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三號,終於正式上課了,我們五月底,提前趕完所有的事情,包括作業、期末考,並捨棄了畢業典禮、謝師宴,以及台灣的親朋好友,來到菲律賓,原本以為上周就可以開始上課了,沒想到又白白的浪費一周的時間…。開學第一天,只能用兵荒馬亂四個字來形容!我任教的一年級一共分成甲、乙、丙三個班。看在我是菜鳥的份上,主任很仁慈地將程度較好、讀過幼稚園,或者會寫中文的學生分到我班上,但是一年級因為是新生,很多狀況還搞不清楚,所以發生許多跑錯班級的問題,結果,我們班上的人數暴增到將近三十位,學生不曉得自己應該去哪個班,我問他們是否讀過幼兒園,每個人都傻傻地答「有」,簡直弄得我一個頭兩個大,加上語言不通(有些小朋友講菲語),一個分班的問題搞了一整天還沒理出個頭緒,不過按照他們以往的狀況來說,一年就通常會亂個一星期左右才能定下來。隔天,主任請一位老師到我們班上再次詢問小朋友是否曾經讀過幼稚園,挑出了幾個「漏網之魚」,分去其他兩班,我想應該可以定案了吧!沒想到,又隔沒多久,主任帶來幾位年紀稍長的韓國學生,說他的中文程度不好,要從小一的開始學。我們班上又有新成員加入了!
因為教材是使用康軒的關係,我們決定將所有的中文課先拿來上注音符號,打好基礎,再來上課文,否則那些課本對他們而言根本是無字天書。第一天上課我就教了六個:ㄅㄆㄇㄈㄉㄊ,他們比較有問題的地方是ㄅㄆ兩個不送氣和送氣因無法分辨,所以在唸ㄆ的時候就請他們把手放在嘴巴前面,去感受那股氣流;另外唸ㄇ時,他們會不自覺發成「媽」的音,已立即給予糾正。另外ㄉ和ㄊ的音,他們也無法發得相當準確,特別是ㄊ。也許是今天一下子教太多了,他們年紀還小,吸收沒那麼快,應該稍微調整一下進度,以達到最好的學習品質。第二天我便全力複習這六個注音符號,不再教新的,同時我也設計了遊戲,加深印象。我覺得教小朋友的好處是他們很好「控制」,因為不管老師給他們玩什麼遊戲,他們都會覺得好新鮮、好好玩,但是唯一令人傷腦筋的就是秩序問題,因為他們太「嗨」了,無法控制音量,加上教室都沒有門,所以聲音一定會傳出去,影響到別班。有時候,當別班也在一起大聲唸,我的聲音會完全被蓋掉,教室又沒有擴音設備,我又沒有將我的小蜜蜂帶來,在這麼下去嗓子真的會吃不消,大聲講話真的很費力。
小學生的專注力大概只能維持個二十分鐘左右,加上學校安排的課程表,並沒有下課時間,所以學生都會在上課的時候去上廁所,或許他們也不見得是真的想上廁所,只是純粹想出去透透氣罷了。如果我在台灣教,我絕對不容許他們在上課時間出去上廁所,除非有其他的狀況,那麼另當別論,但是,在這裡,小朋友連上三個小時的課,中間沒有下課休息,已經夠可憐了,所以我通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個禮拜大家都還在彼此適應、磨合,包括我對我的學生也是,目前我還沒有摸清楚他們的「底細」,待我慢慢觀察、仔細「欣賞」,反正我們有十個月的相處時間,大家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