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教材、教學法、過程描述):
學生年齡:5~10歲
學生母語背景:緬文,少數講雲南話
教材:新民幼教圖書公司 簡易國字筆順練習簿
教具:「人」、「大」、「小」、「口」、「手」、「上」、「下」、「中」、
「月」、「山」、「工」、「日」、「天」、「水」、「火」、「牛」、
「羊」字卡,「ㄅ」、「ㄆ」、「ㄇ」、「ㄈ」、「ㄉ」、「ㄊ」、「ㄋ」、
「ㄌ」注音卡
教學過程
1.
將之前所學過的注音卡貼在黑板上(ㄅ~ㄊ)
2.
老師一張一張領讀,然後再請學生跟著唸(注意學生嘴型)
3.
確認學生都發音無誤之後,再進入今天的主題:「ㄋ」、「ㄌ」。
4.
老師先唸給學生聽:ㄋ,然後請學生跟著唸:ㄋ。
5.
請學生跟著老師一起練習寫ㄋ,然後反覆唸。
6.
ㄋ練習完後,學ㄌ
這時把ㄅ、ㄉ字卡放在ㄌ的旁邊,因為學生會混淆,所以一次讓學生分清楚。
7.
先唸一次ㄌ給學生聽,然後請學生跟著唸一次,反覆練習。
8.
老師寫一次ㄌ給學生聽,然後請學生跟著唸:ㄌ(請學生注意老師的嘴型)
9.
請學生拿出生字本開始練習。
|
學生語言問題(發音、詞彙、語法、語用):
發音:有的學生會把ㄋ唸成ㄇ,ㄌ唸成ㄋ
寫字:少數幾人把ㄌ寫成ㄉ
|
課後回顧(心得、待解決的教學問題):
今天幫學生一個一個複習的時候,有很多學生還是搞不清楚哪個字唸什麼音,遇到不會的就隨便發一個音出來(最常被發出來的是ㄇ)還有一位學生,不管怎麼教他,他總是把ㄌ唸成ㄋ,最後我跟他說:「注意看老師的舌頭!」然後故意很誇張的把舌頭伸出齒縫一點,好讓他看見,結果學生:「ㄋ…(講完ㄋ然後才把舌頭伸出來)」
|
教學內容(教材、教學法、過程描述):
學生年齡:5~10歲
學生母語背景:緬文,少數講雲南話
教材:新民幼教圖書公司 簡易國字筆順練習簿
教具:「人」、「大」、「小」、「口」、「手」、「上」、「下」、「中」、
「月」、「山」、「工」、「日」、「天」、「水」、「火」、「牛」、
「羊」字卡,「ㄅ」、「ㄆ」、「ㄇ」、「ㄈ」
教學過程
1. 把「ㄅ」的字卡貼在黑板上,請學生先聽老師唸:「ㄅ」,並且注意老師的嘴形,然後請學生跟著唸:「ㄅ」。
2. 寫ㄅ給學生看,請學生跟著老師一起練習。
3. 接著拿出「ㄆ」,一樣老師先發音給學生聽,然後把手舉起來放在嘴前,請學生照做,跟他們說,發ㄆ時,感覺有氣吐在手上,就是發對了。
帶著學生練習ㄆ的發音,然後練習ㄆ的寫法。
4. 拿出「ㄇ」的字卡,先念一次,然後再請學生跟著老師唸(注意老師的嘴形)
接著練習ㄇ的寫法。
5. 最後拿出「ㄈ」的字卡,一樣先念給學生聽,然後請學生注意老師的嘴巴,再請學生念。
唸完後練習ㄈ的寫法。
6. 拿出之前所學的字卡,再複習一次。
7. 請學生拿出生字本開始練習。
|
學生語言問題(發音、詞彙、語法、語用):
發音:可能是因為ㄅㄆㄇㄈ聽起來差不多吧,有的學生每個音都發「ㄈ」,但
是請他們再聽老師發音一次,並且注意嘴型,多練習幾次,就改善了。
|
課後回顧(心得、待解決的教學問題):
今天教了這四個音,難度不是很高,學生也學得很快,但是畢竟是第一次接觸這種全新的符號,難免有些難記憶。我打算下次上課的時候,放ㄅㄆㄇ的歌給學生聽,搭配字卡,讓學生好記憶,也比較生動。
|
教學內容(教材、教學法、過程描述):
學生年齡:5~10歲
學生母語背景:緬文,少數講雲南話
教材:新民幼教圖書公司 簡易國字筆順練習簿
教具:「人」、「大」、「小」、「口」、「手」、「上」、「下」、「中」、
「月」、「山」、「工」、「日」、「天」、「水」字卡
教學過程
1. 拿出前面所學過的字卡來,一張一張複習。(因為這一班不常進,一個禮拜才教兩天,所以對於學生狀況不是很清楚)一邊複習發音,一邊問他們每張字卡的意思。
2. 今天只教一個字:「水」
先拿出字卡給他們看(學生不知道這個字是什麼)
跟他們說:「水!」然後問學生:「知道水是什麼嗎?」(學生都知道,因為上課常常講「喝水」)
3. 帶著學生唸:「水」,因為學生常常把sh發成s的音,所以多練習念了幾次之後才開始教筆順。
4. 先寫一次給學生看,然後再請學生把手舉起來,跟著老師寫幾遍之後,再請學生自己寫給老師看。
5. 請學生拿出練習本開始練習。
|
學生語言問題(發音、詞彙、語法、語用):
發音:很多學生發「水」的時候,捲舌音都沒有出來,都發成ㄙㄨㄟˇ。
有小部分學生,是聲調有問題,抓不到準確的三聲,有時會飄到二聲,有
時又會飄到四聲。
有一位學生,說「水」的時候嘴巴幾乎不打開,所以發音也不正確。
寫字:學生很容易把「水」的兩邊寫得很靠近,然後看起來就像「木」。
還有少數幾位學生,可能因為年紀還小,抓不到空間感,「水」的兩邊會
寫一下一上,什麼奇奇怪怪的字體都出現了。
|
課後回顧(心得、待解決的教學問題):
今天上課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因為只教一個字。但是幫他們複習的時候,有發現一些小問題。像是複習「日」的時候,我刻意請學生一個一個講給我聽,結果有的人說yu,有的說yi,最糟的是發「卻」(也不知道為什麼會講成這個音)我一樣是用拆解讀音的方式,然後請學生注意我的嘴形(很多學生發音不正確其實跟嘴形有很大的關係)
學了這麼多字,漸漸的可以把字卡串聯在一起複習了(這樣學生也比較好記憶)比如說,拿出日月的小篆體圖卡出來,問學生哪個是日,哪個是月,再問他們日跟月在哪裡?(天跟上也是學過的)
|
教學內容(教材、教學法、過程描述):
學生年齡:5~10歲
學生母語背景:緬文,少數講雲南話
教材:新民幼教圖書公司 簡易國字筆順練習簿
教具:「人」、「大」、「小」、「口」字卡
教學步驟
1. 複習昨天所學的「人」、「大」:先問學生還記不記得昨天上課內容?寫了什麼字?(少數幾人回答的出來)
2. 拿出「人」跟「大」的字卡問學生,看學生是否還能分辨,並且問學生筆順怎麼寫?
老師:來,先寫「人」給我看!
學生將手舉起,在空中比劃,嘴裡數出筆畫數目。
老師:好,再來寫「大」給我看!
學生一樣將手舉起,在空中比劃,嘴裡數出筆畫數目。
確定學生記得昨天所學之後,接著就進行新課程。
3. 先拿出兩本書問學生:「哪一個大?」(學生們將手指比向較大的書本的方向)然後接著問:「那這一本呢?」(舉高較小的那一本)有的學生會說:「小!」
4. 拿出「小」的字卡,老師先念一遍:「小」,然後所有學生意起跟著唸:「小!」
重複了幾次之後,老師拿著字卡,讓學生自己發「小」的音,老師在坐位間走動,查看是否都發音正確。
5. 學生都會唸了之後開始教筆順。
老師:「會不會寫?」(指著字卡,讓學生看字卡上,字的旁邊有小小的箭頭代表筆順的方向)「來,跟著老師寫喔!手舉起來!」
重複練習寫五次(有很多學生會把「亅」分成兩畫來算)然後讓學生自己在空中寫給老師看。
讓學生自己練習三遍,然後問他們「小」是什麼意思。
6. 接著拿出「口」的字卡,問學生:「知道這是什麼字嗎?」
少數學生會說:「口!」(大概一、兩個)其他大多不知道。
拿著字卡對著學生說:「口。」讓學生聽三次之後,請學生一起說:「口。」
跟學生說明「口」是什麼?(那一、兩個知道口字的學生,馬上就說出「嘴巴!」)這時候老師指著自己的嘴巴,說:「口。」重複幾次之後,反問學生:「口是什麼?」這時學生就都知道是「嘴巴」的意思。
7. 知道意思之後,教學生「口」的筆順。先看老師寫兩次,然後請學生把手舉起來,一起寫五次(很多學生會把第二劃分成兩畫來寫)一直練習到沒有人寫錯之後,請學生自己在空中再寫一次。
8. 兩個字都會了之後,請學生拿出書本,開始練習寫今天教的這兩個字。
教學檢視:活動(為了檢視教學成果,在學生寫完字後,用字卡跟學生玩小小的
遊戲。)
1. 先再讓學生複習一遍昨天、今天所學(人、大、小、口)
2. 將四個字的字卡隨意貼在黑板上
3. 請學生排成兩排,兩兩競賽
4. 老師隨意唸出其中一張字卡,學生要衝向黑板並且迅速的拍打正確字卡。
|
學生語言問題(發音、詞彙、語法、語用):
發音:
很多緬甸籍的學生,發「小」的音時,很容易發出介於s跟sh之間的音,聽起來有點像「少」。另一個發音問題就是發「口」的時候,有的學生會把舌頭給捲起來,而把ou發成e,變成ker。
寫字:
一開始接觸中文,學生們都不懂中文寫字時的
|
課後回顧(心得、待解決的教學問題):
今天上課是跟另一個的老師合作(每次上課都會跟到不同老師)
我有發現一個教師方面的問題,下課的時候,有位學生還沒有把該寫的字寫完,這位老師就趕時間要下班,抓著學生的手跟學生一起寫字,但我發現她是用「畫」的,而不是照著筆順寫,我想這應該不是教師該有的示範,而且這些學生是零起點的初學者,更應該好好打好基礎才對。
學生有很多發音都抓不太準確,這也沒辦法怪他們不用功,畢竟學校的教材漸進性本身順序就顛倒。有了上半年的教學經驗,當我們接到班級的時候,那些學生的錯誤發音都已經成為習慣了,而且每個禮拜不是每天都由我上課,當地老師自己發音也是錯誤的,她們不會去糾正學生的發音問題(除非是錯的太離譜)。
這堂課遇到的問題大部分是學生發音和寫字筆順,帶著他們多練習幾次就可以解決的。
課後遊戲以複習為主,將昨天和今天所學做結合,並且增添一些刺激感,學生才不會覺得上課很無趣。
|
全新的正體中文 WordPress 網誌 全球華文網教師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