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周實習周記(2011/7/4~2011/7/9)

最近不知道怎麼回事,喉嚨很不舒服,講話無法大聲,所以上起課來特別吃力,因為擔心後面的同學聽不見,可是只要稍微大聲一點,我的喉嚨就像火燒一樣。只希望它能趕快恢復健康,讓我免於這種痛苦。

  注音符號終於全部教完了,本班同學在韻母的發音上都滿準確的,唯獨前面聲母的部份,還需要多練習,因為ㄐㄑㄒ、ㄗㄘㄙ始終都是他們的障礙。由於主任要求要開始進第一課了,所以注音符號的比重將會縮減,利用剩餘的時間複習,主力放在課文。

  小學一二年級自本學期開始,使用康軒教材,但是對於當地的學生而言真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首先,康軒是在台灣給母語者使用,也就是說,當學生要使用本教材之前,需以具備中文口說能力為前提,否則要如何了解課本的內容?再者,學生並沒有注音符號的基礎,所以正式進入第一課前,我必須花很多時間教他們學會注音符號,然後才來學課文。可是看懂了注音符號並不代表什麼,也許學生們能唸出課文內容,但是如果我不翻譯,那對他們而言只是一堆沒有意義的聲音罷了!

  第一課由於內容稍微簡單,而且可以配合動作教學,學生很容易朗朗上口,只是很多發音他們無法到位,所以還要花多一點時間在糾音上。會唸、會背,接下來就是寫字了!這也是一個艱鉅的挑戰,因為我們並沒有辦法從基本筆劃開始教,所以只能夠多帶幾次「書空」,多練習寫,才能讓他們記住這個字的讀音及筆順。

  上課一個多月了,我時常感到很痛苦,同時我也覺得對不起我的學生。我當出來這裡是懷抱著華語教師的夢想,來了以後發現,跟我當初所知道的資訊有許多出入,現在的教學,根本不是所謂的「華語教學」,我只是在逼我的學生把課文死背起來,把字的讀音背起來,我能感受到學生的無助與無奈,因為我也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