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文學批評

文學的功能

文學是一種語言的藝術,藉由語言、文字,表達人類情思。文學是一種想像,展現人類創意,以及對人生的追求。文學家總以深刻而幽微的情感,指引我們一條真善美的道路。文學作品反映社會的現實,讓我們看清人生的面目。它同時也改造我們的社會,使社會朝著理想的境界邁進。

文學理論

文學理論的範疇,包含作家、作品、時代、地域,以及文學的內容與形式。當我們要研究一位作家時,不可不從他所處的環境、時代做考量,並且顧慮到作者創作的條件、才情、個性,畢竟偉大的文學家,如李白、杜甫,在文學內容、形式上都有開創的一面,作品也充份展現個人的性情,那是一種綜合能力的展現,但仔細剖析,他們的創作,仍有其理論基礎,讀者不可不知。

文學的定義

廣義的文學,泛指一切以書面文字書寫而成的作品;狹義的定義,特指出自於感情,有一己的思想、想像,且以文學形式表現的作品。文學是一種創作,它介於真實與虛構之間,因此可以給人教化或趣味。一部好的文學作品,必能對現實人生有所啟發,在閱讀之後,我們會接納作者的看法和想法,而產生愉悅的感覺。

文化的變遷

文化變遷有可能是生活型態改變,也有的是創造發明,還有可能是受到其他文化的涵融。由於生活樣態改變,宗教、習俗也隨之變異。某一種新興的文學樣式,經少數人的提倡,多數人的創發,也會產生不同的樣態。何況一種文化與他種文化交會之後,往往互相陶鎔,取其優點而發揚之,那麼,文化也就不得不變遷了!

文學的特徵

文學具有歷史性、時代性、種族與普遍性,它同時也是作家個性的展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會產生獨特的文學作品,魏晉的玄言詩即是,而在不同的時代氛圍下,也會產生不同的文學作品,唐詩、宋詞即是。不同族群,有不同的文化意涵,所闡釋的自然各異,各國文學即是。然特別的是,透過比較,文學作品也有其普遍與共通性,幸好作家有不同的個性觀點,我們才能很容易的區分出他們不同的、獨一無二的作品。

悲劇英雄

具有偏執性格的人,往往是悲劇人物。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常因執著理想,而不願受半點委屈的人,往往是悲劇英雄。一般人若知道事不可為,會想辦法轉移,或放棄自己的理想,以求自保,但偏執的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為了理想,一定奮鬥到底,因為他們相信世界上有公理。有時,悲劇英雄做出了犧牲,使得普羅大眾得到了解救,對一般人而言,反倒是公理的實現。悲劇英雄如果只是戲劇中的人物,自能產生美感,在實際生活中,悲劇英雄只能讓我們產生痛感。

談悲劇

中國最有名的悲劇是〈孔雀東南飛〉,媳婦不得婆婆的認可,以至於恩愛夫妻兩相離散,後來化為連理枝,供人憑弔;另一齣悲劇是《梁山泊與祝英台》,兩人相愛卻難以相守,最後落得殉情,化為雙蝶,比翼雙飛。當我們在欣賞悲劇時,所需要的同情心也最大,因此,人心是善良的,劇中人結束了悲劇,我們也如釋重負,為他們的脫離苦海而感覺到安慰,這就是文藝可以淨化人們感情的主因。

寫實主義

寫實主義又稱現實主義,源於享樂主義、世俗主義,強調什麼都可以寫。它是18世紀的小說主張,到了19世紀,才有浪漫主義的抬頭。寫實主義強調如實書寫生活的現實面,而不僅是傳達美的一面。他們的題材逼真描寫人性,忠實的再現實體。代表者有法國的福祿貝爾《包法利夫人》,莫泊桑《項鍊》、美國湯姆《頑童歷險記》、英國狄更斯《塊肉餘生錄》等。

化醜為美

藝術家的本領是化醜為美,化腐朽為神奇。許多平凡、粗糙的材料,經他們的巧手創新,就有美好的藝術品產生,因為他們知道美的準則。我們常在一幅畫作裡,發現許多光源並不相同的畫面,卻協調的相容在一起,並不覺突兀,這就是藝術家的匠心獨運。

想像的分類

想像有再現的想像與創造的想像兩類。想像就是Image,我們心眼中見到一個意象,雖不在眼前,但我們依然記憶鮮明,這就是再現的想像。如果我們根據這些舊有的材料加以剪裁,綜合成新的形式,那就是創造的想像。「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這十個字人人會寫,但卻道不出,唯有大詩人──杜甫,能將這些字組合在一起,創造出鮮活的意象,這是因為他能選擇情偕意近的材料,苦心孤詣,匠心獨運,方綜合出新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