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教學的考卷要如何做呢? 聽力教學和說話教學有何不同呢?
第二語言學家Stephen Krashen 強調:
1.語言輸入先於語言輸出的觀點。
2.語言教學要從學生的語言水準出發,要讓學生聽懂和理解,學生才會有所學習,輸入才能不斷積累,這是學習的基本規律
3.要循序漸進,從簡到繁。
【聽力教學的重點】
繼續閱讀
聽力教學的考卷要如何做呢? 聽力教學和說話教學有何不同呢?
第二語言學家Stephen Krashen 強調:
1.語言輸入先於語言輸出的觀點。
2.語言教學要從學生的語言水準出發,要讓學生聽懂和理解,學生才會有所學習,輸入才能不斷積累,這是學習的基本規律
3.要循序漸進,從簡到繁。
【聽力教學的重點】
繼續閱讀
視聽說教學法
第二語言教學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開始於歐美,並反映在英、法、德、西、俄等國的第二語言教學中,1880-1920為這門學科的醞釀期(第一期),1920-1970年為確立期(第二期),1970-至今為綜合期(第三期) 。
第一期有”語法翻譯法”及”直接教學法”
1.語法翻譯法: (1840-1920)又稱傳統法,重書面語,及讀寫技能,依賴母語翻譯教學,以讀寫和紙筆考試為主,培養閱讀和翻譯能力。忽視聽說能力。
2.直接教學法: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以口語教授,先聽說後讀寫,排斥母語翻譯,(是第一批主張用圖,實物,動作演示來講授) ,重直覺刺激反應(以模仿、操練、記憶為主形成自動的習慣)以句子為教學單位。
第二期有”聽說法”、 “視聽說法” 、”自覺實踐法” 、”認知法”,這些立論研究對第二語言教學皆提出相當有效的教學法,由於”視聽說教學法”是延續改進”聽說法”的,現簡述”聽說法”的重點教學:
”聽說法”又稱句型法,1940年產生於美國,由於第二次大戰需要大量的具有外語聽說能力的軍事人員而產生。
”聽說法”強調下列的教學法:
繼續閱讀
一個能引起學生好奇的影片,肯定也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這兒有一個相當有趣的魔術短片,可以引導學生說"把"字句及"….了….起來".
例如:1.他把手放在廣告上. 2他把漢堡從廣告上拿下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