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週:泰想家

到光復已經一個月了,很想家。
 
對於我教的兩班的學生,好像就在互相拉扯一樣。總是有一班表現比較好,另外一班表現比較差的時候。
到現在上了三課的華文了,每次小考的成績都不太理想。及格的永遠都是會唸書的學生,不及的又分程度不符合和只是純粹不想唸書的學生。對於程度不符合的學生,同情是大於失望的。
每次看到這些程度不合的學生,聽不懂也不會說,只能傻傻地坐在台下等下課,有時候上到一半真的是會有一把無名火,但又覺得這不是他們的錯,這是泰北這裡教育制度的錯,他們只是隨環境而走的白老鼠。
 
就算今天他們從這裡國小畢業了,在這樣的教育制度下,他們真正學到了什麼?又學到了多少?學了這些到底對他們有沒有幫助?
 
每次想到這些問題就會覺得很無力,開始思考到底我在這裡的意義是什麼?與其在這邊做我原本以為是有意義的教學,不如回台灣工作更好。
這禮拜的華文進度:把第十二課<不賣假漆的人>上完了,最近開始發現讓他們回家寫習作他們都會亂寫,或抄其他同學的(甚至不寫的也有),所以這週開始我稍微更改了上課方式,每次上完課之後,會帶著全班一起寫習作,大家一起討論,我也會把我的答案寫在黑板上讓大家參考。寧願他們在課堂上專心聽我講解,能夠理解,也總比回家亂寫或抄別人的作業還要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