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週

段考終於在27號28號順利落幕了

然後接下來就是為期一星期的假期了

但沒想到松柏竟然在這個時候生病了

所以沒有考到段考,我只能把考卷留在學校,等他放假回來再考了 

為了這一星期的假期,除了出考題之外,我另出了一份作業給學生

就是讓學生看故事然後回答問題

我選了兩篇故事,一是「愚公移山」二是「彩衣娛親」

希望他們可以好好閱讀這兩篇故事,並了解其中的意義

 

幼稚班

每次段考,我都會出口說測驗 ,邊考時再錄音

聽到孩子們正確的發音我都會感到很欣慰

希望他們能夠越來越進步

當然由於年齡的不同,故我的考題也是出了兩份

年紀越小的題目較少且簡單

還好孩子們的成績都還不錯

這讓我能夠安心地度過我的假期了 

十二週

這個星期四我們倆到了靈惠參加了幼兒數位教學觀摩

其教學模式真的都是採取第二語言的教學方式

因此更貼近在大學四年裡所學習到的課程

雖然在要到海外實習之前就已經做好無法以數位的方法上課

但看到這些器材及教學方式,還是讓人覺得很懷念

不過還是要自己加加油了!

 

很快地,又快要到了段考 

所以也意味著我又要出考題了!

想當然這星期的課程著重在複習了

於是我就印了好幾份複習考卷,孩子們只能乖乖考試了

加油了,孩子們! 

 

 

十一週

上個星期緊湊的練習及表演後

學校決定讓學生放一天假

畢竟一整個星期的操練下來

孩子們的手都被鼓棒磨破皮了

看到這樣,我實在不忍心出太多的作業給他們

想說讓他們好好的休息一下 

但無論如何,課程還是得上

 

這週我將四年級課程放在數學

數學上的單元是容量

像是一公升等於一千毫升

我發現單位換算對學生來說並不困難,可在應用問題的理解上卻非常困難

其根本的原因在於語文能力的不足,因此看不懂題目在問些什麼

所以我都會一個字一個字的講解,再搭配畫圖,希望學生可以明白題目要問的是什麼

 

幼稚班

每天上課都會複習前一天所教的

再以提問的方式複習

句子就利用簡單的替換練習 

第十週

這個星期遇到了中華民國的百年國慶

所以全校瀰漫著開心又緊湊的氣氛

因為九號在丹轆這裡有慶祝雙十節的活動

主辦單位特邀建德出兩場表演

一是太鼓,二是傳統舞蹈表演

除了丹轆這裡有活動之外,十號在馬尼拉也有國慶酒會

僑委會邀請建德表演太鼓

 由於是大型活動

因此這個星期每天都在練習表演

連幼稚班的小朋友們都出了小青蛙的表演

所以這個星期沒有任何課程進度

 

第九週

這個星期碰到了颱風天以及國定假日

所以只上了三天課

雖然只上三天課會比較輕鬆

但心裡卻明白學生會將學過的忘得一乾二淨

且學生都有典型的放假症候群

因此我都會在上課前跟他們聊聊假日發生的事情然後再進入課程

所幸四年級的孩子大都不會偷懶,交代的作業都會如實完成

實在讓我省心不少

 

這個星期語文的進度是第五課結束了

這真是令人開心的好消息

由於國語的課文較長,需要多做解釋,因此需要的時間相對來說也較數學多

以下是國語的上課流程:

生字教學→生字一行→課文講解→圈生詞→生詞一行→考生詞→抄背課文→國語手冊→習作練習→寫國語評量→考試

所以我大概都花一個星期的時間在上國語的部分

 

幼稚班

每天都只上生活華語的內容,我發現小朋友們開始有點意興闌珊了

因此我決定這個星期讓他們看巧連智的影片

我先將影片裡的生詞挑出來,製作成PPT

在解釋生詞後讓他們看影片

這樣的方式小朋友們好像都挺喜歡的

所以我想,之後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讓他們觀看影片

 

這週依然順利的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