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接近離開的日子,就愈多人問我們何時回臺灣,每回答一次我就感嘆一次,時間如梭,想當初還那麼想念家鄉,現在則是捨不得這裡。即使不捨,我們還是要告別,還要繼續完成學業,有好多事等著回臺灣做呢!我們抱著這樣的心情開使這一週,這最後一週的課程,我們並沒有被感傷的情緒影響,依舊花了很多心思準備課程,因二、三年級都進入了新的課程,所以我必須製作新的教具及思考新的教學活動,過程中我感覺到自己有些微心情上的轉折,一邊製作一邊想:最後一次上課了,我該教些什麼讓小朋友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呢?還是就按照平常的教書方法教完最後一堂課?我選擇了後者。與其讓小朋友們無法適應,還不如平實地上完課,平常地和我說再見。每結束一堂課,老師們就會開始向小朋友解釋「臺灣老師要回家了」這件事,並讓他們和我們照照相,有的小朋友如平常一樣,依舊調皮搗蛋、跑來跑去,有的小朋友聽到這個訊息感到吃驚、錯愕,有的則衝向我,拉住我的手直叫「老師」,看著他們可愛臉蛋上的表情,我覺得好滿足,在這一刻,他們一個個就像天使,揮動著小手,讓我這幾個月來的辛苦都不苦了,什麼語言隔閡也都消失了,這就是幸福。
結束課程前,副校長請我們填寫「實習生自我鑑定表」,他說學校去年並沒有任何準備,他們必須讓實習制度愈來愈完整,所以從今年開始之後的每一年會做更多的改善,「實習生鑑定表」就是一個開始,我們填寫完畢後,校長會根據我們的內容及平常表現給予評語。寫鑑定表的同時,有好多回憶同時湧現,第一次上課的混亂情形及過程中種種有趣的事,我反省了自己的教書方式,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另外,我提供了一些關於教材上的建議給學校,希望能盡我微薄之力幫助學校。我覺得很感動的是,副校長為了讓校長讀懂我們寫的內容,他還ㄧ字ㄧ字翻譯給校長,因校長不太能閱讀中文,這麼辛苦的讀完就為了要給我們評語,我們真的很感動也很感謝。
最後一天在慈容小學,老師們還為我們舉辦了小小的歡送會,我們收到了好多來自學生們的卡片及老師們的祝福,還有小朋友難過地哭了,連平常調皮搗蛋的學生都哭了,這讓我再也只不住淚水,雖然與大家相處的時間不算長,但已經建立起深厚的情感,我們總是受到老師們的照顧,我們有任何需要,他們都會放在心上並且為我們解決。在教學方面,他們給了我們很大的空間發揮,讓我們真的能夠執行自己的教學策略,他們也總是扮演著我們和學生的橋樑,在課堂上協助我們,讓我們能夠順利地教學。我從他們身上得到最寶貴的經驗是如何與學生溝通,他們總是願意花時間傾聽學生的需求,當學生犯錯時,他們不會氣沖沖地罵學生,而是以溫柔嚴肅的語氣對他們講道理,實在是耐心無比,十分值得學習。
善明彌勒佛院也為我們舉辦了簡單但熱熱鬧鬧的歡送晚會,他們十分貼心地製作了我們在巨港三個月的回憶錄,也準備了許多歡樂又溫馨感人的節目,從頭到尾我的眼淚從沒停過,看著這些節目勾起了我好多回憶,我們曾經也在舞臺上獻唱歌曲,如今換成他們為我們歌唱……心裡頭百感交集,真想待得久一點,真想在這裡繼續快樂地教中文,真的好捨不得離開這個屬於我們的「第二個家」。但緣起就有緣滅,我們總要離開,雖然我們的緣分暫時告一段落,但我相信緣分還會再將我們繫在一起,我非常期待那天的到來。
一年級和二年級這週的課程都不約而同上到閱讀,課本裡的閱讀其實就是類似兒歌的小短文,事實上裡頭有些詞語偏難,不符合一、二年級的程度,且歌謠裡常有襯字,對於一、二年級剛接觸中文的小朋友來說,他們根本無法體會何謂音韻、節奏之美,我也不好解釋,所以我就只解釋較重要的單字,接著就以「帶動唱」的方式吸引小朋友的注意,一邊朗誦、一邊做著動作,小朋友們都很樂在其中,而且會把課文念得很大聲,多讀幾次小朋友們就都能夠熟記閱讀中的單字了,幾次練習後我會找幾位自願者到臺前當「小老師」,要和我一起教臺下的學生,小朋友們聽到自己是小老師都很高興,也很賣力地做著動作,我盡量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上台當小老師,因為他們認為上台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但是這個方法教不適合用在一年級,因為他們實在太失控了,當台上的小老師表演時,台下簡直亂成一團。我才知道當老師果然不能夠偷懶地使用同一套方法,隨著教學對象不同,成效也會有所不同,老師的腦子裡要有源源不絕的點子才行呢!
星期四是三B的考試,考試前我很擔心他們不會做我們出的題目,老師也叮嚀我要再複習,所以課堂前三十分鐘我依照考卷各大題的題型為他們複習,讓他們上台練習、作答,有些題目甚至和考卷的一樣,不過當他們正式考試時還是有很多疑問,儘管都複習了一遍,本來就會寫的學生不提,不會寫的還是不會寫,不僅他們疑惑,我也很疑惑!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呢?是他們不習慣考試嗎?後來老師告訴我,雖然課堂上都教過了,但是這裡的學生大多沒有回家複習的習慣,所以常常忘記。順帶一提,考卷中有一大題是看漢字寫拼音,大部分的學生都會作答,不過很少全對的,不是聲調寫錯,就是聲調放錯位置,再不就是拼得不完整,這個問題其實早在第一、二週上課時就發現了,他們的拼音基礎其實是不扎實的,學校方面應該要注意這個問題,多安排拼音的課程,鞏固他們的基礎,免得基礎不足卻又要學更難的漢字字型,只會愈學愈糟。考試時,學生們一有問題就會自己跑過來問我,走來走去,一點也不像在考試,老師自己也很無奈地問我:印尼的小學生和臺灣的小學生是不是很不一樣?我告訴老師的確如此,或許是臺灣的老師比較嚴格,會要求學生,老師也同意我的看法,他說印尼現在的小學生大多不聽老師的話,老師也不能夠凶他們,愈凶他們愈是不聽話,反而就不理會老師說的話了。聽完這番話,我真的很佩服慈容小學的老師們,他們每一個人都好有耐心,面對學生的吵鬧也不會亂發脾氣,不管學生再怎麼亂,老師們依舊從容,不過,這對小學生來說不見得是件好事,老師們還是要適時地規範學生,在小學階段就應該樹立良好的品德。
這週是離開印尼前的倒數第二週,有好多事等著處理,心情很是緊張,尤其是想到我們要自己從巨港搭機到雅加達,再從雅加達飛回臺灣,這中間的轉機過程真的讓我十分擔心。會長因為要回臺灣開會,故無法與我們同行,我們只能靠著他事前畫給我們的地圖走,我現在真的只祈求我們不會迷路、不會被海關刁難。在佛院裡待久了,我還真的想向佛祖叩首,請祂保佑我們順利回到臺灣呢!會長離開印尼前一天,我們又一起吃了飯,是我們和會長在印尼的最後一次聚餐,想來有些感傷,但是開朗的會長一直說笑,讓我們的心情也跟著放鬆了。在我們心中,他不只是會長,他就像兄長一樣,在我們有困難時義氣相挺;他也像父親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們,真的很感謝會長的照顧及支持,如果沒有他,我們的實習過程不會這麼順利,我們相約回臺灣見!
放了一個禮拜的假期,第一天開始上課還真不適應,學生們看起來都懶洋洋的,進行活動及做練習時的反應都不像之前有精神,我得費好多時間請他們參與活動、做練習,心情難免受到學生的影響,也變得不那麼有活力。幸好第二天開始,學生們就開始收心了,雖然如此,一年級小朋友還是吵吵鬧鬧的,不受控制,依舊令我非常頭痛,班上的頭號麻煩人物總是不肯乖乖做練習,上課時也不坐好,總喜歡跑到台前把我白板上的教材拿走,或是請小朋友上台寫字時,他就會拿著板擦把別的同學寫的字擦掉,同學們對他的舉動都感到生氣,有的對著他叫,有的則是模仿起他的行為,亂動白板上的教材,不知道該拿他們怎麼辦,當個小學老師真的好困難啊!特別我們還有溝通上的困難……
這一週的下午五點到六點半,我們有了一個新的任務,會長請我們輔導十三位即將到臺灣讀僑生先修部的學生,他們的中文程度不一,因此我們先進行了分班考試,共分為四個班,會長希望我們能依他們的程度設計是和他們的補強課程,特別要先跟他們介紹僑生先修部的情況及生活用語,以免他們到台灣什麼都不懂、適應困難。我教的是程度最好的班級,共有兩個學生,兩人都只學過五個月的中文,基本用語都聽得懂也會說,就是讀寫漢字有困難。其中一位學的是正體字,也學過注音,已經有不錯的基礎,就是分不清楚音調,需要多加練習,所以每次上課我都會出音調練習題讓他做,他說音調很難分辨,我利用「爬山」的意象跟他解釋音調,一聲像是走平地,聲音平直且長,二聲是爬坡往上,三聲是滾下山坡又往上,是下沉又上揚的音,四聲則像下山,又短又急促,請他想像過後的確就容易多了,寫起練習也順利得多!一開始上課時,我先介紹僑生先修部的環境、生活情形、上課方式及如何選組,畢竟我曾經在師大林口校區生活過,我應該告訴他們這個校區的情形,以及需要注意什麼。他們聽了都有點擔心,但是我叫他們到臺灣的第一年就該待在學校、宿舍好好唸書、學中文,什麼都不要想太多,等自己上了理想的學校就能好好規畫自己的生活了。其中一個學生問我臺灣人對印尼人是否會不友善,我很驚訝她這麼問,接著她說認識的朋友告訴她臺灣人對印尼人不友善,所以她很擔心,雖然不知道她的朋友是在什麼情況下感受到不友善,但我想她所謂的不友善,應該是語言不通造成的誤會吧,因為不明白對方的意思,難免有時會顯得冷漠。我告訴她不用太擔心,大部分的人都非常熱情,像我一樣,聽完之後她笑得很開心,看來她十分同意我是個友善的人喔!
該介紹的生活用語都介紹完後,我煩惱著短短幾天該教給他們什麼對他們才有幫助,這時我突然想到出國前我在全球華文網下載了《一千字說華語》的中印尼文版,我仔細看了裡頭的內容,覺得很適合讓他們自學,內容包含自我介紹、打電話、買東西、去郵局……等,課本裡的用語都是他們應該學習且派得上用場的,於是我開始以此進行教學,遇到我很難解釋的詞彙時也還有印尼文可以讓他們對照,十分方便。我讓他們跟我存這個檔案,我告訴他們在家裡有空的時候一定要自己好好地讀,到臺灣後也要繼續,這本書真的好讀又好用。結束輔導的那天,學生們跟我要了聯絡方式,雖然才輔導他們一個禮拜,還不太熟悉他們,但真的很想好好幫助他們,不想讓他們覺得自己在臺灣很無助,希望他們在臺灣有問題的時候真的會記得要問我。
全新的正體中文 WordPress 網誌 全球華文網教師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