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周實習周記(20111121~20111126)

        班上有些小朋友上課的時候常常心不在焉,有的人望著窗外發呆,有的人喜歡側坐跟旁邊同學玩,有的人就趴在桌上,有的人喜歡上課畫畫,或是玩乾洗手等小東西。每次都要提醒他們,上課該做哪些事或不該做哪些事。其實不只是我自己班上的小朋友,最近在幫其他班的老師代課,發現他們班也有這種情況出現,所以我想這可能是常態吧!

  不過小朋友在課堂上也很踴躍發表,每次只要一問問題,他們都搶著要作答,拼命舉手喊著我、我、我,或者站起來,甚至激動地跑到前面告訴我答案,我覺得踴躍發表,積極參予課堂是件好事,但是這樣喊叫、站起來跑到前面確實會影響課堂的秩序,所以我每次在點人回答的時候都會說:「站起來的、一直喊的人我一定不會選他。」這個方法確實奏效,但是過一陣子他們又故態復萌了。還有,我一直很想訓練他們做個尊重他人的觀眾或聽眾。數學課的時候我會出一些習題在黑板上,先讓同學自己在本子上演算,過一會我會請同學上台算給大家看,當然,在我要選人的時候大家又拼命舉手了,可是當我點了同學上台後,其他沒有被點到的人好像事不關己一樣,開始聊天、做自己的事,完全不理會上面的同學,我覺得這是一件很不禮貌的事情,所以我會跟他們說,如果今天在台上的是你,是不是也希望台下的人聽你或看你?那麼我們不要讓台上的人難過,我們要仔細聽、仔細看。

  為什麼他們會覺得好像事不關己?其實這應該要從小就訓練。我曾經看過他們幼稚園的上課情形,一樣會有老師請同學到台上來寫什麼,可是底下的人就亂成一團,老師也沒有制止,也許是從小沒有養成好習慣吧,現在想改好像有點難,而且我覺得這種事如果沒有養成好習慣的話,明年我離開這裡,而其他老師沒有繼續要求的話,他們還是跟以前一樣,豈不是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