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宿務已經是第三個星期了。原本預計六月六號開學,但因招生作業延誤,所以開學日期也順延一周。本周我們提前到學校上班,做一些課前準備,包含製作開學壁報、準備教具,並且瀏覽教材內容等。壁報一句標語:「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們將它加以美化,放置於走廊上的公佈欄,因為這句話裡的字都很簡單,小學一、二年級的小朋友應該都能看懂,而且新的學期,就是一個新的開始,所以我認為用這句話做壁報相當適合。
由於小一、小二的教材是使用台灣的康軒版國語課本,而這些小朋友並沒有注音符號的基礎,我們必須在學期初花幾堂課的時間教授注音符號,於是我們便準備了「注音符號表」,打算之後發給學生,貼在作業簿上,讓他們回家時也可以複習。另外還準備了字卡,可以用來教學也可以玩遊戲。
其實,當我知道他們要選用康軒的教材時,以為學生的程度都足以應付,但是後來聽小學部的主任和其他老師說,其實學生幾乎並非中文母語者,在教學生可能會有很大的問題,因位學生根本聽不懂。小學一年級的教材還不算太難,因為生字還算簡單,但是從二年級開始,難度加深許多,我想,對於這些非母語者而言,將會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學教高層表示,會選用康軒教材是因為過去使用的「生活華語」,其內容只是簡短的對話,沒有涵蓋「文學」的部份,康軒的課本都是一篇篇的文章。他們想將學生的中文基礎徹底打好,因而選用了這個教材。還沒有正式上課,我不知道學生真正的程度為何,但我不敢抱太大的希望,並不是先判學生死刑,而是我認為,使用台灣的教材真的適合他們的學生嗎?還是只是徒增學生的負擔?我們也曾提出這樣的疑慮,但是決策者卻跟我們擔保沒有問題,教就對了,他只是含糊的表示如果真的不行再做調整、再談。一切只能留待開學後才能下結論。
在我們出發前,我們系上的老師給我們的訊息跟我們來這裡所接觸到的幾乎都不一樣,包含教學及生活上,讓我們無所適從;而學校裡的派系問題也間接影響了我們,夾在中先的我們真是左右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