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週 8/29-9/2

  經過了第一週的摸索,我初步的了解了這間學校的運作模式,也漸漸地抓住了我們班學生們的程度以及偏誤方向,最明顯的是發音,幾乎沒有四聲,而學生們的語法和句型的基礎架構過去沒有打好,說起話來總是使用著不完整的句子,像是「我也」和「我們都」。

  孩子們每天都有很多科目要學習,學生頭痛,教師也頭痛,學校所使用的是與台灣一模一樣的教材,但是僑校學生的中文程度不如台灣孩子,若拿一課國語課文來說,台灣孩子有十五個生詞要學,對僑校學生而言這一篇課文裡面大概就有三十幾個詞彙對他們來說是完全陌生的,以受過的華語文教學教育來說,我真的很想要一個一個語法點慢慢地敎,讓孩子們了解並且吸收,但是國語課畢竟不是語言課,還有著進度的壓力,所以我打算接下來運用作文、說話和閱讀課,加強孩子們的中文能力,想辦法讓這些課盡可能地相輔相成。

  這個禮拜是第一次上說話課,我設定了一個故事的開頭,將孩子們分成兩組,讓孩子們進行故事接龍,然後在十五分鐘後進行小組發表,孩子們編故事的期間,我從旁協助還有糾錯,盡可能地協助十二個孩子的語句流暢通順,從這第一次的說話課中,我大致上抓到了每個學生表達語篇的程度,並且覺得這個活動而言,對我們班的孩子們來說算是有難度,因為學生們已知的詞彙量不多,語法也較弱。

  作文課,我配合國語第一課,發下學習單讓孩子們練習寫擬人化的句子,班上有一半的學生能寫出幾句架構不錯且通順的句子,但是另一半則還是無法將修辭法運用在句子裡面。 

  這一週下來,我更清楚了對於這個班級該使用什麼樣的教學步調以及方式,在課程進度以及孩子的吸收速度之間的差異,將是接下來最重要的課題。在這一週我還遇到了另外一個小小的狀況題,每天的最後一堂課是補習時間(類似台灣的課輔班),我們班有六位學生會留下來補習,以往其他老師都是讓學生們完成作業,所以我也依著這個方式,讓學生們寫作業,並從旁指導,但是有位家長來反應補習時間不應該是寫作業,而是要上課來補強較弱的科目,作業可以帶回家寫,但是另外又有家長是希望學生們在學校就可以將作業完成,讓我頓時陷入兩難的狀況,因為每個人的需求和要求都不一樣,又因為語言的關係很難跟家長們好好溝通,後來我採取了一個折衷的方法,就是每天會針對一個科目進行複習和加強,有時候我就會依當天的作業情況,規定學生們先寫那個科目的作業,並發現他們的問題,然後立即再將那一段內容進行講解,確定他們都了解吸收。這是我第一次遇到需要堅守自己立場的情況,因為其實家長們都不是那麼清楚自己孩子的學習狀況,然後每個人又都會提出不同的要求,所以我最後採取的方式其實不是為了迎合家長,而是為了學生而考慮,選擇對他們最好的方式。

 

第一週 8/22-8/26

  2011年8月20日,我拉著超重許多的行李前往韓國,這樣的距離其實不算遠,卻是第一次離鄉背井奮鬥的開始。

  同校實習的學姊跟我搭上下午一點半的飛機先到仁川機場,然後等了兩個多小時,坐上國內航班前往大邱,抵達大邱時已經是晚上八點多了,大邱華僑小學的林校長、林老師,以及一位同樣來自台灣的替代役,來機場接我們到即將住下一年的住處,那是一間小套房,空間不是非常大,但是什麼都有,對我來說真是覺得又感激又滿足。

  8月21日,學姊跟我一早就起床到學校裡看看狀況,學校離住處非常近,差不多步行兩分鐘就到了。學校很迷你,卻有種溫馨的感覺,我的教室在二樓,一間不大不小的教室,聽校長說我四年級的班上有10位學生,是全校學生最多的班級,我坐在屬於自己的辦公桌前,忽然覺得一切都要開始運轉了。

     8月22日,今天是註冊日,學姊跟我早早就到了學校,拿到了人生中第一張名字寫在導師欄的課表,因為是擔任導師,所以課堂數很多,所有科目加起來,一個星期差不多有三十堂課,要教的科目則是有國語、數學、社會、英文、作文、閱讀、說話、電腦,還有每天一堂的補習(像是台灣小學的課後輔導班)。 晚上學姊跟我進行在韓國的第一次小冒險,我們前往離我們最近的一間百貨公司的賣場,補足一些生活用品,韓國的物價真的很高,高到我什麼都斤斤計較,拿著計算機一直按一直按。

     8月23日,正式開學,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到了學校,大概在辦公室裡坐了半小時吧,就聽見操場開始出現小孩子的笑鬧聲,我強裝鎮定地走進教室,剛到校的小朋友們好奇地盯著我看,我也裝作不慌不忙地清點著今天要發的書籍, 忽然間,我發現不只十個小朋友走進我們教室,後來經過其他老師的解釋,才知道原來有兩位二年級要升三年級的學生,因為人數太少,開不成班,所以直接跳級到四年級來,於是我們班的人數就這樣增加到十二個人,我還見到了許多的家長,家長們很少人會講中文的,英文也不是很熟練,所以在不太能溝通的情況下,我只能一直保持著笑容,拉近跟家長們的距離。早上,我先發下課本給學生們,另外準備了一人兩張的名片卡,請他們寫上自己的名字,一張丟入籤筒,一張黏在桌子上,好讓很不會記名字的我可以快速熟悉每一個人,再來就是大家一起選幹部,制訂班規,收收暑假作業,排排座位,上午就這樣過去了,下午有一堂我的電腦課,上課前,我看見好幾個同學擠在電腦教室前等我開門,我好奇地問他們為什麼,因為每堂下課他們總是爭先恐後地衝出教室玩耍,怎麼可能會乖乖地站在同一個地方?後來我終於明白了,電腦教室裡的電腦不多,有的電腦也不是非常的好,所以同學們都會在下課的時候在電腦教室前排隊,先搶先贏!

 

  經過了幾天,我覺得我們班雖然很愛很愛講話,可是真的很聽話、很乖,有時候上課期間為了臨時要幫學生去樓下辦公室印東西,要暫時離開教室一會兒,每次進教室前總會做好發脾氣管秩序的準備,但是一進去,學生總是很乖地在做著我交代他們的任務。打掃時間就更乖了,這間學校不像台灣的小學一般,每個人都有自己負責的打掃工作,而是打掃時間大家一起合力把教室打掃乾淨,我們班的學生竟然都不像其他班的學生玩瘋了,而是會拿起掃具把教室打掃地乾乾淨淨,還會互相監督呢!他們對於我的蓋章制也很捧場,不像我們印象中那似乎總是內斂的東方小孩,所以我也就更加善用以及拿捏蓋章的獎勵,讓他們保持積極參與的學習與做事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