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減法對我們來說是易如反掌,可是對於一年級的孩子們來說,並不是那麼簡單的東西。我忘了我們以前是怎麼學會加減法的了,直到今年初,在高雄某間小學擔任課輔老師,看見同樣也是一年級的小朋友正在練習算數,才回想起來,我們也是畫蘋果、畫線條,一個一個數吧!
我其實並不知道要怎麼教孩子們加法減法。「會」和「會教」,根本就是兩碼子事!沒上過「數學教材教法」的我,只能趕鴨子上架,用他們最喜歡吃的東西、或是最貼近他們生活的東西舉例,例如:班上的小朋友、鉛筆、蘋果,讓他們有加減的概念,然後再轉換成式子。值得慶幸的是,我發現基礎加減法,他們已經在幼兒園學過了,也就是說,他們對加減法並不陌生,但畢竟經過一個暑徦,該忘的都忘了,還是得幫他們複習並加強,除了數字變大以外,還進階到進位、借位。這個部份,我真的有點招架不住,因為中文畢竟不是他們的母語,我又不懂他們的菲語,真的很難解釋,所以我只好用很多題目示範給他們看,告訴他們如果超過十以上就要「進位」,只寫個位數,十位數要寫在隔壁那一位數,再相加。程度好的同學都懂了,剩下一兩位同學,每次都會把該進位的數字寫直接寫下,所以十位數加十位數的題目,他們得出來的答案都是好幾千或好幾百!這種案例我就一個一個抓來個別輔導,或是請會的同學幫忙教他們,畢竟年齡相同,語言也通,絕對不會有障礙!要不然我真的沒辦法,當初來之前根本不知道我要教數學…我知道現在說這些也於事無補,只能盡我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