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周實習周記(2011/6/27~2011/7/02)

注音符號教學已經進入到韻母的部份了,看學生的反應,似乎韻母比較容易上手。本周進行了第二次注音符號的小考,範圍從ㄅ到ㄚ。這次的考試我刻意將幾個較易混淆的注音符號放在一起,例如第一題:ㄐㄑㄒ,我會唸其中一個,請他們圈出正確的注音。好幾個人都敗在這一大題,因為他們自己本身的發音就不是那麼標準,所以更加無法分辨哪個是哪個。這次小考,由於難度提高,滿分的人數少了一半,但高分群還是落在年齡層較大的孩子,小朋友真的需要更多時間消化吸收。不過,我個人覺得考幾分並不重要,重點是會了沒有,所以我都會要求他們訂正。

  我們班有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就是很多小朋友不交作業,這點真的讓我很頭痛。其實我在修學程的時候,班級經營的老師曾經要我們討論「學生不交作業的解決辦法」,其中包含不准下課、或是安排小老師盯著他寫等,但是這幾招在這邊統統不管用,因為這裡的課程安排裡,並沒有下課時間,早上第一節上完英文課後,有十分鐘的snack time,之後就連上三節中文課,沒有休息時間,所以對付沒寫作業的人,只能在中午吃飯時間留他們下來,可是按照這邊的老師的說法,就算留他下來,頂多也只能留個五分鐘,這五分鐘並不是真的要他把作業寫完,而是希望透過這五分鐘產生一種警惕的作用,希望他下次記得要寫作業。但是不寫作業(或忘了帶),在某幾個人身上,已經形成一種慣性,每次只要一問缺交作業的有誰,絕對少不了他們!我真的很不懂,明明聯絡簿上已經寫得清清楚楚,為什麼還會忘記?那聯絡簿是寫好玩的嗎?才小學一年級就不寫作業,那以後怎麼辦?

  上課久了,其實不難發現他們這邊的小朋友(甚至大人)都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每次我要他們寫名字,寫任何東西,幾乎每個小朋友都要站起來走到前面來問我這樣對不對、那樣可不可以,其實不寫在哪裡都沒有關係的,我不知道是誰讓他們養成這種習慣的,所以他們常會拘泥在一些小細節,以致於浪費了許多時間。我其實很不喜歡他們這樣,第一點,上課到處隨意走動,像什麼樣子?如果你真的有問題可以舉手,我會過去幫忙。再者,他們不會看場合,我明明已經結束上個階段的工作,進行下一個階段了,但是他們還是會打斷我的話,問我問題。我已經提醒他們很多遍了,也許是年紀還小,沒有辦法這麼快適應我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