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週

0916

今天小學二年級上十二生肖的文化課,我做了十二個生肖的圖片,請小朋友們念出動物的名字。因為他們對於自己的生肖幾乎都認識,而且在這一個國家很注重生日,所以生肖對於他們來說並不陌生。我先把十二個圖片都貼到黑板上,請小朋友念出名稱,念完之後再把字卡貼上去。之後請小朋友記住他們的順序,唸過每一個生肖之後,把圖卡隨機發給小朋友,拿到之後對小朋友說等等要唱一首歌,兩隻老虎,在唱歌期間小朋友可以亂走,等到歌曲一結束,小朋友必須要在我面前依照手上拿的生肖順序排好。一開始玩的時候學生還沒有進入狀況,玩了第二次第三次之後漸漸的他們曉得要做什麼。之後我請他們交換圖卡,並切在玩一次,希望小朋友知道生肖的順序。雖然過程很好玩,但是要注意教室環境的安全問題,因為這間教室的課桌椅是連在一起而且又是鐵製的,所以在跑的時候要注意,或者可以把課桌椅移到一邊。

0919

今天去小學二年級上課,我教的內容是有關於十二生肖。除了複習上一次的課程(圖片與字卡配對)之外,今天要小朋友畫出自己的生肖,並且知道
你屬什麼?”的問句。今天複習完之後還沒有講解等等要做什麼就把東西發下去了。而且昨天忘了請他們今天要帶著色筆來。不過還好他們的書包幾乎每天都有帶著色筆,加上他們對於生肖不陌生,所以課程還是進行的了。學習單內容還有一些問題例如爸爸屬什麼? 媽媽屬什麼? 然後請他們畫下生肖。有些小朋友還不曉得爸媽的生肖,所以我請不知道的人回家問父母。今天課堂上除了有一點吵鬧還有一些小朋友一直不斷離開座位問我: 這樣對不對? 
是這樣嗎? 之外都很順利。

0921 

最近教小朋友一些才藝,例如昨天教他們剪貼色紙,先給他們一人一張圖畫紙,然後中間畫一個形狀,之後減下來保留剩下的部分,然後再用色紙一塊一塊的用膠水或白膠黏上去。一開始我有拿我自己做好的範本到班上,我用的是心型的型狀,結果小朋友們都叫我幫他們畫愛心,還有每一次我做一個步驟之後,小朋友們都會一直問我「老師,這樣對不對、老師,like this?」這些話,有些小朋友乾脆擺爛直接對我說老師我不會做幫我做,所以我那一堂課整個很忙,也幫他們摺了不少紙鶴。但也有些許比較聰明自信的學生跟上我的步驟,雖然過程當中我的話不曉得重複了幾百次,而且還要管理秩序,但是看到他們把成品做出來,我就很開心,請他們一起拍照。我覺得教摺紙可以事先準備好步驟海報或圖片,這樣他們可以按照步驟比較安心的摺。雖然事先我先拿好成品給他們看,他們也很興奮,不過因為沒有步驟圖,導致老師整個很忙。下一次要準備好圖片,或者摺紙教學的影片,可以不停的重複播放也很不錯。

第十二週

一對一教學

最近依然在幫三位學生輔導中文,教材課本是生活華語音標手冊為主,五百字說華語是進階的課本,所以在上完音標手冊之前五百字說華語為輔,我利用簡報的方式教導小朋友,作業是利用師大生字簿的生字練習學習單。教寫字的時候我告訴他們一個原則,通常比畫是由左到右,由上到下的寫法,一開始他們寫中文字有點再像畫圖,不過到後來他們掌握了這個原則,漸漸改善了。有一個學生小學六年級,他是學習華語的初學者,一開始先教他怎麼寫他的名字,作業是把名字練習寫十次。不過有一次小考要他寫名字的時候,他忘記了他的名字怎麼寫,如果寫名字機會很多的話,我覺得這個情況可以改進。有一次她問我一個問題,為什麼一個字會有兩個羅馬拼音,例如心,漢語拼音應該是XIN,但是常用拼音卻是SIN,而且同時出現在課本當中,我叫他看漢語拼音的部份,不過學生覺得漢語的拼音很奇怪,在加上他的英文很好,有時候會發音會與英語發音搞混。逐字念的時候還算發音標準,但在念句子的時候發音被英語影響的很明顯。另一個學生問我的問題是中的U上面為什麼有兩個點,一開始有點覺得奇怪為什麼他會問這個問題,後來發現例如ㄩ的音,ㄩ的音就會變成yu。如果ㄩ在當作韻符的話U上面會有兩點。不過這樣子跟小朋友解釋我覺得小朋友吸收不了。還有一個問題是介音與韻符結合的漢語拼音會改變,例如ㄧㄚ的漢語拼音是YA但是與聲符結合他就必須變成-IA,如果我解釋的話我怕小朋友覺得中文很難就放棄不學了,所以我一次就只解釋一個或兩個,慢慢來。希望他對中文依然有興趣。因為一對一輔導是短期的,下個禮拜就要把他放回特別班,而特別班的教材課本是以五百字說華語為主,而且不管是生詞量或者是話輪,我覺得這樣對一個初學者來說真的是太難了。以一個小學生來說生字量一次大該是6~8個比較剛好,但是特別班不管式教法或者教學氣氛都不是很適合初學者。因為學校是以考試成績為導向,所以這裡的教學方式都其為傳統,特別注重學生的發音以及寫字,所以老師通常是請學生念課文,不然就是抄寫黑板上的東西,很少會有情境給學生自然的對話。而且這裡的中文老師對學生私下說話幾乎是用英文不然就用菲律賓語,如此一來學生更覺得中文學了幾乎沒有什麼用,只是拿來考試拿個成績罷了。中文部的表演與英文部的表演差很多,從學生的態度就看得出來。例如中文部辦比賽或才藝表演的時候,學生在台下一直吵鬧,中文部的老師也無法拿他們怎麼樣。學生對於英文部的老師才有敬畏感,因為在這裡英文與中文比較起來,英文被視為比較重要的語言。我覺得中文教學不管是教材還是教法,老師的素質也要提升,這裡的老師中文發音不是很好,有時候上課還會穿插台語,菲律賓語,英文,在學習中文的路上學生很難學的有效率。

第十二週

一對一教學

最近依然在幫三位學生輔導中文,教材課本是生活華語音標手冊為主,五百字說華語是進階的課本,所以在上完音標手冊之前五百字說華語為輔,我利用簡報的方式教導小朋友,作業是利用師大生字簿的生字練習學習單。教寫字的時候我告訴他們一個原則,通常比畫是由左到右,由上到下的寫法,一開始他們寫中文字有點再像畫圖,不過到後來他們掌握了這個原則,漸漸改善了。有一個學生小學六年級,他是學習華語的初學者,一開始先教他怎麼寫他的名字,作業是把名字練習寫十次。不過有一次小考要他寫名字的時候,他忘記了他的名字怎麼寫,如果寫名字機會很多的話,我覺得這個情況可以改進。有一次她問我一個問題,為什麼一個字會有兩個羅馬拼音,例如心,漢語拼音應該是XIN,但是常用拼音卻是SIN,而且同時出現在課本當中,我叫他看漢語拼音的部份,不過學生覺得漢語的拼音很奇怪,在加上他的英文很好,有時候會發音會與英語發音搞混。逐字念的時候還算發音標準,但在念句子的時候發音被英語影響的很明顯。另一個學生問我的問題是中的U上面為什麼有兩個點,一開始有點覺得奇怪為什麼他會問這個問題,後來發現例如ㄩ的音,ㄩ的音就會變成yu。如果ㄩ在當作韻符的話U上面會有兩點。不過這樣子跟小朋友解釋我覺得小朋友吸收不了。還有一個問題是介音與韻符結合的漢語拼音會改變,例如ㄧㄚ的漢語拼音是YA但是與聲符結合他就必須變成-IA,如果我解釋的話我怕小朋友覺得中文很難就放棄不學了,所以我一次就只解釋一個或兩個,慢慢來。希望他對中文依然有興趣。因為一對一輔導是短期的,下個禮拜就要把他放回特別班,而特別班的教材課本是以五百字說華語為主,而且不管是生詞量或者是話輪,我覺得這樣對一個初學者來說真的是太難了。以一個小學生來說生字量一次大該是6~8個比較剛好,但是特別班不管式教法或者教學氣氛都不是很適合初學者。因為學校是以考試成績為導向,所以這裡的教學方式都其為傳統,特別注重學生的發音以及寫字,所以老師通常是請學生念課文,不然就是抄寫黑板上的東西,很少會有情境給學生自然的對話。而且這裡的中文老師對學生私下說話幾乎是用英文不然就用菲律賓語,如此一來學生更覺得中文學了幾乎沒有什麼用,只是拿來考試拿個成績罷了。中文部的表演與英文部的表演差很多,從學生的態度就看得出來。例如中文部辦比賽或才藝表演的時候,學生在台下一直吵鬧,中文部的老師也無法拿他們怎麼樣。學生對於英文部的老師才有敬畏感,因為在這裡英文與中文比較起來,英文被視為比較重要的語言。我覺得中文教學不管是教材還是教法,老師的素質也要提升,這裡的老師中文發音不是很好,有時候上課還會穿插台語,菲律賓語,英文,在學習中文的路上學生很難學的有效率。

第十一週

戲劇

這一個禮拜除了一對一輔導之外,還去看小學生的戲劇表演。小學學生的戲劇表演校長說要糾正他們的發音以及語調,在進行戲劇排演的時候,校長坐在台下看學生們排演,但是只要學生有發音上面的困難,或者與調有些許的不對,校長都會直接糾正他們。在這一個方面我覺得可能不是很好,因為有些學生天生本來就很害羞,不習慣直接被糾正,加上又是在台上當著其他年級的面前拿起劇本一一叫他們念台詞,我覺得會會讓他們的自信心受到打擊,這樣一來他們對於學習中文的熱忱就會大大的減少了。我覺得小朋友們可以上台表演而且又是用不熟悉的語言,光是這一點就可以好好的誇獎他們了,所以我覺得鼓勵的成份要比批評的成分多一點對學生學習會比較有成就感。

 

代課

有一次主任沒有來上班,突然叫我們幫他代課,我們一開始不曉得該怎麼辦,因為當天臨時通知,所以想說放個影片給他們看。第一個班級放的電影是西洋的影片,因為我們手邊的電影只有西洋的影片,撥放時有中文字幕,不過因為那部電影對他們來說有點沉悶,所以到後來有一些人開始說話。下一個班級改看另一部影片,這部電影雖然劇情很吸引人,但是因為語言又是另一種語言,不是英文也不是中文,而且字幕式中文字幕,所以他們更看不懂了。以後要好好蒐集可以在教室撥放的電影,最好是有趣的而且中文版英文字幕,這樣他們就不會看不懂了。如果以後真的有突發狀況突然要被找去代課時,撥放影片是很快速的方法。

 

說故事練習

因為中學生的說故事比賽是禮拜五,一我們接收到的訊息每一次的比賽或表演都是前起天主任突然說要的,而且排演的時候校長都會看,這個對於老師來說很有壓力,我覺得比賽或表演是很重大的事情,如果弄的成功的話,學生會很有成就感,否則只會造成學生的壓力。我覺得這裡的老師都覺得老師教的東西一定會速成,一定會有效,但是學習並不是講求速成,並不是立竿見影的,但是ㄧ來到學校這個環境,好像自己所想的與現實不符合。說故事有兩個學生他們的發音還可以,不過語調需要調整。如果在加上輔助道具例如ppt或者圖片輔助說故事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