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下周即將進行第二階段考試,所以本周安排了許多複習考或練習,以利學生更熟習考試內容。
奇怪的是,有位同學每次在上完第一堂英文課後,就離開了,一問之下才知道,這位同學不喜歡考試,覺得很困難,因而逃課。而她的家長也同意她因此不上中文課。不過,在她缺席這麼多堂課中,她的母親僅只一次簡單的告訴我她的女兒需做身體檢查,其餘的也沒有多做解釋。
有一天我終於忍不住對全班說:不管我們做任何事都好,絕對不要因為遇到困難而逃避、退縮,絕對不要像這位同學一樣,應該面對它、解決它,如果遇到問題,可以求助,可以來找老師或其他同學,一定可以解決。我還舉自己的例子給小朋友聽,我說,如果我在這邊遇到了困難,如果我也不想解決、不想面對,那我是不是可以明天就打包回台灣了呢?我的目的是想讓他們知道,什麼是「責任」,我的責任是把他們教好;而孩子們的責任就是把書讀好。其實,其他小朋友也知道這位同學是因為這種原因而不來上中文課的,為了杜絕大家有樣學樣,我才會對他們來個機會教育。
這位家長讓我想到一句話:「慈母多敗兒」雖然我不了解他們平常對孩子的管教方式,但是透過此事,我只知道這是一位不負責任以及寵溺孩子的母親。如果孩子在課業上有困難,我們應該想盡辦法幫助他學習,而不是陪他一起編謊話騙老師,任由他逃避,這樣一來,不是給孩子不良示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