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西施詠〉

王維〈西施詠〉:「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君寵益嬌態,君無是非。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這首詩表面上是詠西施,其實是暗喻有才華的人,定有發揮實力,受人重用的一天。西施麗質天生,一朝選在君王側,飛上枝頭變鳳凰。一旦受寵之後,舉止自是不凡。那就好比才士天下所重,當他默默無名之時,誰能慧眼相識?然若得到重用,則一舉一動莫不受人矚目,昔日那些同伴,焉能比並?若無才學而欲效顰,只是貽笑大方而已!

教孩子講信用

對自己的承諾,需要謹守;對別人的承諾,更需要實現。有些人對自己有承諾,卻往往改弦易轍;至於對別人的承諾,也老是更改,以至於別人漸漸的不再相信他了。守承諾、講信用,是一輩子都要用心的,唯有說到做到,才能建立自己良好的形象,進而令人尊敬。

文化的涵攝性

大柢一個偉大的文化,都會有涵攝性,能包容不同的各種文化,而形成一種新面貌。中西文化的交融,是本世紀最大的撞擊,如何兼容感性與理性,如何在象徵和實證中取得平衡,都是中西雙方需思索的重點。中華文化歷史悠久,有其優異的一面,如何從西洋文化中取長補短、去蕪存精,使古老的文化再生,這也是我們這一代的使命。

文學理論

文學理論的範疇,包含作家、作品、時代、地域,以及文學的內容與形式。當我們要研究一位作家時,不可不從他所處的環境、時代做考量,並且顧慮到作者創作的條件、才情、個性,畢竟偉大的文學家,如李白、杜甫,在文學內容、形式上都有開創的一面,作品也充份展現個人的性情,那是一種綜合能力的展現,但仔細剖析,他們的創作,仍有其理論基礎,讀者不可不知。

王維渭川田家

王維〈渭川田家〉:「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田家的生活何等優閒哪!夕陽在村,牛羊知返,祖孫之情,盡在等候之中。最快樂的是看到麥黃苗秀,蠶眠桑稀,這一年定有好的豐收。鄉野之中,溫情款語,更勝一切。看到這樣的情景,難怪作者要勸自己早日回歸田園的懷抱了!這首詩寫田家的景色,能融情入景,指出最純樸的鄉間,有最自然的親情、友情,加上大自然的召喚,真是讓人想要飛奔到山水田園的懷裡啊!

王維青谿

王維詩:「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裡。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我心素已閒,清川澹如此。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這首詩又一名過青溪水作〉,是作者行經陜西鳳縣東北的清谿時,寫出心中的感受。從黃花川到青谿,百里之間,曲折迴環,風景殊勝。耳邊聽到的是溪水潺潺,眼前所見是松色幽深,溪中有菱荇汎流,溪旁有葭葦映照,作者採白描勾勒的手法,將景物寫得有聲有色。一句「我心素已閒,清川澹如此」,點出眼前的風景,乃是心境的反映,作者補敘因為自己忻羨嚴光的垂釣江畔,如今一見青谿,也願買山歸隱了!字理行間,能展現對田園山水的嚮往。

文字的演變

最早的文字,根據《說文解字‧敘》的說法,乃是《易‧八卦》,而後為結繩記事,再為書契。自古文以降,甲骨文、金文、籀文﹝大篆﹞、小篆,至秦而有定式。秦有八體,通行於當時,後世省隸書之波磔為楷書,我國文字自此定體。

文學的定義

廣義的文學,泛指一切以書面文字書寫而成的作品;狹義的定義,特指出自於感情,有一己的思想、想像,且以文學形式表現的作品。文學是一種創作,它介於真實與虛構之間,因此可以給人教化或趣味。一部好的文學作品,必能對現實人生有所啟發,在閱讀之後,我們會接納作者的看法和想法,而產生愉悅的感覺。

弌的意思

弌這個字的外形,是一個從从弋一聲的形聲字。弌是一的古文,意思是數字的開始,引申為最初。同理,弍也是从弋二聲的字,弍是二的古文。本義是兩個一,引申為偶數。

文化的變遷

文化變遷有可能是生活型態改變,也有的是創造發明,還有可能是受到其他文化的涵融。由於生活樣態改變,宗教、習俗也隨之變異。某一種新興的文學樣式,經少數人的提倡,多數人的創發,也會產生不同的樣態。何況一種文化與他種文化交會之後,往往互相陶鎔,取其優點而發揚之,那麼,文化也就不得不變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