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光復第三週了,事情很多、很亂也很雜。
雖然一天只有早上跟晚上要上課,但是除了平常要備課之外,華文的作業項目又最多。抄書、造句、小考還有華文習作,生倫還有生倫的作業本。兩個班加起來平均一周要改兩百多本作業,除了這些還有自己班的週記。備課、改作業其他的時間還要下了課盯學生掃地,每週週六開週會,每班都要派一名學生上台演講,平常要盯著學生練習。老實說真的沒有自己的時間。
但這些還不是最讓人感到無力的。
我同時教兩班的華文,經過了三個星期我發現我自己的四孝班上課時比較吵,比較愛講話,但反應比較快,程度比另外一班好,我發現我比較喜歡四忠班。
也許是我還沒有抓到與班上同學相處的步調,每次要上四孝班的課都會讓我心情有點低落,就算上課前先調試好自己的心情,也會因為上課太吵而破口大罵導致心情超差,班上氣氛也不好。
到底是我修養不好還是學生太調皮?以前就算在台灣唸書的時候,學生也不會這樣啊,但換個角度想,山上的孩子終究是和城市的孩子不一樣的,更活潑吧我想。總之,我覺得我終究沒有辦法站在中立的立場來看待這個問題。
本週的華文進度:第十二課<不賣假漆的人>,這一課的課文不難,重點是在於有很多的多音字,如:「假」、「種」、「樂」、「法」和「還」等等,除了課本上的造詞外,我也額外提供一些詞彙讓他們能夠更能理解。
這一課還有一個重點是「越來越_」(越來越好)和「越V.越ADJ.」(越做越大)兩個用法。上到這一部分的時候,舉了很多例子,也拿學生當例子。例如:合小強經過多年的運動,變得越來越_。我一邊說一邊做動作,學生就會一邊回答。像這樣用貼近學生的例句來舉例,大家都會特別融入也特別開心。
在泰北的第三週,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