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週(7/9~7/15)

    在這裡我們固定上的是會話課和語法課,我都會在前一天備好課、準備好教具。我們早上偶爾會被臨時通知要幫忙代課,這個時候我會覺得驚慌失措,擔心自己沒有準備好,無法教好學生!但經過一次、兩次的經驗後,我也不那麼手足無措了,就按照課本的內容教學,臨時想到什麼就補充什麼,這樣其實也是在訓練我們的臨場反應,一拿到課本就要馬上反應,而不要總是依賴教案上的流程。這樣下來,我的確不那麼緊張了,就是碰到難解的語法點時還是會慌張,我想,我應該利用空閒的時間好好複習語法書,加強自己的語法知識,內化成自己的能力。我還遇到另一個關於語法的問題,因為顧慮到他們的中文程度,我會選擇較簡單的詞彙來講解語法,但講得簡單,就好像講得不完整;講得太難,學生又弄不清楚,讓我進退兩難。後來我試著多舉些例句,讓學生從簡單的例子中理出規則,他們就比較能接受。另外,我發現文化班的學生都很喜歡聽道理,或許是因為他們在這裡學習佛教的關係。某天上至善班的課時,有兩個學員拌起嘴來,互相說對方的不是,雖然只是些玩笑話,但ㄧ來一往讓我無法上課,我就和他們分享了蘇軾與佛印的故事,一個人腦子裡裝什麼,看別人就是什麼,所以我們不要只看別人不好的地方,那代表著我們的心與腦子裡都是不好的東西,聽完這個故事,他們就安靜了,看起來非常同意這個說法。既然提及了蘇軾,我也順便提了一下他的背景與他的作品,等文化班的課程快進入尾聲時,再和他們介紹一下〈水調歌頭〉。
    文化班再過不到兩個星期就畢班了,學員們現在正密集地練習畢班晚會表演,老師們也請我們ㄧ同協助畢班晚會事宜。我們要幫忙修改學員的畢班心得以及晚會主持稿,定稿後,老師就讓學員們背下來,他們只花了三天就背下來了!雖然語調上還有些錯誤,但已經很值得鼓勵了!我真的十分佩服這些學員,就算是我們母語者來背,都不一定能在三天內背下來了,何況是非母語者呢,可見得他們真的非常努力!
這週三,我們起了個大早,五點半就跟著老師去逛逛印尼的早市,天都還沒亮呢!我們還一路走到了巨港的一條大河邊,這裡離佛院有段距離,我們都不敢相信自己能走到。這條河旁住了很多人家,老師說住在這兒的都是印尼人,他們在這條河刷牙洗臉、洗澡、煮飯,幾乎是仰賴這條河生活的。我們聽了非常難以置信,眼前的這條河多麼髒亂啊!他們竟然要這樣生活。老師說帶我們來這裡看看也是種新奇的體驗,看到這樣的景象,我們會更珍惜自己現在的生活。用水的時候,會想到世界上有許多人無法使用乾淨的水,我們能用、能喝乾淨的水,應當感恩、珍惜並節約。回佛院的路上,天色已亮,我們與一個印尼人擦身而過,奇怪的是他直盯著我們,還停了下來,我們都不敢多看他,只是低頭往前走,還好他並沒有追上來,對我們做什麼事,在那當下我覺得自己的心臟都要停了。在印尼除了華人社區外的地方都要小心,什麼貴重的東西都不能露在外面,會有危險。這才發現我們真的被佛院保護得很好,難怪他們不願意讓我們自行出門,我們要出門都必須有佛院的人陪同,現在想想,我們既不會說印尼話又不熟路,的確無法獨自在印尼生存吧!如果說未來要長期在印尼發展、教華語,一定要先學會印尼話才行,因為他們的英文並沒有特別好,溝通上一定有問題,離開了像佛院這樣的華人體系,更要會說印尼話,才能生存。
    之前我們做過餃子給佛院的人吃,這週他們就教我們做印尼當地的特色小吃──Pempek(魚餅),長得很像餃子,做法也很像,在佛院做的是素的,葷的話是用魚漿做成的,pempek真的十分美味,回台灣後我大概會想念吧,所以我一定要學會做這道料理!這週我們還去打掃了新學校(慈容學校新址),因為尚未完工,還有點髒亂,但又即將開學了,所以需要人手幫忙打掃。看到學校之後,不禁讚嘆印尼華人的經濟實力,看起來真的非常舒適呢。看得我也好想趕快在裡面上課呀,愈來愈期待開學了!
    星期天,林會長帶我們去拜訪了一位台灣老師的家,她年輕時嫁來印尼,就開始了華語教學的工作,她說印尼很缺乏華語老師,有些學校的中文課都因為師資缺乏而被迫取消了。在印尼其實有很多機會可以教華語,只是要靠政府的政策指導,最重要的還是老師自己的意願!大部分人還覺得印尼落後,所以不願意到印尼發展。其實不然,印尼學校的硬體設備雖不比台灣好,但絕對足夠。會長也說了,在印尼的國際學校教華語待遇很好,有的甚至連食宿都不用擔心!他們希望能讓更多台灣老師知道,來印尼教華語的好處。他們同時也鼓勵我們能利用這三個月的實習時間多學點印尼話,老師說印尼語並不難學,利用一點空閒時間學習是可以的,雖然我們的目的是教華語,但如果能多學一種語言回去也算是種回饋吧。

1 關於 “第四週(7/9~7/15)” 的評論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