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週實習日誌

從上回獲得該校老師的協助,告知學生上課的注意事項,學生們在課室中比較不會恣意吵鬧,不過學生普遍會自己走動,當他們認為是要跟老師說話的時候,仍舊會自行走到老師面前講話,該校老師也習慣接受如此現象,而並無多加制止,因此即使課室環境趨向安寧祥和,學生也還是有過於主動的情況發生,但學生們跟起初相比,較為懂得注意老師的話語,因此不難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此週上課恰好所需教授的兩個班級,其課程內容都有方向性的詞語,於是講述生詞的時候,除了中印翻譯,還搭配肢體動作加深學生印象,並實際讓學生聽口令做出正確的動作,小二由於只有「進」、「出」、「坐」及「站」四個動作,因此在動作與字詞記憶上並無太大困難,而且除了點學生聽華語做出正確的動作,還進行比賽,一則強化記憶,一則觀察其誤,小二生因只有四個動作,大致上都能理解所聽到的華語並完成動作,小一生則不然。小一生的課文內容除了上述四個動作,還包含上下左右等方位詞,因此在動作練習上,反覆操練幾次才進行比賽,以避免太過倉促而無法記憶。不過經過比賽,發現學生普遍有幾個問題,第一,學生幾乎都分不清楚「左」與「坐」的讀音,即使再三強調,領著學生念發音的時候正確無誤,也僅兩三位學生能在聽後分辨兩者的差異並做出正確的動作。推測其因,可能是因為學生早已有先備知識─「坐下」,但還沒學過其他語詞如「左」,容易將其他字當作「坐」字,而且「左」為第三聲,學生雖能發出正確的三聲,但聽力的部分似乎無法分辨所聽到的字。第二,「uo」和「ou」的音大部分學生也會混淆,例如我說「走」的時候,學生不是坐下來就是用手比左邊,即使一再發音,還是有做錯的學生。這一類的相似音混淆,應讓學生多加練習分辨,尤其學生看單詞與簡單的句子居多,在唸過以後,不會加以辨別比較相似發音或近義詞,在此層面,若學生會產生上述混淆之情形,應當使學生多加認識字詞與發音練習,方能有效改善聽力上的問題。第三則是部分學生仍對華語發音方式掌握度不夠所致,尤以零基礎的印尼學生為主,會出現「中」與「坐」的混淆,不過由於一四聲依舊有不小的差別,只要一再強調發音給學生聽,學生多能改成正確的動作。

    總的下來,我認為其實大部分小學生都很聰明,有些學生甚至早已知道課文內容在講些什麼,只是小學生不易專心是一大麻煩,如果能嚴格要求恪守班級規則,相信日子一久,習慣便成自然,不會時有喧鬧擅離之舉。而聽說層面,如果能夠多讓學生自己有練習的機會,學生會比較有勇氣練習口說,才能避免日久不叫學生,成為學生不願上臺發言、參與活動的一大主因。小學生在學習語言上,心理層面的重重困難必須要去注意並加以解決,若不能有效處理,學生可能會對第二語言感到挫敗或試膽怯,因此讓小學生有意願自主學習並積極參與課室會是華語教學的一大課題。

第七週實習日誌

    經過該校老師的幫忙,之前一直喧鬧的小二生終於較為安靜了,探究其主因仍與語言溝通不良有關,因為無法完整地表達如何維持良好的課室秩序,即使有印尼老師翻譯轉述,時常在講完之後,學生就拋諸腦後,忘得一乾二淨,加上以華語勸告擅自離席的學生,有時並未能收到成效。所以此次上課前,先由禮節老師與學生進行溝通,告知課室規矩並要求注意聽課,成效出乎意料地好,學生整堂課並沒有過度吵鬧而有問必答,如此看來,學生雖知課室禮節,但由於語言不同無法溝通,加上學習動機亦不強烈,便有倦怠聆聽與求知的念頭,使得師生互動間缺乏默契,而不能有效約束彼此。因此我推測如果華語老師有意任教於海外小學,對於該國語言掌握一定的程度為佳,才不致使師生溝通互動不良,有任何突發狀況也能自行應對,不需要繞一大圈,又是請當地老師翻譯協助,又是挑選學生話語的重要性,而耗費過多的課堂時間。若學生並非零基礎,其實簡單的要求、對話並無大礙,只是假使不能在上課之出完整表達上課規矩,並有效約束課室環境,往後管理經營更是不易,以個人在課室中教學方式為例,雖然一開始已經請印尼老師幫忙翻譯告知課堂中應有的禮貌和規矩,但只要學生有分心的傾向,秩序即容易陷入混亂,即使進行遊戲學習華語,促使學生專心學習,遊戲結束後的複習或講課時間又可能是混亂的起點,不能即時以當地語言要求管理的話,應對有些沉默寡言的學生,並不容易知道學生是否聽懂還是不回答,抑或是其他狀況,學會該國語言的重要性便在海外小學華語課中突顯了出來。因此,小學裡,班級經營與課室活動顯得比更高年齡層的班級還需加以重視,為有效管理課室,第二語言得事先學習相形必要,對於零基礎的小學生而言更是如此,由於已經成熟懂事的成人較能分辨自己學習華語的動機與目的,自發性的學習並不會造成華語老師在班級經營這一方面太大的困擾,但是年紀較小的學生並不適合一味地講授,要求他們乖乖坐著聽課,甚至有些學生也許沒有學習華語的動力,只是遵從父母的意願而已。

    根據以上種種因素,在國外小學教華語應該具備說當地語言的能力,否則老師可能僅僅在課室管理的層面上即疲於奔命、顧此失彼。在此處,華語老師具備第二語言的能力或許方為上策,畢竟小學生對於世界知識的大概念尚未成型,英文能力也不足以解決所有華語疑問,盡可能以簡單的華語溝通即便能達到學習效果,也未必能夠解決所有課室中的問題,尤其跟學生溝通時,用該地語言才可能達到成效,所以如果在國外小學任教,教授華語並不一定適合全華語環境教學,關於此點,自己在未來還有待多加努力。

第六週實習日誌

本周教授「比較」的概念與月日的表達方法。上次經過嘗試華語遊戲,對課堂的幫助不小,因此仍採用要求學生上台對話或講解完再進行遊戲的方式教學。為了讓小學生能夠多多看懂華語,遊戲進行方式多以學生必須閱讀了解漢字意思為主,雖然不一定能夠完全看懂,但一直重複練習,進行遊戲而認字,多少能促使學生學習與記憶。不過由於自己講話速度有時候過快,導致原本就不大聽得懂的學生更加不知所措,即使以強調重點字詞的方式教學,讓學生理解,語速仍舊需要放慢一定的速度,這點往後需要多加注意,否則等於只要讓印尼老師幫忙翻譯即可,學習效果與學習環境有所降低。

    講「比較」的語法時,我先以AB+adj.的方式說明,不過因為小學生還沒能掌握詞性,便沒有這樣說明,而改以A才是後面所言的對象,例如:小明比小亮大一歲,則以在「比」的前面─小明,才是「大」的那個對象來說明,而之間的差距多寡則直接讓學生練習句型對話,因為數學算數學生尚未成熟,所以由我幫忙算數,學生講出差距並放在正確的位置即可,為提醒學生,學生在開始練習對話的時候,我會用手比著黑板上的語法,讓學生知道「比」的用法。另外,有部分學生在表達年齡的時候,會說成「我歲八」或「我八」,不過因為大部分學生都能完整講出「我X歲」的句子,所以只有提出來告訴學生並糾正其誤,沒有多加解釋或說明,讓學生直接了解到表達年紀的用法即是如此。除了比較害羞寡言、不大專心聽課的學生是仍待克服的挑戰外,其他學生多能在練習對話時表達正確,因此在口語表達上應當能比書寫上佳。不過近來發現學生不習慣寫筆記,這樣的習慣對於語言溝通不大順利的教學環境而言並不好,尤其生詞部分我多半會以印尼話對照講解,因此如果沒有抄寫下來,即使在課堂上講得很熟、很好,離開教室就可能全部拋諸腦後了!也沒有可以查找的資料。此外,課跟課之間多是有關連的,我在教學時也會以認字的方式讓學生回答先前已經學過的漢字,譬如在教日期表達方式的時候,就有數名學生無法判斷「九」與「六」,多會說成其他數字,不然就是愣住,因此往後要注意學生是否有正確寫下翻譯,以便之後課室的進行與課後的學習。

    大體來說,本周教學已大致了解學生上課的情形,在課室教學進行過程的層面上還算順利,不過有些沒有聽課意願的學生是很棘手的問題,這一方面還得和該校老師多加溝通協商,以尋求解決之道,並讓學生能夠安靜自主地坐在位子上,而且看著課本上課,之後應該會以更加嚴厲的方式管理吵鬧的課室,以避免太過紛亂喧鬧的情況發生。有時候付諸行動應該會比口頭勸告來得有效,如果不能有效維持良好的課室環境,學生並不會有心聽課,如此一來上課也變得毫無意義,因此一邊達到有效管理,一邊讓學生學習理解華語,才是目前所必要去努力達成的。

第五週實習日誌

前幾次上課下來,我試圖將認字遊戲放入課程,帶來歡愉輕鬆且能幫助學習的氣氛。大致上本周課程都是以下這般流程,一開始先講授生詞與課文,讓學生了解生詞的意思,之後帶課文,複習之前的對話,藉此加深印象,因為已經請學生上台練習過對話,所以沒有多加著重於此處,而是讓學生明白生詞與對話中的用法後,進入認字遊戲。雖然仍有一部分的學生不大專注聽課,甚至講解遊戲規則時也不予理會,但遊戲一進行,學生的目光就被牢牢吸住,貼著臺上不放,由此可見,利用遊戲幫助學習華語在這裡效果不錯,如果只是一味地按表抄課、呆板講述,學生相當容易不耐煩,尤其老師上課並不能一直走來走去管學生,因此剛開始上課的時候,先讓學生了解遊戲內容所需的生詞或語彙,確認學生大半有寫下之後,便不多費唇舌,以免課室快速陷入混亂。本周遊戲一律採取認字的方式,上課前事先做好可以黏貼的生詞字卡,並不附註漢語拼音和印尼文翻譯,只有漢字。遊戲進行前,將字卡貼在黑板上,之後將學生分為兩組上台比賽。當老師唸出字卡的字音時,學生必須知道老師所言為何,進而找出黑板上正確的字詞,並拍擊字卡,最快答對者勝。兩組上台的學生由我親自挑選,我時常有意挑選講解時不大認真聽課的學生,讓他們上台比賽,其中就有學生在台上發呆,直到在台下的同學給予提示才會答對,因此這樣的遊戲能夠多少促使沒有專注聽課的學生認字,原本並沒有了解完整的,或者尚未吸收的,也能藉由遊戲鞏固、重新認字,而且台下的同學也會幫忙,或查書本,或問同學,只為贏得遊戲,甚至有學生激動地到台前直接指給被挑選上台而不會的同學看,雖然學生自行走動有些不妥,但因為遊戲規則所需,學生會比上課時不聽話還要好勸告,而想其他辦法幫助臺前的同學。換言之,總的來說,課室遊戲能夠協助學生解決不擅識字的問題,並降低不易管理的喧鬧情形,即便對每個學生來說成效不一,但這個遊戲在生詞層面上,相信能夠多少迫使學生學會認字。

    由於本周我教授的年級為一、二年級,並不大會書寫漢字或說出完整的對話,甚至有一些基礎較低的學生,可能完全聽不懂,因此我特別著重在認字、口說的部分,尤其此校老師也要求我們能讓他們多多練習口說,所以一堂課下來多傾向聽說讀寫某一項,反覆練習鞏固,量少多練,致使學生能夠記得,成效有待來日窺探。經過此週,我認為遊戲對於小學生來說能給予多方面的動力,對老師而言更是管理課室環境一大妙方,不僅只是讓學生學習認字,也使得一些害羞內向、原本不敢上台的學生,看著看著也願意自告奮勇參與,因而減少學生學習上的障礙。之後只要教授一、二年級,我覺得幫助學習的遊戲能夠予以一定程度的推進力,讓學生自動自發地進步,因此往後應細心設計課室遊戲,以達到既能協助學習,也能增加華語趣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