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週20111010~1016

這週又接了一個語言中心的課程,這次的對象是一對一的國小一年級男生,,但是他的中文程度算是不錯,簡單的問答,像是你今年幾歲、你叫什麼名子都可以回答得出來,而且說得非常標準,學習態度也很積極,是個相當乖巧的學生。相較於一對二ㄧ次就要上兩小時的課程,一對ㄧ一個小時的課程顯得較為輕鬆也容易準備。因為一年級的年紀還小,所以要注意上課的速度不能太快,還有字的發音也要特別注意,因為如果在他還沒有習慣錯誤的發音習慣時就改正的話,相信對於他之後的學習會更為順利及良好。

第十週20111003~1009

上了幾堂的一對二課程後,我發現其實學生的人數過少在課堂管理方面也有困難,第一要同時兼顧兩人的學習狀況及學習進度,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如果一個慢一個快,這樣會嚴重的影響老師所設想的課堂進度,所以一個老師的教學策略及應變就顯得相當重要。再來是課堂操作的模式會受限,因為只有兩個學生,而問答的進行絕對是他們兩個人可以練習而已,只是有時候可以輪流與老師對答,這樣一來因為練習口語的對象是固定的,雖然還是可以模擬中文的語言環境,但相對於大的班級來說可能還是比較吃虧的。

第九週2010926~1002

語言中心的一對二課程持續進行,本週安排的課外內容是跟速食的食物有關,因為我在上課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們對於「吃」的相關生詞感到極大的興趣,因為一次兩小時的課程對於十幾歲的孩子來說似乎過長,如果一直上課而沒有進行遊戲等活動,會讓他們喪失學習的樂趣,但因為他們的詞彙量缺乏,需要先教ㄧ些生活常用的生字才能夠進行遊戲,因此我每週都會安排不同的主題配合課本一起教學,也可以在課後進行遊戲活動,增加學生的印象及興趣。 

 

第八週20110919~0925

結束大學部的代課課程之後,這星期開始接了語言中心的工作,是一對二的華語教學。我的實習對象是一對姐妹,分別是十四歲及十一歲。他們的家庭背景是爺爺奶奶從中國廈門來到菲律賓生活,所以她們的父母是在菲律賓出生的中國華僑,因為華僑在菲律賓這種多語言(英文、菲律賓話、福建話、中文)的環境中,發音可能不是非常標準。因此父母希望加強她們的口說能力,特地到靈惠報名參加語言班為期三個月的語文課程。比較特別的是她們沒有進入菲律賓的教育體系學習,是媽媽自己在家教他們英文、數學、自然、中文……等等的科目,因此我的責任更為重大,如果在課堂上沒有多安排口語的練習,他們可能會比ㄧ般學生較少有機會使用中文溝通對話,所以我希望能夠盡量幫助他們在對話方面多加練習。

第七週20110912~0918

因為今年大二的學生會到台灣上兩個月的短期語言課程,所以學校希望我能夠在他們到台灣之前,在課程活動上增加對話的練習,讓學生在課堂上可以有更多說話的機會。另一方面,課程內容可以特別針對台灣做主題性的內容教學,像是生活用語(自我介紹,買東西,問路)還有文化性課程(夜市、古蹟)……等。讓他們更加認識台灣,幫助他們能夠學以致用,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實際運用課堂所學。所以這週安排的教學進度是自我介紹及介紹朋友、還有認識水果及星座,增加他們自我介紹的內容。課堂操作方面,在課堂進行中學習單的部分,要他們互相詢問問題,完成學習單然後下堂課每個人都要口說發表。基本上,每個學生都能順利完成書寫的部分。但口說方面,有些同學的聲調發得不好,二三聲的起伏不明顯,而且「qi」跟 「yi」的音混淆不清,需要特別加強指正。

第六週20110905~0911

九月份開始除了在大學部有課之外還到幼稚園觀摩實習,這週觀摩的班級是年紀三到四歲的托兒班,班級人數有24人,男女各半,在幼稚園的每個班級都會有一位中文老師也會有一位英文老師,進行雙語課程的教學,另外在幼稚園也有圖書館課、電腦課……等非語言的課程,內容非常豐富,但最令我羨慕的就是他們的點心時間。通常上午有兩堂課,中文課跟英文課輪流上課,中文課選用的教材是生活華語,通常老師們一開始都會配合歌曲帶動唱吸引小朋友們的注意,搭配老師誇張的動作,讓小朋友們了解中文的意思,接著運用圖卡解釋課文生詞,讓小朋友們有具體的印象。整體看來小朋友們都會跟著老師大聲朗誦,非常活潑可愛。

第五週20110829~0904

這週是大學部的期中考週,因為這裡的上課進度並不緊湊,所以特地在考前一堂課幫學生們加強複習考試的範圍。因為我發現這裡的學生好像只有在中文課的時候才會說中文,多數同學甚至連基本的對話都不能夠應答,不知道是因為還不熟悉新老師的緣故所以害羞不敢講,還是真的不知道怎麼用中文表達他們的想法。反而英文跟福建話對他們來說是更加容易溝通的語言,所以我規定大家在我的中文課裡只能說中文,希望可以營造出全中文的語言學習環境,幫助他們運用中文表達想法。

第四週20110822~0828

在菲律賓的僑校,有些學生的家庭背景是父母來自中國或是臺灣,其中來自中國的占多數,或是菲律賓當地的華僑,也有部分是真正的菲律賓人,所以學生的中文程度不一,這對我來說在教學方面是一項挑戰。在課堂上就可以明顯感受到來自中國的學生程度比一般學生來得好,尤其是發音方面特別清楚且正確。但也有些同學雖然先天上的背景不占優勢,但是他們努力好學所以中文程度也不差,基本的漢字都能認讀。我發現在課堂中與學生對話時,他們傾向用英翻中的方式理解中文,學生們大都仰賴英文的翻譯去理解中文的語意,也許是語言環境的因素讓他們認為直接把英文翻譯成中文對他們來說較為容易理解,也較易學習。

第三週20110815~0821

到菲律賓的日子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三個星期了,這週安排的工作內容是到大學部擔任大二的中文老師,這算是我在靈惠第一次的教學,心情是既緊張又害怕,雖然之前在台灣有帶過人數差不多的班級,但是這次的學生年齡及程度都不相同,因此也算是一次全新的挑戰,但我期待這次的教學機會,希望自己可以把所學應用在實際教學上。第一堂課首先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也讓學生做了自己的名牌讓我知道他們的名字。跟學生彼此分享了背景及生活之後,讓我們有漸漸熟悉的感覺。開始進入正式課程之後,先複習課文生詞的部分,在領讀的過程中,我發現菲律賓的學生有些音無法掌握正確的發音,像是「x」會發成英文字母「c的音,音調部分明顯是二三聲不分的情形,跟其他東南亞地區的情況是差不多的。因此在之後的教學內容可以著重在發音的訓練及定調練習的操練,希望可以幫助學生改善目前的情況。    課堂管理方面,第一堂課的秩序還算不錯,或許是學生對於新的老師還沒這麼快適應吧!上課過程中學生的反應都滿認真且願意配合,希望接下來的教學也可以很順利進行,另外也期待可以跟學生有多ㄧ些的交流,幫助他們對中文產生更大的興趣。  

第二週20110808~0814

        這週是來到靈惠的第二個禮拜,經過學校的安排,未來的三個月我將先在靈惠的幼稚園部門觀摩實習,相信對自己的華語教學技巧有許多的收穫及進步。當我第一次去看課的時候,感覺所有的小朋友都很快樂。幼稚園的教室裡布置著許多中文字及注音符號,讓小朋友們隨處可見可聽有關中文的訊息,在教室環境中獲得學習語言的機會。另外老師們用帶動唱的方式吸引小朋友們的目光及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經由老師誇張的嘴型及有趣的動作,小朋友們都學習得很快樂,他們邊跳舞邊唱歌也學習中文,老師透過歌曲教唱的過程讓小朋友們在遊戲中學習,具有良好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