唸成「*ㄉㄧ上」;「舉頭」會唸成「*ㄐㄩˊ頭」。 |
教學心得:課文複習後,發現大部分的學生都大致理解詞意以及詩意,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理解為什麼詩人要寫這首詩,寫這首詩的用意為何?所以在講解詩詞賞析時,會特別花時間做解釋,讓學生更易理解。今天也進入第三首詩 – 相思,這首詩也很簡單易懂,相信學生很快就能理解詩意。目前考慮在下一堂課先考前兩首詩的考卷。 |
輔導老師: |
20111111 小二課程第三十六堂課
教 學 流 程 |
課堂管理5分鍾 |
1. 管理秩序,叫同學快點坐好。
2. 點名。
3. 發課文-「憫農詩」
|
會話練習
35分鍾
|
教學流程: ※要學生先一起背一次憫農詩 ※ 新課文教學 「靜夜思」 (30分鐘)1.「靜」:安靜的2.「夜」:夜晚3.「思」:思念,這裡是指「思鄉」4.「床」:床 5.「前」:前面6.「明」:明亮的7.「月光」:月亮散發出的光芒8.「床前明月光」:床前灑滿了明亮的月光9.「疑」:讓我以為10.「霜」:接近地面的水蒸氣,遇冷而凝結成白色的結晶顆粒→「疑是地上霜」:讓我不禁懷疑是遞上結了一層霜11.「舉頭」:抬起頭來12.「望」:向遠處或是高處看,這裡是高處→「舉頭望明月」:抬起頭來望向天上的月亮13.「思」:思念、想念14.「故鄉」:老家 (舉例:釜山 – 首爾 )→「低頭思故鄉」:忍不住低下了頭,想念起故鄉的親人。 這首詩是李白二十歲時,去離家裡很遠的地方讀書,在睡覺前,看到了天上明亮的月光,想起了老家的家人和朋友。(下課) |
漢城華僑小學教育實習實習生日誌
實習時間:2011年11月11日 實習對象:15位小學二年級學生
|
教學內容 教學教材:※第八課『唐詩選其一 憫農詩』 (自編教材) 教學流程:(A) 課堂管理 – 10分鐘1.管理秩序,叫同學快點坐好。2.點名。3.發下課文 「靜夜思」(B) 會話教學 – 30分鐘※課文複習 (5分鐘)※要學生先一起背一次憫農詩 ※ 新課文教學 「靜夜思」 (30分鐘)1.「靜」:→T:有誰知道這裡的「靜」是什麼意思?→S:「安靜的」的意思2.「夜」:→T:那「夜」是什麼意思呢?→S:「*YEAH」、「晚上」、「夜晚」→T:不是照相的那個「YEAH」是「夜晚」、「晚上」的意思。3.「思」:思念,這裡是指「思鄉」,「想念家鄉」→T:知道「思」是什麼的舉手,加三分!→S:(沉默)→T:好,「思」在這邊是「想念」的意思,快拿筆在旁邊寫「想念」→T:所以「靜夜思」是什麼意思啊?→S:「*安靜的想念夜晚」、「*想念安靜的夜晚」、「*在夜晚想念安靜的」→S:「在安靜的夜晚想念」→T:很好,終於有正確的答案了,現在,在「靜」上面寫個「在」,就是「在安靜的夜晚想念」的意思,那李白到底是在想念什麼呢?→S:「故鄉」→T:小朋友,有誰知道故鄉是什麼意思?→S:不知道→T:好,故鄉就是老家。老師原來住在哪裡?→S:台灣→T:對,老師本來住在台灣,可是現在在韓國,所以台灣是老師的老家。→T:所以台灣就是老師的_______?→S:故鄉→好,再唸一次「低頭思故鄉」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為什麼李白要想念故鄉。4.「床」:→T:你們睡覺都睡在哪啊?→S:地上、床上→T:對,有些人會睡在地上,有些人會睡在床上5.「前」:前面6.「明」:明亮的,亮亮的7.「月光」:月亮發出的光(在黑板上畫黑夜,之後再畫個月亮照亮黑夜)8.「床前明月光」:床前灑滿了明亮的月光9.「疑」:讓我以為(覺得)(下課) |
學生語言問題:最近上課時發現學生對於語音的接收度比生字的接受度高,音位老師常在課堂上講某些字或是詞語,久了學生變耳濡目染,聽懂那個詞是什麼意思,只是不知道那個詞怎麼寫,我認為這種狀況有好有壞,好處就是未來學生在學習到新詞時,會有「啊!這個字我聽過」的感覺,會加深學習的印象;相反地,學生在聽到新詞彙時,會利用語音亂猜,像是「靜夜思」的「夜」還有「思」,學生會猜「yeah」或是「葉子的葉」、「思」會猜「濕濕的」,如果一直這樣學習的話,學生久了真的會搞混。 |
教學心得:自十一月開始,每天進二年級愛班實習,我發現會話班教材有些國字是學生聽過、看過,卻不知道怎麼寫的,我想了想,若在會話課又再重新教小朋友字怎麼寫、出作業給學生練習,這樣反而會增加學生學習上的負擔,也會拖延教學進度,所以我不打算在會話班教小朋友如何寫這個字,但是我會盡可能的解釋其字義,並讓學生懂得如何使用這個字,或是在未來有可能會在哪些情況下遇到這個字,所以我上課時會多延伸造句和造詞。 |
輔導老師: |
漢城華僑小學教育實習實習生日誌
實習時間:2011年11月10日實習對象:15位小學二年級學生 |
教學內容 教學教材:※第八課『唐詩選其一 憫農詩』 (自編教材) 教學流程:(A) 課堂管理 – 10分鐘1.管理秩序,叫同學快點坐好。2.點名。3.發回資料夾,要學生將上次學的課文放入資料夾4.發下課文 「憫農詩」(B) 會話教學 – 30分鐘※課文複習 (5分鐘)念一次課文(先全班念,再分三組念,再點人念) ※課文背誦 (25分鐘)給學生五分鐘,要學生自己坐在位子上默背,五分鐘到,要學生上台一個一個背,背得好的可以位自己那組加一分,背不好的話,那組就要扣一分。 ※剩下五分鐘,帶學生去遊戲室玩遊戲。 (下課) |
學生語言問題:今天讓學生上台背詩,一個一個背。發現語音有兩個字比較有問題。1.「飧」會念成「ㄕㄨㄣ」;2.「日」這個音發得很不好,會發得有點像「二」,也不是說沒有捲舌,應是舌尖翹得不夠後面,所以才會發不準,光是這個音,就糾正快五分鐘,因為我是一個一個糾音,直到學生都發得正確或是比較接近的音,才繼續上課,因為ㄖ是很基本的、很常用的音,所以一定要發得好才行。 |
教學心得:本來以為學生一天沒上課就會忘了要早點進教室的規則,沒想到學生還是很早就到教室了,看到孩子們真的有把我的話聽進去,還蠻有成就感的。課程一開始,我先複習前天的上課內容「憫農詩」,問學生每句的意思還有作者為什麼要寫這首詩,學生都能回答得很好。接下來是課文背誦,這首詩真的不難背,加題目也才25個字,所以學生其實五分鐘就能夠背好,我給學生五分鐘,讓他們在自己位子上默背,其中有兩個學生,怎麼樣都不肯背,因為他們覺得很難背,我便鼓勵他們這首詩一點也不難,二年級每課課文都至少150字,這首詩才25個字,同組的學生會鼓勵他們,我在這堂課看到了孩子們互助合作的表現,沒有一個孩子是不願意幫助學習力較弱的學生。五分鐘一到,要學生一個一個上台背,學生都背得很好,連那兩個原本不想背的,都能夠完整的背誦,頓時覺得非常感動,當背誦流程結束,看了看時間,也只剩五分鐘,若要進新課的話會有點趕,所以就待孩子們去遊戲室玩遊戲,結束這堂課。 |
輔導老師: |
漢城華僑小學教育實習實習生日誌
實習時間:2011年11月7日 實習對象:15位小學二年級學生 |
教學內容 教學教材:※第八課『唐詩選其一 憫農詩』 (自編教材) 教學流程:(A) 課堂管理 – 10分鐘1.管理秩序,叫同學快點坐好。2.點名。3.發回資料夾,要學生將上次學的課文放入資料夾4.發下課文 「憫農詩」(B) 會話教學 – 30分鐘1. 先帶學生念一遍課文「憫農詩、作者、李紳……」2.一起唸完課文,分三組唸。3. 複習昨天教的內容→T:請問這首詩的詩名是什麼?→T:請問「憫」是什麼意思?→T:「農」是什麼意思?4. 課程進度(1)「汗滴禾下土」: →T:因為天氣很熱,所以我們會…..?→S:流汗→T:很好。那有誰知道「禾下土」是什麼意思?→S:稻米下面的土→T:非常好→T:所以「汗滴禾下土」是什麼意思?→S:汗滴到農作物下面的土裡 (2)「誰知盤中飧」→T:猜猜看「知」在這裡是什麼意思?→S:知道→T:「盤中」是「盤子上」的意思,「中」是「上面」的意思。→T:「飧」是「飯,食物」的意思,「誰知盤中飧」的意思「但是有誰知道盤中的飯 (要學生在上面寫「但是」)」(3) 「粒粒皆辛苦」→T:「粒粒」:每一粒 (補充:「米」煮熟變成「飯」/ 一粒米)→T:「皆」:都是→T:「粒粒皆辛苦」的意思就是:「每一粒米都是農夫辛苦工作而來的。」 (4) 再唸一次課文(下課) |
學生語言問題:今天把整首詩教完了,「憫農」、「鋤禾」都是二聲和三聲配,學生還是會念成「ㄇㄧㄣˊㄋㄨㄥˇ」和「ㄔㄨˇㄏㄜˊ」,聲調都會變調,還需要多多糾正,另外,「誰知」也會念成「ㄕㄟˇ知」;「飧」會念成「ㄕㄨㄣ」。 |
教學心得:今天還沒上課我就站在操場上,看二年級學生放學,和導師到別後,我一個一個抓,要他們去上課,效果很好,我一進教室,全班都坐得好好的了。基本上今天上課情況和昨天差不多,因為我感冒了,所以我講話會變得很小聲,也會跟學生說你們如果再講話,就會聽不到老師再說什麼,講課講到一半,若發現學生開始講話,我就會停下來,不說話,學生也就知道了,今天把第一首詩講完了,明天會讓學生默背這首詩,也會再補充這首詩的意涵。 |
輔導老師: |
20111105 小二課程第三十三堂課
教 學 流 程 |
課堂管理5分鍾 |
1. 管理秩序,叫同學快點坐好。
2. 點名。
3. 發課文-「憫農詩」
4. 要學生不准把貼紙撕掉
|
會話練習
35分鍾
|
教學流程:1. 先帶學生念一遍課文「憫農詩、作者、李紳……」2. 一起唸完課文,分三組唸。3. 生字教學
(1)「憫」:憐憫,同情
(2)「農」:農夫
(3)「鋤」:鋤頭。在這裡是動詞「用鋤頭」
(4)「禾」:農作物,飯
→用鋤頭在地上除草
(5)「日」:太陽
(6)「當」:正當
(7)「午」:中午 11:00 – 1:00
→太陽正當中午時
(8)「汗滴禾下土」:汗滴在農作物下面的土裡
(9)「飧」:飯,食物
→但是有誰知道盤中的飯 (要學生在上面寫「但是」)
(10)「粒粒」:每一粒 (補充:「米」煮熟變成「飯」/ 一粒米)
(11)「皆」:都是
→每一粒米都是農夫辛苦工作而來的4. 再一起唸一次課文 (若還有時間,要學生背課文。)
(下課)
|
漢城華僑小學教育實習實習生日誌
實習時間:2011年11月3、4日 實習對象:15位小學二年級學生 |
11月3日教學內容 教學教材:※第七課『南瓜燈籠』(自編教材) 教學流程: (A) 去操場抓小孩 (20分鐘) (B) 會話教學 – 10分鐘 1. 複習前天教的生字→T:來,誰還記得前天教了哪些生詞?講一個,加一分→S:南瓜、家家戶戶、突然地、各式各樣、萬聖節、期待、燈籠。→T:很好,現在把這幾個單字圈起來 →T:「各式各樣」是什麼意思呢?→T:「家家戶戶」是什麼意思呢? (C) 罵學生 – 10分鐘 11月4日教學內容 教學教材:※第七課『南瓜燈籠』(自編教材) 教學流程:(B) 會話教學 – 10分鐘1. 念第二段課文(分組念),並在黑板上寫下第二段生字 (1) 頂端 →T:(拿起杯子) 小朋友,哪裡是頂端?上面還是下面?還是旁邊?→T:那下面是什麼?→T:上面是「頂端」所以下面我們會說「底端」,懂嗎?(2) 籽 →T:哪些水果有籽?→T:你們知道植物也有籽嗎?(3) 刻 (「雕刻」조각 )→T:我們都用什麼東西刻東西啊?(4) 傍晚 (T: 黃昏 「傍」:是「快要」的意思)→T:傍晚是晚上的意思嗎?→T:傍晚是黃昏的意思就是快要晚上的意思→T:把「傍」圈起來,在「傍」旁邊寫 是「快要」的意思(5) 蠟燭(T: 量詞「支」、「根」)→T:數蠟燭的時候,我們會說一___蠟燭 (量詞「支」、「根」)(6) 專屬 →T:只有自己才有,別人沒有的,是獨一無二的5.再念一次第二段課文(分組念) 6.第二段課文提問 (1) 「頂端」的相反詞是什麼?(2) 「專屬」是什麼意思?(3) 「傍晚」是晚上的意思嗎? 如果不是,那是什麼意思呢?(4) 造句:(1)各式各樣 (2)專屬 (3)傍晚 (4) 頂端 (5) 家家戶戶 (下課) |
學生語言問題:「期待」:會唸成「*ㄑㄧ待」;「傍晚」會唸成「ㄆㄤˊ晚」。最近我觀察到一個問題,就是幾乎全校的學生都會講「弄」這個字,而且頻率非常平凡,動不動就說「我要把作業弄完」、「我要弄給老師」、「你不要一直弄」,以上這些句子都非常奇怪,「弄」是一個很模糊的詞,它有很多意思,我們可以說「清乾淨」、「弄乾淨」,在這邊是「做」的意思,也就是英文的「do」,可是並不是每個受詞的前面都可以用「弄」,這樣其他動詞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這真的是個很奇怪的現象,這個字有很多意思,1.把玩、玩賞,2.遊戲、耍弄,3.做、從事、處理,4.探察、追究,5.取得,6.搖動、攪動,可能因為這字的意思真的意思太多了,所以學生以為每個動詞都可以用「弄」,要趕快改過來才行。 |
教學心得:這兩天上課狀況非常糟糕。10/3一進教室,發現班上只剩7個人,另外6個人全都跑到外面玩,看了看白板,上面寫「老師來找我們」,我一開始以為學生只是下課好玩,上課時間一到就會回教室,沒想到他們真的給我搞失蹤,我要班上七個人乖乖待在教室,我就真的到操場找他們,好不容易找到六個了,有一個女孩子一直都找不到,她之前一直都沒來上課,直到昨天周老師問我他怎麼都在外面玩,我才發現她原來是每天都要來上課(因為之前她跟我說他星期一到星期五都要去學院,所以不能來,我就以為她不來上課了),結果最後竟然在寫作業等媽媽的教室找到她,我先讓她上完課,上完課我把她留下來,大罵特罵!問她為什麼要說謊?學院根本就是3點以後才要去的,我們會話課是1點到2點30,所以根本沒有衝堂,罵到她的學院老師來才讓她走,也警告她明天要乖乖來上課。10/4一進教室,又一堆人不見,有人說他們躲到幼稚園,之後發現原來是有人在白板上寫「老師來抓我們」,然後很多學生看到了,就跑出去躲起來,以為我會去找她們,我到教室以後,並沒有看到這段話,因為已經被擦掉了,之後周老師來了,一個一個被罵以後,班上就變好乖,然後上課氣氛就變得很好,大家都好安靜,感覺被嚇到了,所以就很順利的上完一節課。上完課我開始反思,我必須說剛剛那堂課的氣氛不是我想要的,太沉重了,學生都沒有什麼活力,可是也因為這樣,課程很順利的結束了。反觀我之前的課程,沒有一堂課是剛剛好把當天預計的課程上完的,因為花了許多時間去管秩序,因為之前的我上課內容太過輕鬆,所以學生認為態度也可以隨便,坐沒坐相,上課可以隨便離開座位,這樣也不對!這樣的教學方式已經有點趨近在玩中學了,這是最不好的教學法,因為學生玩的永遠比學的還多,態度也不正經。之後我上課會更嚴肅,要建立起上課秩序,上課不准遲到,說話要舉手,不准離開座位,這最基本的道理都要重新教。 |
輔導老師: |
20111101 小二課程第二十九堂課
教 學 流 程 |
課堂管理5分鍾 |
1. 管理秩序,叫同學快點坐好。
2. 點名。
3. 向學生收回期中考考卷 |
會話練習
35分鍾
|
教學流程:課程教學(30分鐘) 1. 複習昨天教的生字→T:來,誰知道,昨天教了哪些生詞啊?講一個,加一分→S:南瓜、家家戶戶、突然地、各式各樣、萬聖節、期待、燈籠。→T:很好,那現在誰能告訴我「突然地」是什麼意思?→T:那「各式各樣」是什麼意思呢? 造個句子吧→T:(指著「燈籠」)全宰亨,這個生詞怎麼念? 2. 念第二段課文,並再黑板上寫下第二段生字(1) 頂端 (T: 補充「底端」)(2) 籽 (T: 植物的「種子」)(3) 刻 (T: 我們都用什麼東西刻東西啊? 「刀」查「雕刻」韓文)(4) 傍晚 (T: 黃昏 「傍」:是「快要」的意思)(5) 蠟燭(T: 量詞「支」、「根」)(6) 專屬 (T: 只有自己才有,別人沒有的,是獨一無二的) 5.念一次第二段課文(分組念) 6.第二段課文提問 (1) 「頂端」的相反詞是什麼?(2) 「專屬」是什麼意思?(3) 「傍晚」是晚上的意思嗎? 如果不是,那是什麼意思呢?(4) 「專屬」是什麼意思呢? |
漢城華僑小學教育實習實習生日誌
實習時間:2011年11月1日 實習對象:15位小學二年級學生
|
教學內容 教學教材:※第七課『南瓜燈籠』(自編教材)教學流程: (A) 課堂管理 – 5分鐘
1. 管理秩序,叫同學快點坐好。
2. 點名。
(B)會話教學 – 35分鐘 ※課堂暖身 (五分鐘)→T:小朋友,昨天是什麼節?→S:萬聖節→T:昨天去了哪裡玩呢?→S:英文班派對→T:你打扮成什麼呢?→S:吸血鬼、仙女、怪獸→T:是不是拿到很多糖果呢?→S:對。 ※課程教學 (三十分鐘) 1. 複習昨天教的生字→T:來,誰還記得昨天教了哪些生詞啊?講一個,加一分→S:南瓜、家家戶戶、突然地、各式各樣、萬聖節、期待、燈籠。→T:很好,那現在誰能告訴我「突然地」是什麼意思?→T:那「各式各樣」是什麼意思呢? 造個句子吧→T:(指著「燈籠」)全宰亨,這個生詞怎麼念?→T:「家家戶戶」是什麼意思呢? 2. 念第二段課文(分組念),並在黑板上寫下第二段生字(1) 頂端 →T:(拿起杯子) 小朋友,哪裡是頂端?上面還是下面?還是旁邊?→S:上面。→T:對,那下面也可以說是什麼?→S:不知道。→T:上面是「頂端」所以下面我們會說「底端」,懂嗎?→S:那旁邊呢?→T:旁邊就只講旁邊就好。(2) 籽 →T:哪些水果有籽?→T:西瓜,橘子,蘋果……(下課) (下次上課第二段重新上) |
學生語言問題:今天在複習昨天教的生詞以及第一段課文時,學生的語音都很標準,沒有什麼問題,只有在抽問學生「突然地」怎麼念時,有些學生的「地」還是會唸成「ㄉㄧˋ」,可能「地」真的對二年級而言還有些難度。 |
教學心得:最近上課情況都算穩定,慢慢掌握學生的個性。目前持續用分組的方式,將學生分為三組,分組方式有個問題,現在連學生也發現到了,當哪一組有全宰亨這個小孩時,那組就永遠是最低分,因為每說一句韓文就會扣一分,所以變成每個學生都不想跟他一組,因為會被他拖累,所以我昨天試著把全宰亨隔離,讓他自己一組,我本來以為沒有什麼效果,沒想到,不但班上便安靜許多,各組也變得更團結,全宰亨也變很乖,因為他也知道一個人要拿分數比小組拿分數簡單多了,不過我還是覺得這樣的分組方式有點不太對,因為有點算將他排除在外,未來會在找更適當的方法。 |
輔導老師: |
漢城華僑小學教育實習實習生日誌
實習時間:2011年10月31日 實習對象:15位小學二年級學生 |
教學內容 教學教材:※第七課『南瓜燈籠』(自編教材) 教學流程: (A) 課堂管理 – 5分鐘
1. 管理秩序,叫同學快點坐好。
2. 點名。
3. (B)會話教學 – 30分鐘 ※課堂暖身 (五分鐘) 1. 小朋友,今天是幾月幾號?→S:10月31號2. 有誰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啊?(補充:節日)→S:萬聖節→T:除了萬聖節,你還知道哪些節日呢?→T:還有聖誕節,春節,感恩節3. 萬聖節都做什麼呢?→S:做南瓜燈籠,打扮得像鬼一樣 (發下第七課課文 南瓜燈籠 讓學生先寫上班級以及姓名) ※課程教學 (三十分鐘)1. 先念第一段課文,並在黑板上寫下第一段生字※每教一個單字,要學生在課文中圈出單字位置※(1) 南瓜→T:有沒有吃過南瓜?好不好吃?→S:不好吃(2) 燈籠 →T:除了萬聖節,還有哪個節日要提燈籠呢?→S:春節、元宵節(3) 期待 →T:小朋友知道「期待」是什麼意思嗎?→S:不知道→T:是等待、希望;開心的、興奮的想要 的意思(4) 萬聖節(5) 家家戶戶→T:猜猜看,這裡的「家」是什麼? (T:每家)→S:我的家,你的家的「家」→T:沒錯,那「戶」是什麼意思?→S:*窗戶→T:不太對唷,這邊的「戶」跟「家」是一樣的意思,像是「住家」=「住戶」,所以「家家戶戶」就是「每家」的意思,不是「窗戶」的意思!。(6) 突然地 →T:「地」念˙ㄉㄜ,後面一定要放動詞,像是快快樂樂地跳著,高興地吃飯,快樂地唱歌(7) 各式各樣 →T:有好多不同的樣式,好多種的意思。(拿出小朋友的一包糖)→T:小朋友,這包裡面有好多種糖果喔,我們也可以說:「這包糖裡有各式各樣的糖果。」→T:「各式各樣」還可以用在哪呢?誰會造句?→S:商店裡有各式各樣的餅乾→T:花園裡有各式各樣的花000 2. 再念一次課文 (分組念) 3. 第一段課文提問(1) 今天是孩子們最期待的什麼節?(2) 「家家戶戶」是什麼意思呢?(3) 「各式各樣」造句(4) 「期待」是什麼意思? ※若還有時間,就教第二段;沒有時間的話就給學生著色。 |
學生語言問題:今天主要是讓學生做學習單,這份學習單原為三年級作文班教材,我發現其中有些例句對二年級而言稍難,有些詞彙太過艱澀,解釋了學生也聽不懂,像是「細菌」、「翱翔」、「擋風避雨」,所以在練習例句時,學生的會因為不知道該怎麼念某些詞彙而停頓,以後應該先教學生例句中的單字再念例句。 |
教學心得:在做學習單時,發現有些學生的字彙量很足夠,也因為如此,學生造出許多佳句。像是「如果我是兔子,我就可以蹦蹦跳。」、「如果我是蝴蝶,我就可以在天空中飛舞、採花蜜。」、「如果我是商人,我就要給買東西的人便宜的價錢,還要給客人高品質的商品。」不過相反的,也有一些學生會造出令人噴飯的句子,像是「如果我是人,我很好。」、「如果我是蘋果,我很好吃」,這些句子都不夠完整,之後會特別注意這幾個學生的學習狀況。 |
輔導老師: |
漢城華僑小學教育實習實習生日誌
實習時間:2011年10月24-27日 實習對象:15位小學二年級學生 |
※本週為期中考週,學校期中考為週五、週六,因為不想讓學生有太大的壓力,所以選在10/24(一)考試,10/25(二)檢討考卷,10/27(四)因為隔天學校就要月考,所以不再上新課,而是讓學生玩比手畫腳的遊戲。 ※10月24日教學內容(月考) (A) 課堂管理 – 3分鐘
1. 管理秩序,叫同學快點坐好。
2. 點名。
(B)測驗複習 –10分鐘(針對考卷內容再複習一些重點)→T:(發下資料夾) 好,我們可以說我有一______耳,一______嘴?→S:一雙耳,一張嘴→T:我有兩隻眼睛就是一_____眼?→S:一雙眼……(複習十分鐘後即考試)※考試 (25分鐘) (下課) ※ 10月25日教學內容(考卷檢討)(發回考卷)→T:考不好的要在加油啊……。 現在開始檢討考卷,寫錯的要訂正。→T:第一大題:自我介紹,都沒什麼問題,只有尹亮賢的興趣不太對,你的興趣怎麼會是「畫家」?「畫家」是你的志向,「畫畫」是你的興趣,快點改。→T:再來是量詞,考前復習過了,結果你們還是寫錯,(在黑板上畫人臉)→T:好,這是左眼,這是右眼,我們可以說我有一雙眼,耳朵也是兩隻,所以也是一雙耳朵。嘴巴是一張嘴,沒什麼問題。→T:第二大題:連連看,考前也復習過了,只是把「星期四」拿掉,你們就不會寫了喔?星期一到星期三都對,星期五、六、日就亂掉了,現在把資料夾拿出來,看著課文改一改。 →T:第三大題:把正確答案圈起來,這題錯最多哦,1.和2.題是考「的」、「得」、「地」的用法,「跑」是動詞,後面要接「得」;高高興興+「地」變成副詞,會放在動詞「跳」的前面,這題錯比較多,現在懂了嗎?不懂要問!再來比較多人錯的是第6.題,因為偷吃仙藥,飛上天的人是誰?怎麼一堆人選后羿?飛上天的是他老婆,嫦娥。再來是最後一題的「黃香鑽進父親的(榜樣)/(被窩)暖被」,幾乎所有人都寫「榜樣」,全班寫對的應該只有三個人,那三個人才是大家的榜樣,黃香是進去父親的被窩暖被!→T:第四大題,選擇題,錯最多的是第3.題,老王的背很痛,所以他拜託了一位有名的醫生幫他_____?很多人選(A) 榜樣, 榜樣是模範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人的意思,是名詞,醫生當然要幫病人治療才對呀!→T:好,現在訂正完的拿來前面給老師檢查,檢查完就收進書包,拿回家給父母簽名,知道了嗎?→S:知道了。(下課) ※ 10月27日教學內容(遊戲回顧)
今天共玩了三個遊戲,分別是「一、二、三,木頭人」、「比手畫腳」、「蘿蔔蹲」,玩遊戲玩到剩下十分鐘,我把學生都叫回班上,問他們明天國文考哪幾課?會不會背課文?請學生來台前背第一到第六課課文。
|
教學心得:其實一般會話班是不用月考的,可是我的想法是,畢竟只在這待一年,能夠檢視學生的學習成果的機會實在不多,所以想看一下學生對於上課兩個月一來的學習成果,以下是成績級距:「應考人數:13人」「90分:5人,80分:2人,70分:1人,60分:2人,60分以下:3人」我覺得我出的考卷不難,沒有任何一題是超出範圍的,都是上課教過、課文裡的,所以一開始看到不及格還有3個人,有點挫敗感,不過也代表我的教學還不夠好,班上還是有些學生無法吸收上課的內容,我還要更努力才行! |
輔導老師: |
全新的正體中文 WordPress 網誌 全球華文網教師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