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這個字的外形,就像是月亮的樣子。許慎用「闕」來解釋月,那是因為月亮圓的時候少,缺的時候多。
月的常用詞有:花好月圓、閉月羞花、崢嶸歲月、
鏡花水月、經年累月、曉風殘月
月這個字的外形,就像是月亮的樣子。許慎用「闕」來解釋月,那是因為月亮圓的時候少,缺的時候多。
月的常用詞有:花好月圓、閉月羞花、崢嶸歲月、
鏡花水月、經年累月、曉風殘月
王維〈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這是一首山居閒適的詩,也是王維中年生活的寫照。中年的王維,已找到安身立命之道了。他自言卜居在終南山下,只要興起,即往山中遊賞,山中的一景一物,帶給他無上的快樂。往往他行到水窮之處,適意的坐看山中雲起,這期間有大自然對他的包容,也有他對大自然的欣賞。下山之際,偶然間會遇到山中老叟,隨意的與他們閒談,也有許多的樂趣。詩人能尋得自己喜愛的生活,是經過一番內省功夫的。只有與自己心志相合的生活,能使我們身心都自在。
認真的學習做任何事,是一種負責的態度。有的孩子做事馬馬虎虎,
對任何事都抱持著得過且過的態度面對,當然師長與父母就相當頭
疼了。我們要教孩子確實的做好每一件事,不要讓別人費心。以後
長大成人了,也能對別人交代的事,盡心盡力的做到最好。
白居易〈後宮詞〉:「淚濕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這首詩是代宮人寫其怨,透露出詩人的溫柔敦厚。首先以宮人的口吻,說夜半不寐,獨自垂淚,聽著前殿傳來歡樂的歌聲。一悲一喜,兩句恰形成一強烈的對比。轉折處寫容貌姣好卻遭疏離,夜深天寒,兀自斜倚熏籠以取暖。前殿承歡,何等得意;後宮寂寂,又何等蕭索!詩人以旁觀者的角度,為宮人抱不平,極盡溫柔敦厚之意。凡人能體察此意,當能不偏寵一人,而使他人落落寡歡。
毌這個字的外形,就像是貫穿寶物的樣子,引伸為「貫穿」,至於以前做錢幣的單位「一貫錢」,則是假借義。
毌是貫的初文,貫的常用詞有:白虹貫日、同條共貫、貫穿今古、
貫徹始終、融會貫通、如雷貫耳
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這首詩描寫閒居山中之樂。首先點出時間,此時正值秋季,山色蒼翠,水聲潺湲,起句寫得聲色俱佳。頷聯由景入情,寫詩人閒倚柴門,臨風聽蟬,何等愜意!頸聯言黃昏時刻,落日映照渡口,孤煙直上村莊,好一派田園的美景!最後復由景入情,以裴迪比接輿,自己比淵明,兩人傲嘯山林,點出閒居之樂。就布局而言,此詩動靜相生,情景交融,是一大特色。
一首詩、一篇文章,若有意含道德教化,其用字遣詞一見即知。杜甫的〈春宿左省〉關心國事、白居易〈慈烏夜啼〉勸人行孝,皆教忠教孝,有其目的。就文藝而言,其內容一旦涉入倫理道德,則少浪漫情思,自然也少了趣味。這一類為道德而文藝的作品,旨在勸善、說理,可說是理性的反思,與為文藝而文藝的作品,當然是書寫不同的面向。
漢字有許多型態,現在我們所使用的漢字,自從唐代定型以來,字型穩定,未曾改變,所以可稱「正體漢字」,而大陸推行的簡化字,我們稱為「簡化漢字」。正、簡字之間,應該做學術上的比較、探究,互相尊重,一起為漢字的維護、保存、推廣而努力。沒有文字就沒有文化,沒有文化就沒有民族,彼此善盡保存文字的責任,才是正確的做法。
中學生面對考試的壓力,如何讓他們減輕讀書的負擔呢?父母和師長可以將必需閱讀的篇章,按日排定,督促孩子每日完成。遇到孩子疑難之處,可轉而請教這方面專業人士,為孩子解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按日排定閱讀進度,主要是培養他們日鍛月鍊的工夫,確立努力的目標。至於請專業人士為孩子解惑,則可以增進孩子學習的信心。
張九齡〈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這是一首抒情詩,並
不特指戀人或是朋友。起句壯闊,自是不凡。海上明月生,何等迷人,但所思
之人竟不能相聚,此時詩人不禁怨兩地遙隔,徒生相思。月光的特質是灑進窗
櫺,頓覺滿室生輝,然披衣踱步,又覺月寒露滋。滿室清輝無法相贈,只好悵
然入夢,願夢中相會。這首詩情景交融,有時露出哀怨語,又有時透露出執著
語,可`謂深情之作。